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玩填词游戏,____随____而来,第一个冒出来的竟是“成功随倔强而来”,哪怕站在对面的那个人是你至亲的父母、至爱的老师,都不要轻易低头放弃。之所以如此语气坚定、声音响亮,源于前几天读一篇文章时落泪了,被悲伤侵蚀的心久久难以平复。 一个8岁的小男孩和父亲说他想成为作家,父亲当场给了他一巴掌——这个村子300年都没有出现过一个作家。有一天,小男孩看着世界地图说想去埃及看看,又被父亲踢了一脚,
【编者的话】 2024年,“本刊策划”栏目中顾之川老师将继续与同学们谈写作,为大家传授“关于写作的秘籍”。辽宁省的语文名师从顾老师的秘籍中收获了什么?他们又有怎样的写作心得?爱好写作的同学们会与我们分享哪些成长经历和佳篇美文?我们从这些文字中,如何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作文提升技巧呢?请持续关注“本刊策划”栏目,前沿的作文资讯、新颖的写作方法、实用的提分锦囊,等你来获取! 顾之川,曾任中国教育学
明朝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段话中的“意”便是作文的“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 一、“立意”即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写好一篇记叙文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 1.立意需深远——俱怀逸兴壮思飞 记叙文写作所涉及的话题不外乎两大方面:如何做人,怎么看事。我们在构思文章的主题时,首先要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准则,符合
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传达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对于整篇文章的材料取舍、结构层次、语言表达起着统帅的作用,是文章的灵魂。我们写作时只有先确定中心,将“意”立起来,文章才有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 一、确定中心,万变守其本 写记叙文一般有几个步骤:一是确定主题;二是收集最能表达主题的材料;三是整理补充材料;
记叙文写作,在我们经历了审题、立意和素材的精心选择后,便需要把这些材料安排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而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往往也是同学们写作中的难题。要想让最后呈现的文章结构巧妙、文势波折,我们就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记叙顺序,稳中求变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每一种记叙顺序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效果,选择哪一种取决于想要达到的写作效果。 若追求叙述的层次清
从记叙文的定义看,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表达方式的使用是记叙文区分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关键。表达最终会转化成一段段文字,穿越时空,传情达意。 如果看完一篇文章,读者能记住创作者的名字,这无疑是作者的一种成功。独一无二的语言风格就像一张名片,嵌入了文字之中。语言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但是我们可以在日常写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来美化自己的表达,让文字鲜
【美文品读】 当草拔高了自己 路过深秋的花园,几乎是一片死寂。唯有月季还在苦苦挣扎,似乎勉强成为“花园”的标志。(深秋花园的“死寂”和月季的“苦苦挣扎”,都在为“主角”的惊艳亮相蓄势。) 突然看见,园中挺立着一株我从未见过的花。(笔触的重心落在“花”。“突然”“挺立”“从未见过”,都在强调这一株“花”在“深秋花园”中的不同凡响。) 高过旁边的月季尺许,满枝头像白绒球的球状花朵与月季那仿佛受
希门尼斯是西班牙诗人。除了具有诗人博大仁慈的心灵,写作擅长优美动人富有乐感的语言,希门尼斯更具感性的魅力。连他的痛苦,都明净而清澈,即便是怅惘,也细腻柔软。读他的作品,是很好的灵魂体验。 作为中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学习希门尼斯的写作: 1.融入生活,真切地去触摸、去感受细微的真与美,乃至一切情感。 2.远离做作,自然清新且质朴地去表述。 3.表现爱,爱就是最高级的美。 1956年,希门尼
每当被胃痛折磨得苦不堪言时,我就想起了小时候胃疼时奶奶做的南瓜小米粥,很自然地就闻到一股凉丝丝、香喷喷的味儿。那隐隐的薄荷味,伴着南瓜和小米的醇香,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似梦、似真。它穿过悠悠岁月,从我深深的记忆里飘溢出来。(开篇的引入简洁而余韵悠长,“胃疼”的情节切入并不拖泥带水,而对味道的刻画则丰富多样,调动了读者的感官,吸引大家探究“味道”到底来源何处。) 迫近黄昏,夕阳的光散落在奶奶
亲爱的妈妈: 快过年了!(一个“快”字,渴盼之意溢于言表,“过年”是情感生发的基调。) 最近家里好冷,对我这个“起床困难户”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我记得您也很怕冷,每次您和我睡一个被窝,总会“熊抱”式地搂着我。我不在身边,您可千万别忽视保暖啊!(“冷”的牵挂,设身处地,母女连心。) 妈妈,还记得吗?您没有外出奔波前,就教导我做个坚强的孩子。您说:“哭,除了让自己增加情绪负担外,解决不了任何问
凉风轻卷起迷蒙的雾,桂花树隐约出现在眼前。我沿着小路一步步走,树下卖糖葫芦的老人逐渐变得清晰,记忆中那串糖葫芦的滋味涌上心头。 那年初秋,不时有轻风拂过耳畔,带来一片枯黄。集市两边的摊位不多,小贩一声又一声地叫卖着,偶尔有路人讲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为稍显冷清的集市带来一丝喧闹。我漫无目的地在集市中走着,抬眼间,一个糖葫芦小摊儿撞入我的视线。摊主是一位老人,头戴深蓝色中山帽,身挂宽大毛衫。他稍显瘦
我向来讨厌爬山。 虽说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样令人神往的诗句,但对我而言,在山中能看到的,只有一望无尽的阶梯和逐渐消磨干净的耐心和体力。 我确实是要写爬山的经历,但绝不是想描述自己挑战登顶后的喜悦,那也太老套了。 “花满梁溪月满楼,客乡两度醉清秋”,来到无锡,我第一时间奔赴的地方便是二茅峰,少游的墓园便隐匿其中。为不辜负自己读了多年的“郴江幸自绕郴山”,我决定去拜祭一番。 只是没想
晨,极静。广袤的沙原,红日冉冉升起。孤独的少年,似狂风肆虐中的白杨,挺拔、不屈。眼底,是永恒的坚毅;目光,眺望着遥远的未来……(既有大场面的描写——早晨,荒原;又有对一个“点”的聚焦——风中屹立不倒的少年。寥寥数语,塑造出坚定不移的少年形象。) 与《回望沙原》邂逅于盛夏的一个午后。从老师手中接过这本书时,我的心便被封面击中,沙原、红日、花朵、孤独的少年,似神秘的呼唤,拉着我步入这场文字的盛宴……
流年浅唱,落花无声。那些落满阳光的回忆,总是游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 春末夏初的时节,满树的槐花都争相开放,一簇一簇挂满树梢,在我的记忆深处,童年最有趣的事,莫过于和外婆一起摘槐花、做槐花饼。清晨,天边还透着些许余晖。我随外婆踏着薄雾,来到槐树林。只见那槐花洁白如玉,空气中弥漫着槐花香甜的气息。只见外婆左手提篓,右手拿杆,穿行在槐树之间,伸出布满皱纹的手,踮起脚尖,一转一拽,一串槐花便被摘下。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日行三万步的“特种兵旅行”爆火之后,另一部分人选择乡村或者回归城市,步大街小巷,行李村王庄,留下更多足迹。这种名为“Countryside/CityWalk”的微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Countryside/City Walk”被直译为“乡村/城市漫步”。与传统旅行方式不同,“乡村/城市漫步”接近于一种随心所欲的行走和慢节奏的游览
人生无处不选择。你选择了安逸,就远离了成功;你选择了奋斗,就成就了梦想;你选择了付出,就收获了回报……选择不同,人生的航向就会不同,等待你的风景也会不同。 【素材一】 往心里感觉最踏实的地方走 任万杰 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徐霞客读书非常好,同龄人中方子麒与他的关系很好。就在大家都准备科考的时候,徐霞客找到了父亲徐有勉,说自己不想科考,想去研究山川地理。徐有勉竟然答应
【编者的话】 “真题分析”“考场作文”栏目汇集全国各地最新中考作文真题,精选新颖作文试题,遴选优秀考场作文,辅以名师点评,贴近教学,贴近中考,帮你理清写作思路,助你提升写作能力,在考试中取得佳绩。 【作文题目】 温暖与关爱相随,快乐与善行相随,收获与耕耘相随,成功与执着相随,学识与书香相随,富强与繁荣相随……只要我们用心体悟、真心付出,生活中的美好就会到来。 请以“ ____随____ 而来
有一种味道,以为自己早已不再惦念,却因一阵久违的幽香氤氲了湿润的眼眶。你独特的手艺,熟悉的味道,在守望追忆的日子里,随惦念而来。 金色·怀念 幼时,唤我起床的总是扑鼻的香气,它来自于餐桌上那一碗金黄的粟米粥。外婆苍老温情的双手捧一抹灿烂的金色,那热腾腾的香气,蜜渍好的桂圆,芳香四溢,沁入心田。外婆脸上浮现出和煦的笑容,双眸弯弯流露出慈祥的爱怜。那眼底的紧张与期盼,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在没有那
【作文题目】 朱自清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史铁生看着北海的花,深深怀念逝去的母亲;莫怀戚在田野散步,带着母亲妻儿共同体会生命的美好意义……生活中,一定有那么一片风景,走进你的心灵,让你感动,带给你启迪。 请以“触动”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解析】 首先,从引读材料看,触动内心的不管是景,还是人或事,一定是正能量的,有真善美的特质,这是写
又到了秋天,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回到了家乡。 从车上下来,抻个懒腰,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中透金的农田,安安静静的,偶尔一只淘气的鸭子跳下去,给农田平添了几分生趣。转过身来,外公、外婆站在路边,眼里满是宠爱与喜悦。我快步走了过去,扑到他们的怀里,感受那熟悉的温暖。 秋风那么轻轻一吹,眨眼间,就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坐在小院儿里,聊着生活中的趣事。聊着聊着,我抬起头,望向院子角落那棵桂
那绵延万里的长城,是风景;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是风景;那高耸入云的泰山,是风景。这世间的一切皆是风景,每每看到这些风景,我的内心就有了不同的感受。即使是一棵野草,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 那是一个傍晚,回家的路上,我走过一条又一条僻静的小道,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让人感到十分压抑。我不由得加快脚步,可心中却烦躁不已。 想着那张被红圈包裹、红叉覆盖的试卷,我心中就只剩下后悔与无奈。到家了,雨也倾
深秋的夜,月明、星稀。我蜷缩在被窝里,将被子裹得紧紧的。室友的呼吸声均匀地响在耳边,久久不能入眠的我更是思绪万千。 刚开学,每个人都很兴奋,包括我。开学前我激动,激动于马上就能迎接新的生活了,也激动于能离开那个家了。 在那个家里,我做什么都会被唠叨几句,吃个早饭,妈妈会说:“快点吃,吃完记得把单词背了。”“对了,你们老师说把……”要不是我跑得快,真不知妈妈还会说出什么来。做作业时,爸爸会说:“
城南有旧事,城北有信使。 ——题记 林深时见鹿,海深时见鲸,夜梦中见你。 朦胧中,听到屋外雨声淅淅沥沥,冰凉的额头突然感到一抹温暖。 是奶奶将手覆在我的额头上,我昨天冒雨玩水,竟感冒了。奶奶照顾了我一晚上,听见几声咳嗽…… 恍惚中,我又回到那个秋天。“露到寒时秋已深”,一只苍老的手包住我的小手,手中握了一支铅笔,在发黄的纸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夕阳即将沉没于
什么是触动?触动是那句“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触动是一封满含教导的家书;触动是那个牵着你的手的影子……对我而言,那个门前的身影,也是触动。 每一年假期我都会在外婆家度过,她总会在木门前等着我,看到我和妈妈,她就微笑着迎向我们,一边推开母亲递过去的她最爱的糕饼,一边点点我的鼻子:“俺家幺幺又长高了。”那时的我,则一脸不乐意,总是无比抗拒着外婆的亲昵。 这样的场景,从小到大,不知上演了多少次。
【作文题目】 请以“我听见 _____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3.不少于600字; 4.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初中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表达意图明确”,要求审题精准、立意明确;“内容充实具体”,要求写作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