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分别,在思念中笑容绽放,那是回味爱的余香。而读过的书籍、品过的诗文,余香则化为脚步的延伸、心头的灿烂。 “宁夏、青海、甘肃,选哪个?”儿子在做旅游攻略,征求我的意见。 “甘肃!”秒回。当然是因为它——敦煌。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之地,世界为之侧目,我怎能错过? 胡地云彩连接着秦地晚霞,猎猎西风,高飞大雁,漫天黄沙,我却无比清晰地看到了一串串脚印:朱自清温和又深情地讲述敦煌的色彩,季
顾之川,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及汉语史研究。已发表训诂学、近代汉语、语文教育学等论文40余篇。 【编者的话】 2024年,“本刊策划”栏目中顾之川老师将继续与同学们谈写作,为大家传授“关于写作的秘籍”。议论文是以议论或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如何写出论点正确、论据准确、论证严密的议论文,本期顾之川老师为大家传授议论文的写作秘籍
我没事喜欢瞎琢磨,一直在思考: 好的语文课是什么样的?好的语文老师又是什么样的? 好的语文课,应该引领孩子们像向日葵那样,成为一个逐光的人;好的语文课,应该引领孩子们先成为善待自己并热爱生活的人,再去感受文化与文学的美好。 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像心理学家那样,让孩子们心里敞亮;也应该像哲学家那样,让孩子们有深度地去思考问题;还应该像文学家那样,让孩子们在文字里感受到诗意;更应该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
【名文品读】 倘若生命里不曾遇到您 张亚凌 已故去多年的姥姥是我生命里一直感念的人,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倘若我的生命里不曾遇到她,缺失了那段有她陪伴的柔软时光,我会是什么样子?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疼爱自己、热爱生活。(先用一个假设性问题引出悬念,再用一个肯定性回答点明主旨。) 记忆里,姥姥总是满脸挂笑,似乎从来没有烦心事。她也不喜欢跟别人凑在一起说长道短,总是独自坐在小院里做着针线活儿。我
人物,是初中记叙文写作的常见题材。全国各地的中考命题也常指向人物类文章的创作,如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考作文题“致敬”、2022年安徽省作文题“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等。那么,究竟该如何写人呢? 首先要明确文章的立意。写人,最终要表达什么?读过《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植树的牧羊人》这一组文章就能立刻发现,人物类文章的灵魂在于人物之精神。刻画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彰
想象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因素,也是写作故事必须具备的能力。那么在实际写作中该如何进行想象呢?如何掌握想象的方法呢?想象往往是和联想交织在一起的,学会联想、展开想象,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实践证明,跟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学写故事,会让故事写得更新、更深、更活、更精彩。 一、在想象中构思故事情节。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要求“
生活本是美与爱相融的图画。去看那午后阳光的祥和、亲情的温暖、风雪中的奉献,便可见世间的美好。(开篇以图画喻生活,形神兼具。“看”领起三个短语,总领全文,“见”的“美好”是全文的基调,点题精巧。) 生活·祥和 春日的午后,阳光将它的温柔洒满大地,为人间镀上一层金色。路旁,有鲜花吐露着芬芳;空气中,有甜蜜在暗暗酝酿。(美时,美景,美好的铺垫——画面感十足,“温柔”“吐露”“酝酿”让画面有了灵性。)
往事氤氲起一阵旖旎的香,那桃香伴着风儿将我记忆的花苞一层层剥开,也让我内心最柔软的那段夏日回忆浮现眼前。(开篇起笔不凡,“氤氲”“旖旎”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典雅,富有韵味,同时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那年夏天,桃花仿佛刚落,犹记落花如沉睡的精灵,美得无法言说。(将“落花”比作精灵,比喻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落英缤纷的景象,为后文与外婆的对话作铺垫。)我和外婆如往常那样坐在树下,我天真地指着
这世上的人呀,有的衣食无忧,富贵显达,却抱怨老天没能给自己一副惊世容颜;有的忙于生计,苟且平凡,却用高尚的心灵对世界温柔以待。(开篇采用对比手法,句式整齐,突出强调一些普通人出身平凡却心灵高尚。)读到杜甫先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何我会眼含热泪?因为一段段叩问良心的对话让我共情,一幕幕往事浮现在脑海中…… 杜甫先生,请允许我带您回到那一年的秋天。期中考试之后,那时秋意已浓,秋天于老人家而言,
翻过那座山,眼前是海。翻过那座山,春暖花开。 ——题记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这些困难如山一般横亘在面前时,你会怎么做?我想说,用勇气做“拐杖”,翻过那座山,再回首,眼前定是风景如画。(设问开篇,引出写作内容。) 期末考试前夕,同学们都在紧张有序地复习。一天课间,班主任走进教室,目光在教室里巡视一圈后说:“下周轮到咱们班升旗,需要一位同学做国旗下演讲,谁愿意?”教室里刚
我的家乡在有着“柿饼之乡”之称的富平,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柿子树的生长。秋风吹过,那原本墨绿色的果实便染上了一层丹粉,犹如一个个粉红的小灯笼挂在树上。(开篇宕开一笔,没有直接写课堂,而是先进行环境描写,其实是为下文同学偷吃柿子作铺垫。以颜色变化和比喻修辞,突出柿子的外形特点。) 霜降过后,红彤彤的柿子便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课堂上也闪现着它们的身影。(“闪”字让柿子隆重登场,也为课
我从未见过如此爱花的人!我的语文赵老师待花如待人,可以说得上是爱花如命了。(开头第一句就扣住了题目,让读者明白“花心”的含义,一个“!”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待花如待人”总领全文,下文具体描写,体现老师如何爱花爱人。开头凝练,有吸引力。) 她的生活里全是花:走在路边要拍花,房子里面要养花,就连她的眼镜盒里都会放上几朵桂花。(用排比句具体表现了老师的生活里全是花。)她还会把她拍的花跟我们分享,照片上
人生的滋味是多样的,成功时的甘甜,失败时的辛辣,坚持中的酸涩,失落中的苦楚……苦辣酸甜刺激着我的味蕾,交织着我的生活。(开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甘甜”“辛辣”“酸涩”“苦楚”的滋味罗列开来,把读者带入情景中。“刺激着”味蕾,“交织着”生活,有生活,有韵味,有深度。) 立冬初上,万物始藏。一夜间,大雪覆盖了平静的小镇,天与地,一片洁白。我心中的风雪也随之而来,毫无色彩——期中考试成绩打破了我安
【作文题目】 对话,即两人或多人间的语言交流。对话,让人类的思想日渐丰盈。中华传统经典《论语》,以孔子师徒的对话传达出儒家的精神和文化理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将其思想体系浓缩其中。与当下对话,把握人生的成长节点;与家人围炉,共同感受亲情的温暖;和师友对谈,分享彼此的人生智慧;同桌间的“小纸条”,讲台上的“大先生”……这些对话的瞬间,也许正是我们生命之竹的拔节时刻。 请以“与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如何才能登上人生的领奖台?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拼搏,唯有奋斗。 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关于“奋斗拼搏”,在学习生活中,相信你也会有许多感触。 任务一:请以“我的故事”为题
咏史怀古诗一般包含三类:第一类是咏史诗,即一般以古代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抒发自己独特的见解或看法;第二类是怀古诗,往往是诗人凭吊古迹或故地重游而心生感慨,从而引发对当下时事的议论或评价,将自己的看法委婉地假托在历史事件的评说之中;第三类是咏史怀古诗,即诗人在阅读古籍或登高而望之时,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说来达到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目的,有时也假托历史来表达自己对当下时局的看法。 【素材呈现】
【编者的话】 “真题分析”“考场作文”栏目汇集全国各地最新中考作文真题,精选新颖作文试题,遴选优秀考场作文,辅以名师点评,贴近教学,贴近中考,帮你理清写作思路,助你提升写作能力,以期在考试中取得佳绩。 【作文题目】 美文回味,余香袅袅;雅言思量,余香绵长……生活中总会有些感悟,在记忆里留有余香,萦绕心间,历久弥新,伴随着我们成长。 请以“余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解析】 本文题为单
歌尽余香梦徜徉,疾风知路踏前方。 ——题记 (题记生动点题,领起全文。“歌”是基调;“踏前方”是信念。整句读来,青春的气息已扑面,乐观与豪迈了然于心。) 韵香袅袅,岁月徜徉。学子沐浴着桃李春风,小酌一杯青春流年的余香,回首来处,暮色氤氲,月影徘徊。 学子,奋笔,回廊里; 斯子,回味,香味在。 (开篇紧承题记,营造唯美画面,用学子奋笔书写青春的定格镜头折射“余香”的源头。长短句交错,骈散
【作文题目】 选取一则寓言、一首诗、一阕词、一篇课文或小说片段,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改文与原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保持一致,展开想象补充情节,适当使用修辞手法。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题目解析】 改写,是在忠实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改变其文体、语体、人称等的一种写作方
【作文题目】 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邹韬奋说:“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徐特立说:“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名人的感悟是这样,生活中无数的事实也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 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或者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