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盈旭 作品散见于《散文海外版》《作品》《安徽文学》《散文选刊》等刊物。获第四届吴伯箫散文奖一等奖,第一届教师文学艺术奖·散文奖。著有散文集《杏花微雨》。 两千多年前的大野上,露水未干的清晨,一个清新美丽的爱情故事,沾着草木的香气,正在大野上像蔓草一样生长。《诗经》里这样唱咏: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邱俊霖 90后,《中国中学生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报刊专栏作者及特约撰稿人。作品曾获《今日中学生》杂志年度最佳科普作品奖。代表作有《98号侦探》《机器人家族》等科幻小说系列。 孙大圣是个石猴,他刚诞生那会儿,在花果山中无忧无虑、逍遥快乐地生活着。大家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刚出生的石猴,也没学到本领,那平时靠吃啥果腹呢? 书中给了咱们答案:“采山花,觅树果。”花果山可是个人间福地,那儿的果子
我做评委,听了16位各界人士的演讲,以给他们打分。唯一使我情感漂移,蓦然落泪的,是乡村女教师刘佩的故事。 我在大学教创意写作课,已有八年。学生多怯写作,怕文章写不好。不仅是写不好,几乎是不会写。没有啃过大著,自己的文章里就难有妙品的神韵,这仿佛没有吃过佳肴,自己的炒锅里就难有馔玉的甘鲜一样。学生没有观察的习惯,也不懂体验和感受对写作的重要。久而久之,写作的兴趣就淡了。校园不乏文学社团,校园不出作
莫景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草原》《四川文学》等刊物发表散文数十万字,有多篇被《散文选刊》等刊物转载,文章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2015》等各种选本,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著有散文集《歌落满坡》《被风吹过的村庄》,现居广西河池。 一 教师节,卡片纷飞如蝶,鲜花芬芳似蕙。 卡片上写满大大小小的字,野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这些凝聚着孩子们浓浓情意的礼物。我总
唐臻科 现居湖南株洲。曾专修于鲁迅文学院 诗歌班、毛泽东文学院作家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海内外100余家媒体发表。部分散文、诗歌作品进入年选。 赴岳阳 到岳阳时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湿润的晨风阵阵拂面,时至桂花飘香时节,浓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里。下高铁打车前往岳阳楼,因是良辰吉日,的士正好与一近乎浩荡的迎亲车队同行,满是喜庆气氛。在这个有着厚重人文底蕴的巴陵胜地,一
杜柯 浙江省作协会员,在《延河》《散文百家》《散文选刊》《南方人物周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达100多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瘦王》《少年行》《雪隐》,散文集《寂寞高手》。曾获孙犁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 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蜿蜒流进那悠远时光的皱襞深处…… 回溯而上,我差点找不到源头,我生命的最初岁月。逝者,是那条溪吗? 小时候,我常在溪边嬉戏,停留;后来,我离开故土,去了外面更大的世界。 我
拉 珍 藏族,温州大学创意中文实验班在读,热爱藏地的河流和大地。 尼洋河 潺潺流水与孩童的嬉笑声突破时空的壁垒,传进了我的耳中,刹那间各维度空间重合,我好像又看见了童年的背影。擦拭回忆里的灰尘,清晰的场景和声音让我确定,是那条贯穿我童年的河流——尼洋河,它正在风中诉说我们的故事。 藏地江南尼洋河缓缓流淌,它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河流,全长300公里左右,在雅鲁藏布江众多的支流当中排行第四。尼洋
张祺妍 山东潍坊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生。曾获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全国特等奖。散文见于《东方文学》《中国青年作家报》《风流一代》等。 瘴气弥漫的黔中腹地,狭小阴冷的石椁令人难以久坐。朦胧天色隐隐降下月光,也引下一道无声的雷霆,骤然劈向闭目静思的王守仁。万籁俱寂中回响着他的诘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他未曾睁开眼,但心境的波涛起伏不会出错,他在极度的孤独与困境中踽踽独行,终于触摸到世界的另一层
李 霞 宁夏同心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中国校园文学》《朔方》《天津文学》《山西文学》等。 一 快递到的那天,我正好有课。课堂上,老师让大家分享假期生活。开学第一课,这是常有的安排。 我不禁想起寒假在家的那些日子。西北的地暖让人在家可以不分季节,冬天能穿夏衣;早上被厨房里的交响乐叫醒时,饭菜恰巧要出锅,香味沿着热气弥散;全家人自驾途中,《在路上》一播出来,歌词马上就
格桑曲珍 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西藏作家班”学员,作品有《黎明的曙光》《悠悠寸草心 深深爱国情》等。 在孔雀河畔,细雪好似糖霜,轻柔地落于我的肩头。抬眼望去,远处的群山被白雪覆盖,一片银装素裹。思绪在这洁白的世界里飘飞,不由自主地回到了2010年那个寒冷彻骨的早晨。 那时,我身处日土县的学校,窗边,卓玛正用她那冻得通红的手指,在结了霜的玻璃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火车”二字。水痕顺着她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