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 导图 复习 导引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有着深厚的基础与底蕴。 古代统治者展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实现了古代政治制度传承和发展,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现代社会国家治理提供了经验教训。我国古代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为不同古籍中关于大禹时期“万国”的描述,据表可知,大禹时期( ) A. 分封制度盛行 B. 内外服制确立 C. 打破禅让传统 D. 王权初步形成 2. 与夏商两代君主着力强化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威慑诸侯的军事政策不同,西周军事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政治或宗法手段控制、限制地方诸侯的军
思维 导图 复习 导引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及经济政策、社会民生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五条线索进行把握。 线索一: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同时农业生产工具也得到了极大进步。 线索二:中国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已大量使用陶器,生活器皿品种丰富。学者们往往将出土的陶器作为一个遗址乃至一类考古文化的代表,如半坡彩陶、龙山黑陶(“蛋壳陶”)等。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造( ) A. 诱发了社会贫富分化 B. 以种植业兴起为前提 C. 得益于游牧转向定居 D.
思维 导图 复习 导引 中国古代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晚清以前(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在中国土地上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中国古代文化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继而形成了长期以来强烈的自信。我国古代文化表现为三个重要特点: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该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下列与其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良渚文化遗址与其大体处于同时期 B. 陶寺遗址所在时期被称为列国时代 C. 陶寺遗址时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