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称呼我‘中国最美老头儿’就挺好,比‘泰斗’‘大师’‘资深教授’这些头衔更令我感到幸福。学术可以天天做,称呼就不需要了。”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章开沅三年四次请辞资深教授头衔。 章开沅何许人也?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但凡对近代史研究稍有关注的人,恐怕都不会忽略这个名字,章开沅被誉为“辛亥革命研究第一人”,还曾担任过华中师范大学校长一职。他所请辞的资深教授头衔,是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最高
去年,郑州、成都、武汉等市纷纷兴起了“高中毕业舞会”,学生们搬来了美国高中生的模式,穿礼服、走红毯、携舞伴……这样的光鲜,也引来争议:会不会过分“奢华”,有没有“炫富”嫌疑?毕业晚会应该办,更需要在正确引导之下认真操办,因为一个毕业晚会的质量和格调,可能比升学率还要更生动地反映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成果,因为其中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创意能力,还体现了事关精神的格调和情趣。 为了参加这个华丽的晚会,学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在《王静安先生年谱》中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接收了一位十分聪明的弟子。不久,他发现这位聪明的弟子稍有进步就在师兄、师弟面前夸夸其谈,好像无所不通……雕刻家把他叫过来,送他一盆夜来香。 第二天一早,弟子很高兴地对雕刻家说:“夜来香真是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 雕刻家就问弟子:“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没有。”弟子高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
我愿做一棵虚竹,在寂静的幽谷里,兀自迎接清晨,送走黄昏。虚竹默默地,在山花烂漫之时,在百鸟争鸣之际,点燃一瓣心香,直至饱满的腹中,充盈无尽清香。 虚竹之“虚”并非荒诞可笑之玄虚,亦非轻浮浅薄之空虚,而是沉静内敛之谦虚。做如虚竹之人,怀一谦虚之心,于大千世界里游历一番后,必定获益匪浅,收获精彩人生。 我愿做一棵虚竹,用坚硬的躯干禁锢浮躁之气,怀一颗沉稳之心。第一夫人彭丽媛的出场总是大方、有气质的
一晕淡蓝色的光,一抹孤零零的蓝,静静地在时光的流水中褪尽浮华;那些花开的美妙,云飘的浪漫,水波的静谧,轻烟的舞姿,默默地在浮华的大地上赐予我们心灵上的净水,使我们领悟淡默如梅,雅致一生的哲理。 淡默如梅,赐予你的将是内心的满足,为你的人生筑起一座雅致的殿堂。 是谁,风烛残年,却为无数孩子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之火?刘盛兰,这位走过古稀,走过耄耋的老人,为孩子描绘了未来的宏图。他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①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市,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②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
六月的最后一天,漫漫一千俄里之内,都是俄罗斯大地——我的故乡。 茫茫长空碧悠悠,只有一片白云——仿佛是在轻轻飘浮,又似乎是在袅袅融散。微风敛迹,天气暖洋洋的……(1)空气——就像刚刚挤出、还冒着丝丝热气的牛奶一样新鲜! 云雀在悠扬地歌唱;大嗉囊鸽子在咕咕叫唤;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来掠去;马儿在喷着响鼻,不停地嚼着草;狗儿一声不吠地站在那里,温顺地轻摇着尾巴。 空气中弥漫着烟火味和青草味——其中还
《讲故事的人(节选)》 1.①最早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谅;②最痛苦的事表现了母亲对他人的原谅和宽容;③最深刻的事表现了母亲对老人的尊重和无私;④最后悔的事表现了母亲对诚信的重视。 2.(1)此句意为母亲与大地融为一体,表明大地母亲是作者写作的源泉和动力。 (2)“那个打我的人”是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看守人”,有社会角色和职责,而这个老人,只是一个没有了社会角色和职责的自然人。
窦参,字时中,工部尚书诞之玄孙。参习法令,通政术,性矜严,强直而果断。少以门荫,累官至万年尉。时同僚有直官曹者,将夕,闻亲疾,请参代之。会狱囚亡走,京兆尹按直簿,将奏,参遽请曰:“彼以不及状谒,参实代之,宜当罪。”坐贬江夏尉,人多义之。 累迁奉先尉。县人曹芬名隶北军芬素凶暴因醉殴其女弟其父救之不得遂投井死。参捕理芬兄弟当死,众官皆请俟免丧,参曰:“子因父生,父由子死。若以丧延罪,是杀父不坐也。”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问题: 1.诗人笔下的“暮春”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2.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诗人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刻画“幽竹”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 一个远离故乡的人乍还家中,一眼就会看出哪里有了变化,哪里没有变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回到谷口故居的第一印象。诗人对窗前幽竹寄予了深情,表
《窦参传》 1.D(阴:暗中。) 2.B(B项中,以:均为连词,表因果,因为。A项中,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C项中,所:助词,表被动,被;助词,……的人。D项中,因:介词,因为;介词,通过。) 3.C 4.B 5.(1)①窦参以严正的话语责问他,少游后悔害怕,急忙去见窦参,窦参不等他来就渡过长江(离开了)。 ②(窦参)多次承蒙皇上召见,议论天下大事,又与宰相(掌管政事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