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学生以后学习语文奠定牢固的基础。教师运用兴趣引导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完善,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并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兴趣 阅读 小学语文 策略 DOI:10.12241/j
摘 要:语文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学生学好各学科的基础。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编排特点,积极开展以大单元为主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同等时间内接触更多优秀的文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大单元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DOI:10.12241/j.
摘 要: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及时关注新《课标》中的“变”与“不变”,还需要在“变”中发现“不变”的因素,在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教学规律,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阅读知识时,应根据学生的文字识别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设置科学的阅读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水平,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本文主要探究新《课标》背
摘 要: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的提质增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其中,阅读教学显得尤为关键。阅读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关键性意义,教育领域做了诸多尝试,以期构建新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使学生接受高水准的阅读教育。本文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视角,讨论了“阅读框架”理论支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点,进而提出教学策略,从而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阅读课堂。 关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表达水平的关键环节。正如杨绛先生所说:“阅读是启迪心智的火炬,书籍是滋养灵魂的泉源。”然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保障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以此为有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 要: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教育只有与时俱进,才更利于学生的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本文以信息技术为背景,探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价值和实践原则,进而从激趣、促思、互动、创新、评价等方面,提出构建情境、拓展资料、在线交流、优化活动、智能分析等教学策略,旨
摘 要:低年级是整个小学学习与生活的奠基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形成的各种习惯将对后续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项目,让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为他们后续更高阶段的语文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依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模式,让学生获得深层且积极的情感体验。本文基于此,先分析了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现代的教育方式不再是对以往知识内容的复制学习。现代教育主张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张所有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核心展开。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尤为显著,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根据层级特点逐层提升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能力 层级 结构优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
摘 要:语文是一门需要大量知识储备的综合性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当前大语文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积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实用性阅读教学设计的有效实施,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生活当中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生活常识融入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由此
摘 要: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随后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多角度入手,提出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11 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中学生在语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承受着教育改革的压力,教师要明确教学理念、方法和措施,从而将新《课标》理念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但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依旧存在选文内容复杂、阅读形式简单等问题,难以真正践行初中阅读教学理念。基于此,教师应该合理选择群文阅读内容,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群文探究学习,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将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进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为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设置了相应的板块,所以,教师要着重思考如何做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为此,笔者立足于教学实践进行了课堂观察,并整理了整本书阅读的相关资料。本文根据以往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分析了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思考了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原则以及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说明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忽视了说明文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机械地引导学生解读说明文,引发了诸多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理清说明文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高度重视说明文阅读教学,尤其要以日常教学为依托,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为着眼点,探索适宜的策略,实施说明文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说明
摘 要: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不再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机会和时间,引导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梳理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将语文知识之间的关联理清,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感受学习的乐趣,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从重视学生阅读活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
摘 要:为了“双减”政策的落实,作业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教师要立足学生成长的角度,以“减负提质”为方向,推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进步。教师要对作业形式与内容进行大胆创新,并让作业更有意义,借助作业评价,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使“作业设计”向“学习设计”转化,促进学生“会”学,使其语文核心素养得到逐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神话单元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DOI:10.12241/j.issn.
社会发展促使教育事业进行转型升级和变革,国家相关部门根据社会背景、人才需求和学生特点颁布了新《课标》。教育行业的工作者应当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变革现有的教学观念,将更加先进、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观念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使用新型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存问题 现阶段,多数教师以及学校的领导人员将主要的时间和精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困惑。这些困惑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开展与教学的改革,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困惑,并针对困惑进行重新审视,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与教学改革 困惑与转向 DOI:10.12241/j.issn.100
摘 要: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学生对文字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识字教学措施的应用无疑为教育界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机遇。趣味识字教学注重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兴趣,还能够在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趣味识字 小学语文 应用策略 D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中,随着教学目标与要求的不断提升,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了一种趋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加强相关教学工作。同时,由于许多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都显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程度影响了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每个教师都需加强教学改革,引入创新元素,优化教学实践。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科学引入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发掘其辅助教学的价值,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之一,学生一般通过语文学习获取语言能力,从而为强化其他学科能力与素养奠定良好基础。由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相关教学活动中投入大量精力,并引入单元教学模式,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鉴于诸多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与不足,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科学融合信息技术元素,最大限度改善单元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单元教学
摘 要:为深化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调整当前的课堂教学方式,摒弃旧的思想观念,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思维本质上是指探索与发现事物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实现高阶思维的培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开发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本文首先分析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对小学生发展的作用,接着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
摘 要:本文针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质增效的新策略。通过对现有语文作业设计的分析,笔者发现了作业量过大、内容重复、缺乏趣味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包括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引入实践性作业、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设计个性化作业内容等策略,以提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双减” 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提质增效 DOI:10.12241/j.i
摘 要:进阶是一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相比传统的接受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创造性地发现,会帮助他们更快地达到高阶思维。语文作为我国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主要科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还能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本文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发现学习的优势出发,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优化并利用“我发现”教学策略促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设计小学语文任务群时,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任务群学习 评价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25 任务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落地,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教育界的更多关注。基于语文要素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向学力的语文教学,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本文探讨了指向学力的语文要素的落实方法。 关键词:学力 语文要素 小学语文 DOI:10.1
摘 要:在知识时代,学校教育应紧跟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实现教材内容的多元统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此,本文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能够深入整合教材、深层理解文本、促进知识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大单元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从而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 大单元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
摘 要:语文学习的目的与任务是积累与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读是语言的积累,而写是语言的运用。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时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提高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做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 以读促写 DOI:10.12241/j.i
摘 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天地和思维空间。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并拓宽视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将其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摘 要:小学语文的读和写不仅仅是指代语文汉字的读和写,更加强调的是语文文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入更高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辅助工具。读和写两者相辅相成,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在读和写的语文教学任务中,教师要将读和写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师
摘 要:在当前“双减”的背景下,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以生本理念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本文论述了生本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本理念 教学质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31 生本理念是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摘 要:本文以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为背景,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对文化自信的内涵进行解析,它包含认同信心、热爱继承、关注参与和了解借鉴四个维度。然后从激发文化认同、弘扬热爱文化、关注当代文化和对比借鉴文明成果四个方面提出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最后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方式多样和环境氛围熏陶四个方面设计实施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 新《课标》 DOI:10
摘 要:新时期初中教学要求与改革目标在不断调整,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去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展开分析,通过对学习任务群的简单介绍,分析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现实意义,重点阐述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的应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任务群 教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教材编辑和内容设定都集中向生活实际靠拢,意在以贴近实际生活引发学生共鸣,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迁移运用知识。为此,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突破语文教学困境,成为培育学生的最佳方式。本文从语文教学困境入手,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希望助力初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了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效用,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并重视融入传统文化的时机。通过丰富的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一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边形成发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中华传统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情境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态度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思维能力。在教学《老王》这一课时,因为文章语淡意浓、学生阅历等方面的原因,对于教学重点中的“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理解不足。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沉浸式演出、代入式体验和典型性物象,实现了翻转式体悟,能够帮助学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双减”视域下,教师如何通过巧妙设计语文作业,提升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提出了一系列作业设计措施,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旨在为教育者提供优化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双减” 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37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
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学效益高于平均水平的教学。在有效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设置有效的教学流程,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学习,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设计有效教学,教师要从实际入手,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进而实施系统性的策略。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育实践,从“借助有效备课,梳理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发展,生成有效目标”“联系课标要求,选用有效方法”以及“围绕教学实际,设置有效
摘 要: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化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适应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而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和策略,以提供有益的见解和指导
摘 要: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纵观近几年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均针对性安排了独立的小说阅读单元。小说阅读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散点式的学习思维过渡到单元集中学习。在过渡衔接方面,小说阅读单元对小说内容进行了巧妙编排,集中体现出了小说内容编排的螺旋式上升体系。学习、了解、把握、思考、描写、体验感知、自主阅读,这是教学内容螺旋上升的巨大优势所在。鉴于此,本文梳理了一些有助于引导
摘 要:新《课标》正式出台,标志着高中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新阶段、新时代。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当前教师要针对语文教学面临的新问题进行改革和探索,有效渗透思政元素,正确而适时地开展课程思政,还要树立“大语文”观,内外兼修推进语文人文化建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更要与时俱进,适应网络时代需要,提升语文的鲜活度和生命力,从而多管齐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复合人才。 关键词:
摘 要:国学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精神力量,让他们了解我国的文化底蕴,学会理性地批判过去,并更好地去把握未来,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以新《课标》为背景,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为的是在教学工作中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国学教育 校本特色 DOI:10.12241/j.i
摘 要: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学习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同时对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中小学语文课堂中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和路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传播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43 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祖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实用性等特征,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从而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利用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工匠精神,以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引言中,本文介绍了工匠精神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正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强调了语文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提出了实践策略,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结语部分强调了工匠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应用,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初中历史学科与跨学科教学的融合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跨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描绘了初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地理、文学、艺术等)的融合可能性,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方法,用于指导教师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跨学科历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 历史学科 批判性思维 DOI:10.
摘 要:2022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的要求,这在大方向上明确了教学目标应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历史课程教学的方式。历史主题教学引导学生围绕着某个历史主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和人物进行探究。该活动过程立足“双基”,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可以使学生形成对历史深刻、独特的认识和见解,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出现了改变。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引导、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历史学习体验。教师要通过历史故事与史料,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眼界。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新思维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此为有关研究的顺利展开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双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依据,同时注重多维度评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据课标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设计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生学习评价量表,提出历史教学中可能遇到的教学评价问题,并加以解决,进而有效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 高中历史 DOI:10.122
摘 要:历史课程中承载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因此展现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与文学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史教育实践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历史文化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究历史文化史教学策略,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把握教学时机,从而将文化史融入历史教育当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关键词:高中历
摘 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而从审美化的角度进行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素养,不仅涉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正确构建,更关系到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和正确历史价值取向的建立问题。本文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的审美化构建路径,以期为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 审美化建构 DOI:10.12241/j.i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启蒙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较强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社会规则,严格要求自我,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需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懂得社会规则并进行实践。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支撑,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在不同的活动当中加
摘 要:本文旨在深度探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德育内容,以及如何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德育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5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国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在这门课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新时代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是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将德育思想融入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将项目式学习与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结合起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项目式学习的融入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得到提升;对项目式学习成果的评价则能更好地帮
摘 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而后通过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式的革新等,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影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学习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成为有能力与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
摘 要:当下,我国对于中小学生的综合教育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目标。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重要阵地,关系到青少年未来的成长与成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日益凸显。然而,现阶段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教育的结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结合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为提升初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与技术革命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变得尤为复杂。立德树人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目标,在高中阶段加以深入实践是尤为关键的。本研究致力于分析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融入并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实情境的连接。通过深入分析多个教学案例,加强时政事件与课堂内容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使他们在真实生活中有效地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此外,本研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在每一单元结束后,为学生开展一节全面的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通过开展有效的综合探究课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经过多次实践,笔者找到了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58
摘 要: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在教育学生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是高中思政课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榜样教育在培育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榜样教育来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榜样的感召力不足、榜样教育方式单一、党史榜样素材欠缺等。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全面剖析,笔者从知行合一、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培养德才兼备、健全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而在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低龄学生的德育工作尤为关键。低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他们道德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因此,教师迫切需要探讨一条适合低龄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路径。本文从“立德树人”理念的基本概述出发,对低龄学生的特点及德育工作的现状展开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立德树人”理念下低龄学生德育
摘 要:劳动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依据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观念、习惯以及态度,并教授其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形态也在不断变化,这使得劳动教育发生了变革。尤其是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劳动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导向下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合作的环境与机会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共同的目标和规范,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机会,以及引导合作的过程和评价,教师能够在班级中营造团结、友爱、互助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优势,共同成长。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学会尊重不同观点,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获得的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也将伴随终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家校共育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家庭与学校开展共育教学模式,及时进行有效沟通,能够促进家校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共同推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德育。家校共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家校共育模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为课题,从家校共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