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 隧道(素养对接——时空观念) 史料 探究(素养对接——史料实证)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他为后代遗留了一部巨大的《查士丁尼法典》,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财富。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他认为旧有法典具有无法掩蔽的基本缺陷。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要为人们提供一种永久恪守的行为。528年,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来编辑一个新法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罗马时代的城市已经衰落。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是在10至11世纪时才重新兴起的。手工业是城市的基础,大商人、银行家、行头等构成城市贵族,帮工、店员、市民,则构成城市的平民阶层。 11世纪的阶级对抗,对西欧城市的产生有重大的影响。农奴反抗封建主的形式很多,主要的手段是逃跑。农奴有自己的经济收入,可以为逃跑做充分的准备。由于西欧政治上的割据,各地庄园相对封闭,农奴即使逃跑了也
比较法有利于全面地认识历史事物,深刻地揭示历史规律。它主要分为两种:纵向比较法与横向比较法。前者是把同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元素进行比较,后者是把不同国家或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时期)的历史元素进行比较。下面以《中古时期的欧洲》为例做详细说明。 [一][纵向比较] 中古时期的西欧,可分为中古前期西欧封建社会——“黑暗笼罩”时代和中古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孕育曙光”时代,可以从政治、经济
典型例题 在中世纪西欧,封臣每年都要为封君服兵役,12世纪时一般为每年服役40天,超过40天之外的服役,需由封君提供一定的报酬。从12世纪开始,在英、法等国,国王开始征收“盾牌钱”来取代封建军役,且这项义务常常改为货币支付。这表明当时西欧( ) A.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 人身依附逐渐强化 C. 王权摆脱教会控制 D. 封君封臣义务对等 解题思路 历史选择题常用比较变化考查学科思
◀ 素养夺标 ▶ 1.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的史实,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 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 3.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实并理解其历史意义。 4. 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并分析帝国兴衰的原因与启示。 ◀ 本课必备 ▶ 一 西欧封建社会 1. 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 (1)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如图为西欧封建制度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领主与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B. 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 C. 封臣无条件地效忠于上级封君 D. 国王是实际的最高统治者 2. 中世纪的庄园,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一切生产都是为了满足庄园领主的消费和奢侈需要,满足庄园生产者最起码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只有庄园无法生产的东西,如
基础训练 1.B 据所学可知,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故选B项。 2.A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当时苏美尔人和古代埃及人都处于农耕社会阶段,两种文明的扩张性,都是基于农耕社会下的发展需求,故选A项。 3.D 公元前8—前6世纪,许多希腊城邦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扩张,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