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需要全社会联动支持。 日前,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该方案指出,“教联体”将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搭建常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为学生参与科学教育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 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晓认为,通过各方密
千年古城,历经岁月芳华;百年学府,绽放科学魅力。创建于1924 年的太原市成成中学校,是一所具有丰厚教育文化底蕴和辉煌革命历史的三晋名校,今年正好走过了百年岁月。抗日战争时期,该校400 余名师生举校从军,共赴国难,被誉为“全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 自建校以来,该校始终坚持“科学与人文”齐飞,从“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在继承和发扬办学初心的同时,始终秉承“想民为国成己成人”
本报讯(记者马文娟)11 月22 日,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对协会近年工作进行总结,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贵增出席大会并讲话。山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继龙、谭丽红,山西省科协办公室主任于志刚,山西省科协学会部部长杨茹,山西省科技馆党委书记、负责人靳鹏,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光明,以及来自全省相关行业领域会员代表和嘉宾共计1
本报讯(记者刘倩倩)近期,第三届教育局长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发布了“第二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百佳案例”,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集团化办学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晋中市教育局《市域统筹促进县域普通高中振兴发展》、太原市小店区教体局《把好学校办到百姓家门口》三个案例成功入选。 太原市教育局不断强化集团化办学实力,形成“4+”和“三集群”办学模式,即“名校+弱校”“名校+ 新校”“名校+普校”“高校
本报讯(记者田静)近日,太原市迎泽区教育系统教学大赛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大赛面试环节于11 月19 至21 日在大南关小学举行,来自全区各校的16 位优秀教师参加了面试。 在比赛中,新西小学的张天茹老师从医生角色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呼吸系统的知识;双西小学的梁万盛老师以制作射灯为项目,组织学生基于电路暗箱展开实验和创作。许多教师还主动运用AR 等教学技
本报讯(记者梁小玉)11 月21 日至22 日,“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成功举办。活动先后在山西省实验小学新道街校区和新道街小学富力校区开展。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旨在点燃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引导他们对航天领域保持高度的探索热情。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青少年科技创新报、山西省实验小学集团校承办。活动期
本报讯(记者苗臻)11 月21 日下午,忻州市图书馆科普教育“七进”活动走进北关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奇妙的科普盛宴。 坚果科学实验室的席巍巍老师为孩子们带来《腾云驾雾》《天女散花》《火焰掌》《莱顿瓶》《气球风火轮》《空气炮》六大妙趣横生的科普体验。学生们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全情投入、热情高涨,不仅展现出浓厚的探索兴趣,更深化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本次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和有
本报讯11 月20 日,太原市杏花岭区第六中学校七、八年级师生齐赴山西省科技馆开展科技研学活动,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其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多领域的探索热情。 研学前,学校高度重视,组织召开多次干部会与班主任会,精心策划研学工作方案,并制定周全的安全预案,全力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全程,学生们沉浸于科技馆的奇妙世界。在数学展厅,丰富多样的数学模型与互动展示,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本报讯(记者常雅丽)水火箭腾空而起、无人机展翅翱翔、科幻作品创意十足、机器人争霸异常激烈、马德堡半球拔河赛热力全开……11 月18 日至20 日,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小学部举办了以“燃梦科技智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科技节。 本届科技节项目设置丰富多元,参与覆盖面广,从教室到楼道,从室内到户外,从知识竞赛到实验操作,从亲身体验到背后原理探究,为了让科技走进师生生活,让更多师生参与其中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
本报讯(记者苗臻)11 月19 日,阳泉市上站小学以“探科技之光做向上少年”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校园科技节盛大开幕。 开幕式精彩纷呈。小火箭模型一飞冲天,45 名少先队员同时操控编程无人机,瞬间点燃全场热情,将开幕式氛围推向高潮。科学实验、天文科普、航空模型、创客体验、编程游戏、科技观影、科技知识讲座、科技创新区、人工智能等体验区热闹非凡,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队员们在体验中领略到科学的魅力,好奇心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这条写在太原市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教室走廊墙壁上格外醒目的标语,令初次走进这所学校的记者倍感温暖且深深触动。因为正是这里的特教老师用爱让孩子们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感受到了希望的光芒照耀着他们前行的道路。 创立于2019 年的太原市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秉承“用心培育,用爱陪伴”的宗旨,始终坚持培养孩子“能自理、会生活、自信地融入社会”的办学目标,
张哲侨,山西省科技馆的一名资深辅导员。2017 年6 月,代表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获东部赛区一等奖、决赛二等奖;2018 年9 月,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科普场馆教育活动展评中获一等奖;2019 年,他在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中再次展现非凡实力,凭借个人赛
她是一个教书匠,在重复的日子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浮华之中怀揣热爱,承担使命,一直前行。她是一名坚守者,在流转的岁月中送走了一届届学子,原路返回初心如旧,默默耕耘,粲然绽放。她,就是运城中学田小花。 田小花,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骨干教师,运城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能手”、市“优秀教师”。《金太阳考案》语文分册编委、全国优质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优
简介 郑永春中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随着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各地开展科学教育的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用考试来衡量科学教育质量、用学科教育来代替科学教育的倾向,相关部门有必要加以规范提醒。 科学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提升全社会的科学素养。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积极支持和参与科学教育,立足专业优势,配合学校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从“知
简介 方凌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推动我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改进“我国学生在科学教育上静态的知识掌握水平良好,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存在重科学知识记忆与考试分数、轻视科学与逻辑思维训练现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大科学教育视角下做好中小学
我的心爱之物 1 一只小仓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它可能是一件物品,一只宠物,或是一段特殊的记忆。对我来说,我的心爱之物是“一只小仓鼠”,名叫“开心”。因为我想让它开开心心地陪伴我一起成长,所以给它起名“开心”。 “开心”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第一次见到它时,我就立刻喜欢上了它,那雪白的绒毛,胖胖的小脸,肉肉的身子,毛茸茸、胖乎乎、圆滚滚的它,活像一只长了眼睛的“小毛球”,看起来十分
指导老师 任海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今年学校开展的一次研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 操场上,同学们整装待发,热情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露出少有的兴奋和对本次研学之旅的期待。 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题为“探索非遗与科技,传承文化与创新”。听老师说我们将有机会参观非遗活态传承馆和民俗博物馆,与音乐老师共同演奏乐曲,更有裸眼3D 非遗影片观看,可以深入了解我国丰富
大自然是最生动的教材,也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能亲密接触大自然,感受初冬的变化,体验同游的快乐,在亲近自然、感受季节变化中产生对自然探索的欲望。11 月14 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二幼儿园开展了“冬日寻色沐光而行”社会实践活动。 快乐徒步 寻冬之旅 午睡过后,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出发了。孩子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好奇与快乐,似要将这冬日美好一网打尽。行途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那树枝上的
来自深圳的邓佳航,在12 岁时就是全校学生中唯一会操作学校车床的孩子。而沉迷科创发明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学校的创客室“报到”,而且经常一扎进去,就是好几个小时。在那里,他创造出螺丝刀、仿生蜂巢六边形的万用扳手等小发明,并获得2021 年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21 年深圳市创新建筑模型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等荣誉。 喜欢“拆”更擅长“造” 邓佳航喜欢“造”,是老师同学和家人对他的一致评
王婉萱是安徽省蚌埠市新元实验小学三(1)班的学生,她设计发明的作品《行走的折叠警示锥桶》获第38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项目内容: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车辆持有率逐年攀升,交通事故与车辆故障难以避免,易引发二次交通事故。传统车辆三角警示牌存在支撑性弱,稳定性差,依赖手动放置等缺陷,在恶劣条件下,无法有效预警来往车辆。本项目结合折叠锥桶便携性,遥控车长距离可纵性,可拆分锥桶创造性等优点
来自山西省霍州市实验中学的马浩然制作了一款太阳能扫地机。起因是马浩然上下学经常看到环卫工人打扫街道非常辛苦。于是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结合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政策和所学物理知识制作了这个太阳能扫地机。 这款扫地机是由太阳能电池、两个电动机、扇叶、车体组合而成。 工作原理:太阳能扫地机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制成。它由太阳能电池给两个电动机供电,一个电动机带动风扇叶转动,另一个电动机带动车子往前
中药柜在中国使用了几千年,但抓药的方式一直未有大的变化。在人工智能AI 技术崛起的今天,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结合会迸发出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来自北京大兴区第二中学的李梓甜制作了一款基于视频识别和物联网的智能中药柜。 传统中药柜具有以下缺点:需人工看药方并自己去抓取;不能监测屋内的温湿度;不能智能监控和调节室内温度,将环境控制在合适药材储存的条件下。 李梓甜在学习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社团课后,设
一位家长诉说:“我的儿子刚上小学,他写作业时经常还没几分钟就要挺挺身子、仰仰脖子、掰掰橡皮或在课本上画画小人……老师也反映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漏掉老师的话,有时老师说要听写,别的同学都拿出纸笔了,他才反应过来。在家里写作业时,我得不停地告诉他‘要集中注意力’,但好像没多大用。而他在拼乐高、画画、听故事或玩游戏时,却能沉浸其中,从不喊累。他的注意是不是有问题?怎样才能改善?” 我家孩子的注意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麻烦,老板却总是对你的困难置之不理,甚至给你更大的压力。这样的工作环境会让你感到无助和焦虑,甚至影响工作表现。 现在,将这个场景换成家庭环境,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或缺乏沟通,孩子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也会感到孤立和无助。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从这个角度看,改善亲子关系不仅能增进家庭和谐,还能为孩子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头发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它是我们外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我们展现独特的风格与气质。但你可曾想过,这看似普通的头发,其实有着复杂而精妙的组成结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人类头发的微观世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头发的基本构成单位———角蛋白 人类头发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就是角蛋白,它属于一种纤维性硬蛋白,占据了头发组成的绝大部分。角蛋白分子有着独特的结构,它们通过各种化学键
有一种神奇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探索微观世界,从数以万计的分子中寻找疾病的线索,帮我们从基因层面认识生命,这就是生物芯片———一种将生物科学与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创新工具。 电子芯片与生物芯片 当提到“芯片”,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集成电路,即电子芯片,它是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核心。电子芯片是一种微型化的电子电路,通过将晶体管、电阻、电容和连线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上,实现
加了棉花的冰块不容易被砸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棉花纤维的加入使得冰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冰块中加入棉花后,棉花的植物纤维在冰的内部形成了网状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阻断裂缝的蔓延。这与树根牢牢扎在地里、钢筋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控制微裂纹的原理相似。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砸冰时冰吸收能量主要有两种方式:变形转化为弹性势能,或者裂纹扩展形成新的表面转化为表面能。加入棉花后,裂纹的形成与扩展需要先拉伸棉
它们被称为“叶子花”,易种好养,插根枝就能成活。作家汪曾祺曾调侃它的随性:“大概它自己觉得不过是叶子,就随便开开吧。”这就是三角梅,自由自在、热烈从容。 眼下,当北方的树叶纷纷飘落时,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三角梅却依旧绽放着炽热的生机。那开得如火如荼的花朵,或攀爬在高楼墙面上,将屋檐一角点缀得流光溢彩,或俏立在花坛和道路旁,用明艳的红、粉、橙照亮每一片街景,似乎下定决心要将城市装点成一片生机盎然
我们所处的宇宙是由物质来组成的,“物质性”是宇宙的一个重要基本特性,宇宙的另外一个基本特性是“运动性”。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以各种形态存在,称为“天体”,包括我们熟悉的恒星、行星、彗星、卫星、小行星等,还包括我们不是很熟悉的黑洞、星团、星云、星际物质等天体,今天就来聊聊“星云”这种天体。 “星云”是指由尘埃、氢气、氦气和其他电离气体共同聚集而形成的星际云状天体,是一种边界十分不明显的、形态不断变化之
司氏盖蛇尾算是北方最常见的蛇尾种类之一。该种所在的鳞蛇尾科的成员属于肉食性,主要以海床上的小动物和大型动物的遗体为食。司氏盖蛇尾是一种生活在较深处海床上的蛇尾,鲜红的体色利于其隐蔽,让天敌难以发现自己。不过绵(w侉i)等很多鱼类都会以蛇尾为食。 它们的5 条短腕内部具有称为椎骨的内骨骼中轴,在生活时其实可以灵活卷曲,死亡之后便会变得僵硬。这类动物在英语中被称为“brittle star”,正是言
小行星,指的是太阳系中环绕太阳运动的、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八大行星的天体,它们保留了太阳系形成最初的物质,可为我们研究太阳系及生命起源提供线索。俗话说:“出门看天气。”那么小行星周围的“天气”是什么样?人类的探测器飞向它的话,将面临着什么?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目前发现并已经编号的小行星,有98.5%是来自这里,由于小行星带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所以这里也被称为
《青少年科技创新报》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以“着眼发明创新养培意趣心智”为宗旨,以“深耕科教、服务师生”为己任,是一份专注于青少年科技思想启蒙、创新意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普及的报纸。 设有新闻、科教、科普、人文四大版块内容,包括要闻、时讯、动态、关注、人物、师说、实践、启智、润心、探索、博物、文苑等版面。逢周二出版,每期16 版,全彩印刷。同时拥有网站、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