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词源》中说:“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付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时纳祜之声耳。”诚如斯言,一般咏节令的诗词大多缺少真情实感,但李清照这首咏元宵节的词作却能别开生面,使刘辰翁“每闻此词,辄不自堪”,是因为融入了词人的家国之痛和沦落之悲。 一、客观世界的良辰美景与主观世界的悲凉心绪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日光之红火,云彩之鲜洁,暗示了今晚的晴好天气。但“人在何处?”明知故问,恰到好处地写
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我认为,老师应将其贯穿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这一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能体现出老师的指导作用。 过程一:作前指导 这一过程就是对学生写作准备阶段和构思阶段的指导。在教学中,我把它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材料准备。 写哪一单元的某篇作文时,我都提前布置学生先认真阅读本次写作训练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然后根据要求提前做准备。比如写景物描写的作文
我认识的小西,是个胖墩墩且脏乎乎的男孩子。大概是从未上过幼儿园的缘故吧,他总会在课堂上没理由地哭起来。每每看到他哭的样子,以及闻到他身上那股长时间不洗澡的气味,实在是让人对他没什么好感!但愿新生一年级分班的时候不要让我分到他!我一直在心里这样念叨着。 开学分班的那一天,我却意外分到了谁都不喜欢的他。后来的日子里,无论我怎样手把手地教,他却是一个字母都不会写,一遍又一遍地教他背,他是一首儿歌也背不
我是一直行走在读书路上的人,也希望感染身边的人爱上阅读,特别是我的学生们。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使孩子们爱上读书,每接一批新生,开学初,我都会组织学生购书,组建班级图书角。还发动学生把家中的藏书带到班级来,组建班级小图书馆,方便大家借阅。 对还没有体验到阅读快乐的孩子,我常利用图书推荐课把一段两段的故事,用抖“包袱”、卖“关子”的方法“抛”给孩子:或猜猜下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或帮主人公解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写观察日记,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并能够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细致、准确地观察?四年级的小学生观察力相对来说比较弱,观察起事物来既不细致又缺乏持久性,所以在写作时常常觉得无话可写。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如何教学生会写观察日记呢?为了激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的课程、体验的课程,也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学生利用语文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从中能获得的语文学习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们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呢?我想关键还是在于要将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设想在现实中实现。 一、重视实践学习与文
阅读教学是老师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他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这里说的是“重点”,自然还有其他能力。这种表述不仅仅有知识与技能,而且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含有过程与方法,是三位一体的目标表述。 一、课堂与课外有效结合 课堂教学是
校本化作业应该是减负之下最流行的词语吧。因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一时如决堤之水冲荡着许多人的固有思想。大家发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学校的角度讲,可以或许也只能从上课和作业两方面进行。于是许多的理论、想法乃至举措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又借着自媒体的便捷无限扩散。收获好评,也留下争议。 作业的基本作用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检测教学和培养素养,所以对作业设计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教学评相统一大行
统编版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较以往版本的教材有了很大变化,训练的目标指向更清晰。这些课后习题种类多,有些提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些提示了学法;有些注重积累,有些发展了语言……如何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真正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研究探索,尝试运用了几种利用课后习题指导教学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借助课后练习,布置课前预习 引导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第一,主要人物是教师和学生,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全过程,绝大部分的授课状态是一位教师和一群学生。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就是权威,我们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如果教师教错了,学生也就跟着学错了,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老师要改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提高其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平台,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随
现代社会,我国的课程教育得到了全面改革,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的标准,无法跟进教育事业前进的脚步,给教学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老师一定要抓住素质教育的特点,采取新型教学方式来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身能力,这样一来,既能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也能提高学习效率,感受语文世界的魅力。 一、深入朗读培养语感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包含着对阅读的学习,但阅读却并非仅限于课程当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才能做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重要意义 (1)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水平 习作在统编版教材的每一单元末尾都有体现,这在无形中说明了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
“立德树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针对少年儿童在德育领域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不断地改进教育的策略,使德育工作更加符合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基于此,我校以读书体验为基本途径,让书香进校园,把读书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重头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较好地实现了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达到书香进校园,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
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老师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提升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散文,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审美的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特点,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并且借助多媒体感受文章中的美,使增强学生获得美的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十分强调情感对于逻辑思维的作用,
我喜欢山涧清泉,林间鸟鸣,清晨薄雾,院里繁花,但我更喜欢的是秋风中的桂花香,这香气里面,藏着一位朴素母亲的深沉的爱。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家乡的秋天是金色的,桂花每到秋天就开放,金黄色的花瓣儿一朵紧挨着一朵,一簇簇地藏在硕大的绿叶之下,像古代蒙着面纱的娇羞女子,在高高低低的花枝上,时而欲遮还羞,时而风吹簌簌,走在树下,仿佛天上下起了金子雨,
阅读能力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阅读,阅读能使人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能让人足不出户知天下,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小爱上阅读。 一、通过书里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阅读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作为老师首先必须要博览群书,心中有故事,语言幽默风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优秀书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素质教育一直成为令人瞩目的关键词。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由此进入社会公众的教育大视野。时至今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掀起了阵阵热潮,并在日益形成一种无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中学时代正处于教书育人的发展和过渡时期,积极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显得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这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各类学科活动的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就语文学科来说,其核心素
【摘要】文言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包括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置句。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一般语序,准确划分其成分。学生能够从划分好句子成分的译文,返回去判断文言倒装句的类型,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文言倒装句;判断方法 文言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式而言的,也就是说凡是和现代汉语语序不一样的句式都可称之为倒装句。而学生在判定句式特点的时候往
我们通过师德师风讲座和各种渠道的学习,明了很多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特别是张桂梅老师,她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爱岗敬业,善良慈爱,无私奉献,以感人的毅力克服病痛,勤恳不已地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和育人事业中来。她没能生儿育女,但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有着许许多多的学子儿女,人们问她是什么力量能使自己这样矢志不渝地坚强,她总是自豪地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班主任工作职责的外延得到了蔓延式的延伸:学生的生活保姆、生命安全的承包者、意外伤害的责任人等等。为此,“跟紧班,紧跟班”成了班级管理的主题口号、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硬指标。学生成了圈养的群体,教室俨然是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剥夺了孩子们自由的权利,抹杀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甚至遏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可怜的孩子只能眼看校园里“四角的天空。” 班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题记 清晨,窗外传来“沙沙”的声音,我拉开窗帘,哇,到处白茫茫的一片,“下雪了!”我惊喜不已。火速穿好衣服,出了家门,寒风迎面吹来,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可真冷啊。”深吸一口气,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直入心扉,让人心旷神怡,大地早已被雪银装素裹了起来,这是多么纯洁啊! 我抬头仰望,轻盈的雪花像美丽的蝴蝶,也像无数精灵
有很多事,在我们眼中就如一座高山,它们是那样难以跨越。在面对它们时,我们自然会心生畏惧。每个第一次都是一条鸿沟,但经历过后,我们会发现,它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 很多人都不想承担压力,我也不例外。当钟老师告诉我说“年级部安排你在军训动员大会时讲话”时,我是惊讶并抗拒的:我惊讶的是我必须在一天内写好稿子并熟悉它,我抗拒的是我必须在那么多人的会场来发表演讲,抗拒被那么多人看着……这也许就是一种
在我们小区,有许多树林,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片银杏林。 春天,这些银杏树大多都没长叶子,有些树可能也只是长出了零零散散的嫩绿色的小叶子。树上,有一些蚂蚁爬上爬下,忙得不亦乐乎,应该是在为蚁后生的小蚂蚁找吃的吧。若是再细心些,就可以发现一些蜗牛壳粘在树上,像一个个小迷宫似的,我想它现在一定是在招待朋友,一起在它背的“房子”里做游戏哩。 炎热的夏天到了,树叶变得茂盛了,颜色也变得更深更绿了,但还不到最
周日,阳光正好,清风徐徐。我捧一册诗书,在窗前走进传世名篇《醉翁亭记》,走进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文学世界。 宋仁宗庆历五年,以范仲淹为首的数位大臣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欧阳修因为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为滁州知州,《醉翁亭记》便写于他到滁州的第二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并与民同乐,心情愉快闲适,把内心的抑郁掩藏在山水与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每每读到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不仅陶醉于“残荷、寒簟、斜月、孤雁”所营造的凄美意境,而且被这种“离别的相思”牵引,梦回故乡,竹林满月篾匠忙。 世间皆美,万物犹可。有一种凄楚的美,为“飞蛾扑火”;有一种等待的美,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一种追求的美,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乡村里的家前屋后,竹之韧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