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们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之间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于用“比”这把剑的人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善于用的人则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如何“比”,是一门学问。 客观理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启
“啪嗒”一声,电影院的灯亮了,人们开始高声谈论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电影情节,三三两两地往外走着。此刻,有谁还会留意到银幕其实还亮着,在黑的底色映衬下显得格外明显的白色字幕正缓缓地向上滚动,大厅里回荡着因无人倾听而显得格外寂寞的音乐声。清洁工们快手快脚地打扫着地上的垃圾,为下一场电影放映做准备。好像只有他们,才会去关注电影结束时的音乐——不过那不是为了欣赏,而是当成了一首工作的伴奏曲。 快节奏的
【阅读导航】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韵味,就如同一把古琴,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十面埋伏,无论轻吟低唱,还是引吭高歌,都是一首美妙的歌,一幅如诗的画。春之清新,夏之灼热,秋之斑驳,冬之静穆,美轮美奂,季季精彩。古往今来,人们赏享着大自然的美景,流淌出来自心底的吟咏…… 感受四季 文/贺婧灏 我常想,上帝给了人类多么奇特的礼物呀!生机盎然的春、热情奔放的夏、羞涩优美的秋和纯洁晶莹的冬。
【考点解析】 翻译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翻译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
一、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答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孤独寂
素材一:莫言图书大涨 莫言获奖后,莫言图书进入了一个全国范围的“真空期”——旧版的莫言作品集在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全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企盼获得莫言图书,无论是哪一本小说,有就好。就拿《蛙》来说,2009年旧版27元,正在接受预订的新版内容完全一样,只是换了一张封面,价格就涨到了35元。 素材二:莫言作品速进教材 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教材?这引起社会热议,质疑或反对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
不同时代,总会让人记住一些人的名字,这些名字的主人就是名人。古有屈原、李白、杜甫、包拯,今有姚明、刘翔、周杰伦、于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经典人物也让人屡屡提及。他们身上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同于常人的文学修养、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以及无可争辩的社会价值。具备这三点中的某一点,也就会受到社会关注,受到人们的追捧。 那么,你希望成为名人吗?你崇拜名人吗?你喜欢消费名人吗?其实,名人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这个
女儿成了宇航员,家人也跟着沾光。前不久,刘洋的母亲被一家电视台捧上荧屏,成了“当代孟母”的候选人。这件事引起舆论风潮。试问,刘洋的今日成才,难道是靠了一个“孟母”吗?也有人说,这又是借名人而打牌,来提升收视率,是对刘洋的一种“过度消费”。 这种“过度消费”非自今日始。除了刘洋妈妈外,还有一个“七爷爷”。“七爷爷”是刘洋小时候所在村子里的一位老人。这个八竿子才打得着的“七爷爷”,也遭到记者的“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