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淌雨。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间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皓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
扬自信之帆 把自谦之舵 一考生 常有人说,人生如逆水行舟,困扰我们的正是如何在逆风中也能踏浪前行。依我之见,行稳致远,唯有扬起自信之风帆,把好自谦之船舵。(语言表述不简洁,句尾戛然而止,这是作文大忌。) 缘径攀木,坚守自信之心。你我本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本就是雄鹰而非草芥,应立于群山之巅俯瞰万物。览古之贤者,无不因自信而闻名,前有李太白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叹,后有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材料新鲜”主要指通过论据的“新”来给文章增添新意。选材为什么要新鲜呢?首先从材料本身来说,新鲜的材料往往表现了事物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甚至其本身便是新事物,具有更强的特色和表现力。其次,新鲜的材料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能增加文章的魅力、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好地发挥文章的作用。考场作文的第一个读者就是阅卷老师,文章若材料新鲜,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对考生来说很有裨益。 突
过程与结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过程是结果的孵化器,没有过程就不会有结果。而有时候,即使有了过程,也难以收获结果。结果是过程的最终价值体现。“过程”的艰辛与“结果”的美好往往是成正比的,只有经得起挫折与磨炼,在过程中不断磨炼自己,才能苦尽甘来,迎来生命之花的绽放。 ◆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逐渐剥茧抽丝,披沙拣金。 ——朱光潜《艺文杂谈·谈对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