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发布国债等债券利息增值税政策 7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在该日期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三部门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
2025陆家嘴论坛宣布推出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以下简称“自贸债”)机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及“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离岸债券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加强自贸债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为跨境主体提供更多选择。自贸债作为“在岸的离岸债券”,兼具在岸与离岸融资功能,既为各类优质中资企业“出海”提供融资渠道,也为全球资本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搭建“离岸桥梁”。二是缓冲外
摘要:我国债券市场开放历经20余年并取得长足进展,但债券市场开放不充分、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新范式,制度型开放的核心特征表现为高层次开放、全方位开放和边境后开放,这决定了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的复杂性。加快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需要以完善债券市场生态体系为目标,对标国际高标准,完善发行机制、信息机制和投资机制,加强投资者保护和违约处置。 关键词:债券市场 制度型开放 高水平开放
摘要: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发展自贸离岸债”作为八项金融开放举措之一,这意味着自贸离岸债重启发行。本文回顾了自贸离岸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重启自贸离岸债发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从明确业务定位、丰富参与形式、提升服务能力及加强风险管控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参与相关业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自贸离岸债 商业银行 应对措施 202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摘要:近年来,在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背景下,点心债市场平稳发展。2025年以来,为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南向通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助力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动离岸市场蓬勃发展。本文阐述了点心债发展历程,从政策和供需的角度分析点心债蓬勃发展的原因,最后对点心债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点心债 南向通 人民币国际化 点心债发展历程 点心债是指在香港市场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
摘要:自2018年澳门债券市场开启现代化发展新篇章以来,莲花债作为澳门特色离岸债券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了莲花债的发展历程及澳门债券市场的同步建设情况,发现澳门本地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投资者结构的优化及市场国际化等因素推动了市场的扩容进程,并针对莲花债的未来发展,提出持续深化金融基础设施“硬联通”、探索多样化金融产品“软联通”和积极拓展国际金融合作生态“网联通”等建议。 关键词:莲花债
摘要:自2005年熊猫债首次发行以来,熊猫债市场的发展经历了摸索启动期、稳步拓展期、加速扩容期。本文在概述熊猫债各发展时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驱动熊猫债快速扩容的主要因素,并做出未来趋势展望。 关键词:熊猫债 扩容期 人民币国际化 2023年以来,熊猫债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呈现一系列新特征。从市场需求和国际比较看,熊猫债市场处于加速扩容期,未来仍有潜在增长空间。从发行人类型看,当前中资机构仍是
摘要:本文聚焦中资美元债,对其发展历程、投资渠道、发行方式和流程等进行阐述。收益率影响因素方面,用2015—2025年月度数据建模,自变量选取美国通胀、就业、汇率、流动性及亚洲其他国家美元债指数等。回归结果表明,美国通胀、就业、流动性对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亚洲其他国家美元债指数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汇率对投资级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中资美元债 收益率 南向通
鉴于当前经济周期、政策工具与市场情绪在利率曲线上共振,债券投资正从“趋势红利”转向“结构红利”,我们应从以下三个维度重新审视和思考投资交易逻辑。第一个维度是近期利率走势的三大特征,第二个维度是后续投资交易的三大机遇,第三个维度是关于未来市场展望和创新发展的三种设想。 近期利率走势三大特征 (一)经济周期决定利率上限 长期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同
摘要:本文基于跨国比较视角,探讨长端利率突破2%后的市场运行规律。研究发现,海外发达经济体长端利率下行路径呈现显著非对称性特征。当利率进入2%以下区间后,市场通常进入震荡期而非持续下行。这是因为政策利率下限约束、期限溢价的刚性掣肘和机构资产配置行为转变。因此,债市投研或需修正传统框架,以应对可能的长期震荡格局。 关键词:长端利率 分水岭效应 跨国比较 资产配置 近年来,全球低利率环境延续,我国
摘要: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将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明确为主要政策利率,并淡化其他期限政策利率色彩。本文结合动态回归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主要政策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影响因子较小,或因主要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滞。为提高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本文提出收窄利率走廊区间并建立有效边界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策
摘要: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低利率环境。在此背景下,保险机构如何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资产配置成为难题。本文从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出发,结合国内外保险机构应对低利率环境实践,提出夯实资产负债管理基础、持续强化大类资产配置、积极优化负债端产品结构、推动资产负债联动经营等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低利率 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公司 利差损 低利率环境是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核心
摘要: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有较多制度优化:明确债券权属信息与发行人公示义务,有助于防范潜在风险;完善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并规范债券受托管理人行权行为,强化债券存续期监督;增设债转股选择权,明确债券受托管理人的赔偿责任,同时界定股东有限责任边界,显著提升了债券持有人保护效能。在新《公司法》制度优化背景下,建议相关管理部门细化落实新法相关规定,债券发行人须认真遵守新《公司法》的要求,
摘要:随着政策推动,指数化投资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债券市场指数化投资发展迅速,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间。银行间债券市场凭借机构投资者主导、投资品种标准估值体系完备以及高效交易结算机制等优势,为指数化投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同时,指数化投资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丰富投资工具、增强市场吸引力等方式,可助推银行间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品创新、优化市场结构等
摘要:土地金融化是将土地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在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了影响。本文聚焦土地金融化对企业债券定价的影响,并以2016—2023年我国265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同期发行债券的A股公司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金融化通过地方政府的增收减支等“显性扶持”行为,对债券定价产生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结论和
摘要:在应用国债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时,基差收敛是影响国债期货空头套保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基差和跨期价差两个视角出发,将基差收敛问题转换为跨期价差择时问题,并构建国债期货空头套保展期成本评价体系。之后,利用多空持仓相对移仓压力、期限利差和季节性规律三类指标,判断未来跨期价差走势,构建展期策略。实证研究表明,在套保展期成本评价体系下,该策略可有效降低基差波动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助力金融机构更好地利用国
摘要:本文创新性地采用定量方法对债市收益率季节性规律进行测定,通过验证其规律性结论,并与主观单边持仓策略进行绩效对比,实证该规律性结论对投资交易的实战指导价值。同时,本文对债市收益率季节性规律进行较为全面的归因分析,针对“如何更好应用债市收益率季节性规律开展投资交易”这一问题,结合主观交易和量化交易两个视角给出具体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债市收益率 季节性规律 投资交易 观察2018年以来中债1
摘要:本文对《全球回购主协议》(GMRA)与《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NAFMII主协议)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标的债券所有权发生转移的买断式回购交易场景下,两份协议的核心风险缓释机制(包括单一协议、瑕疵资产及终止净额结算)呈现高度一致性。但在应用于我国特有的、法律本质系创设质权的质押式回购交易时,两份主协议在风险缓释机制的适用性及担保品调整等具体操作层面均存在显著差
摘要:近期日本国债市场发生剧烈动荡,超长期日债拍卖遇冷,30年期、40年期日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新高,10年期日债收益率触及自2017年以来最高点。本文首先回溯日本国债市场的历史脉络及潜在隐患,其次分析近期日本国债市场剧烈动荡的核心动因和直接触发因素,最后探讨日本国债市场暴跌的市场影响并展望后续走势。 关键词:日本国债 通胀压力 财政风险 供需矛盾 日本国债市场长期被视为全球最稳定的主权债券市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