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字典,目光落在“初”字上——从衣从刀。以刀裁布欲制衣?莫非,“初”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人类向往美好的发端?不再赤身裸体,不再只是腰间潦草地遮些树叶、挡点儿兽皮,开始想着如何以衣物装扮自己。 “初”是原始与文明的分水岭,是蒙昧与智慧的分界线。 再瞧瞧“初”的解释,“开始的”“第一个(次)”“原来的”……那“初”,是不是应该放在字典的首页,作为第一个被认识、被接纳,乃至被铭记的文字? 想
顾之川,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及汉语史研究。已发表训诂学、近代汉语、语文教育学等论文40余篇。 怎样写考场作文 【编者的话】 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竞赛作文和考试作文,如何才能写好考场作文?上期顾之川老师为我们传授了秘籍。本期“征文选登”栏目刊发了第十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优秀获奖作品;“名师话中考”栏目邀请中国作家协会
方与圆,犹人心之仁义与智勇也。方者,刚毅果敢,威武不屈;圆者,柔韧温顺,包容万物。(开篇为关键词释义,确定所指内涵。)二者相互配合,方至人生之巅,故曰:方圆之周兮,人生之至理。(“方圆之周”,化用屈原诗句,语言深沉。) 方者,如《论语》所言:“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是故,方者,守正道,行义理,不屈不挠。又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方者,刚正不阿,铁骨铮铮。(通过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题记 这几日,我夜不能眠,总是能听到远山的呼唤。那是来自数百公里外的家乡的低鸣。 我那远方的故土是东北的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四季分明。我向来爱极了家乡的风景。 其实,在我现在生活的地方也不乏些山山水水,它们秀丽巍峨,绵亘悠远。但他乡的山水总让人觉得太过瑰丽,难以触碰,叫人怎么都亲近不来,远不如家乡的山水朴实、纯粹,让人安心。 于是在辗转了几个日夜后
江南无冬,连风到了这里都是缠绵的。风缠绵地环抱住青山翠峰,缠绵地拂过乌檐低瓦。在江南水乡,在古镇西塘,你闻不到尾气,听不到鸣笛。乘一艘乌篷小舟,逢一位摇桨船翁,便可以悠哉惬意地去听那些荡气回肠、流传千年的瑰丽往事。 临近古渡口,依稀可见几艘乌篷船。顺着波涛的呼唤,我登上一艘,坐定,忽觉周围的一切都变了颜色。觥筹交错、杯盏相接,着素服、戴发冠,题诗诵词、长啸歌吟,抬眸间,文人骚客、风流才子,举手投
前几天,家里打来电话,我听见爷爷沙哑的嗓音中夹杂着些旷远的风声,还有树枝轻摇的沙响。于是我想起了故乡的红豆杉。(“爷爷沙哑的嗓音”和“旷远的风声”相勾连,笔触妙绝,为引出红豆杉蓄势。) 红豆杉,每当我听到它的名字,脑中便总会出现诸如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之类的诗句,久而久之,便感觉有几分愁思、几缕牵挂,萦绕在它那黝黑的枝、青绿的叶中了。(欲扬先抑,平凡朴拙之树,却蕴涵独特情愫。) 常听
考试作文有很强的特殊性:一是考试形式,数万考生同题写作,容易雷同、容易撞车、更容易俗套;二是阅卷形式,扫描式阅卷,一眼定分数,好作文容易被忽视、被误解、被埋没。这样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如何在考试作文中快速脱颖而出?老师给出以下建议。 带心进考场 带心进考场,才会走进阅卷老师的心里,因而提笔谨记: 柔软地爱。考试作文要表现的是真慈悲、真爱人,只要你真实地表达真诚、真挚、友善、温暖
【母题分析】 1.整体解读 所谓文化生活,就是指我们在文学、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各种活动。比如,去图书馆读书,听文学讲座,参加歌咏、舞蹈、乐器、体育比赛,观看电影、戏剧,参与民俗活动,学习剪纸、制陶等技艺,享受互联网生活,畅游在自己所喜爱的世界中。 2.题材分析 文化生活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非常接地气。打开记忆的相册,回首成长之路上的各种经历,我们会发现
【名文品读】 端详一棵树 张亚凌 你就那样赤裸裸地杵在我的眼前,目光和你相遇的一刹那,心中涌起的,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甚至想扑过去用力地摇动你的身躯——(开篇第一个字用第二人称“你”:“你”杵在“我”的眼前,“我”的目光和“你”相遇,“我”对“你”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想摇动“你”的身躯——当一个人称树为“你”的时候,“我”和“树”就有了彼此对话的基础。) 如此赤裸裸地挺立,
往期,老师曾向同学们介绍过写作人物类文章的基本要领,即通过典型事件、典型细节塑造人物形象,并借助抒情、议论的语句升华人物品格。除此之外,写人还有许多丰富的技法供我们揣摩、借鉴。在这一点上,鲁迅先生的作品无疑是一座价值连城的宝藏。单以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为例,我们就能从中汲取到许多有益的经验。 写人物追求的是形神毕肖。先要“画”好人物的形,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我们且看鲁迅先生是如何调用他的“画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深掩在羊肠般曲折的胡同中,他坐在小屋的尽头,拉动琴弦,二胡独有的韵味蔓延在七月盛夏。(文章开头以情境描写吸引读者兴趣,为后文作铺垫。) 正为老师布置的“北京之韵”探究活动急得抓耳挠腮的我,听说有一家坐落在胡同里的小剧场,顶着夏日里炽热的阳光,我踏上了探寻二胡之韵的旅程。(过渡段,交代事件发生的起因。) 阳光穿过巷口的大树,射向胡同尽头,我走近,看到门前堆叠起来的牌子,“
枯黄的树木,不会永远停留在寒冬,它会在春天的陪伴下再次发芽开花。而我,也在你的陪伴下逐渐找回更好的自己。(开篇巧妙点题,由枯树在春天的陪伴下发芽开花,引出“我”在“你”的陪伴下找回了更好的自己。) 寒冬·决心 冬日的冷风夹杂着白雪,窗户开着,一缕寒风夹杂着几片雪花吹入室内,落在了我那成绩惨不忍睹的试卷上,转瞬即逝。(“成绩惨不忍睹的试卷”暗示了下文“我”失落的原因,也引出了本文所讲述的故事。)
雨,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诗文中的常客。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都寄托着诗人的深情。(开篇引用古诗,引出下文。) 于我而言,最难以忘怀的便是那校园里的雨。 淅淅沥沥的小雨会悄然降临,雨滴在塑胶跑道上轻轻跳跃,在水洼处泛起涟漪,在树叶上摇曳,无处不在,无处不见。雨是多变的。有时,他是一位纯洁的仙子,洗净世间万物;有时,他性情火爆,疯狂地捶打
【作文题目】 春晚舞台上的一首歌曲《如果要写年》,毛不易以浑厚深情的歌声诠释着年的无穷意蕴。请以“假如我要写 ”为题,写一首诗歌。 【题目解析】 一、以生活情景切入,营造故事氛围 《如果要写年》的词作者围绕年,列举了许多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如春联、新装、炉火、屋檐、炊烟。我们写作时可以将这些平常生活的意象随着行为逐步引领思维深入,让读者沉浸在生活情景中,使诗歌更能打
一篇议论文既要观点鲜明,也要论据充分,更要论证严密,真正做到论述有力,以理服人。如果忽视了这些要求,就会使议论无理无据,影响表达效果。 【病文呈现】 没有行动,哪来成功 丁 磊 我的学习经历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没有行动,就不会有成功。(开篇点题。) 比如说初二时,因物理是新增的学科,我一时不适应,学习感到很吃力,结果第一次测试时,居然考了个不及格。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物理成绩提上去。
【编者的话】 “真题分析”“考场作文”栏目汇集全国各地最新中考作文真题,精选新颖作文试题,遴选优秀考场作文,辅以名师点评,贴近教学,贴近中考,帮你理清写作思路,助你提升写作能力,以期在考试中取得佳绩。 【作文题目】 《现代汉语词典》对“初”字有“开始的”“第一次”“原来的”等释义。“初”是走向未来的起点,是挑战自我的尝试,是心怀梦想的坚守…… 请以“初”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
我会在漫漫长夜中前行,在纷繁往复的功利中坚持。 ——题记 (题记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漫漫长夜”是背景,“坚持”是文眼。) 旧檐下,青砖黛瓦遮蔽的暗沟里斑斑驳驳地泼了墨,却跃动着一抹青绿的苔,不刺眼,不矫饰。那米黄色的花苞里,积蕴了一春的朝气。 遇见苔,是那日。我于庭中信步,偶然间,回头一瞥,瞥见了墙角的苔。我半蹲下来,只见那苔上有星星点点的小花,我不由得一怔:似乎这苔花,与我有些许的相似。
【作文题目】 2019看“祖国”,2020看“家乡”,2021看“父辈”,有人说,“我和我的……”系列正构建起“中国主流电影宇宙”。故事的叙述半径从极大值——国家,聚焦到极小值——家庭,与之相伴的,是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的内核表达——代际的接力、精神的赓续、文明的传承、民族的复兴。 请以“我和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
【作文题目】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它是一本无字的大书,这本“书”里有令人感动的人物,有美丽的风景,有难忘的往事……读懂了它,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成长。 请以“我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除诗歌外可以任选文体,给学生以更大的写作空间。写好这篇作文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认真审题。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