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所在的谢氏家族,是东晋南朝时期的士族。他出生的年代,正好是东晋国势衰微的时段。混乱中,下级军官出身的刘裕越来越强大,以谢混为代表的谢氏家族却站在了刘裕的敌人——北府军将领刘毅一边。 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谢混被刘裕杀害。紧接着,刘裕提拔了一批新贵。谢灵运政治上不得志,他索性游山玩水。 文帝刘义隆即位后,很欣赏谢灵运的才华,征他为秘书监。但他的境遇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文
著名作家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几部书了,其中包括《古文观止》。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上来的。” 素材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不要奇怪为什么看书多的人文章就是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在北京东安市场一家饭馆就餐。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着却甚为舒服,所以引起了自己的注意。 给建筑系学生讲演,学生期待着听“这么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大谈设计,杨廷宝却告白: “我来说说台阶的
著名艺术家黄宗洛先生于2012年6月30日去世,享年86岁。这个以擅长演小角色出名的艺坛常青树,塑造过100多个小人物形象,有“小草”“龙套大师”等诸多雅号。 黄宗洛是个特别的人,尤其对于不少急躁、功利与虚妄的人,他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样本。曾有记者采访他:“你一辈子演了许多小角色,《茶馆》里的松二爷、《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土匪、《三块钱国币》里的伪警察,你对此有何感想?为什么不演一个主要角色?”
【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题意解读】 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思考,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哲学意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座城市的古老温情。 熟悉的板车,此起彼伏的吆喝,一路的葱蒜香味,噼噼啪啪的煎油声,勾着所有行人的味蕾,而女人的店正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了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喳喳热
一九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巴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奓毛的小公鸡。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丑兵对任
一、寻文脉,明主旨,读出文章的“神” 读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作者“说的是什么”。一篇文章作为一个生命体,如同人有眼睛、心脏一样,也有其关键部位,这些关键部位俗称“文脉”,通常指标题、文首、文末、段首、段末、点题句、过渡句、照应句、归结句等。阅读时,要寻找文脉句,勾画圈点,瞻前顾后,上下勾连,揣摩品味,读懂作者的心思,读出文章的“神”。如此,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印在脑海中的就不再是洋洋洒洒、纷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
【原诗再现】 黄氏延绿轩 高 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思考练习】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请你说说诗中最后一句“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赏析提示】 这是一首清新自然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