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是一类重要的亚铁血红素一硫醇盐蛋白超家族,属于单加氧酶,广泛分布于生物界中。研究发现P450主要具有“生物合成”和“生物解毒”两大功能,被誉为“万能的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代谢的初始阶段即涉及植物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近些年,由P450介导的抗药性杂草呈多发态势,其复杂的抗性谱,给杂草化学防除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P450分类命名、P450与除草剂代谢的关系、P450抗性鉴定手段、P450介导抗性杂草发生情况、与除草剂代谢有关的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克隆等内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可可毛色二孢引起的葡萄溃疡病是葡萄上的主要枝干病害之一,对葡萄生产造成巨大影响。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葡萄VvWRKY75负调控葡萄溃疡病的发生,共表达网络分析表明,VrERF655基因与VvWRKY75共表达。为明确VvERF655是否参与葡萄对葡萄溃疡病的调控过程,本研究克隆了VvERF655,运用生物信息学对VvERF655的理化性质等进行分析,并通过RT-qPCR对VvERF655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vERF655响应L.theobromae侵染并明显受脱落酸、水杨酸激素诱导。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分析发现,VvWRKY75与VvERF655在酵母中存在互作关系。以上结果表明,VvERF655可能参与寄主对可可毛色二孢的侵染以及激素调控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葡萄VvERF65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摘要为了探究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真菌的生防潜力,在林下凋落物中分离、培养、鉴定了4株麦角菌科真菌,分别为球芽异普克尼亚霉Metapochonia bulbillosa SGSF002、球芽异普克尼亚霉M. bulbillosa SGSF501、萨克拉异普克尼亚霉M.suchlasporia SGSF515,马氏马昆德霉SGSF931。利用打孔药剂扩散法、溶磷圈法和孢子悬浮液浸虫法对其进行活性测试,发现SGSF501和SGSF515,SGSF931对青枯雷尔氏茵、水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立枯丝核菌、互隔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有活性,并具有溶磷活性。本研究还首次发现球芽异普克尼亚霉和萨克拉异普克尼亚霉对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的杀虫活性。
摘要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ALS、PPO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明确化学防除失败的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反枝苋抗性及敏感种群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克隆了抗性和敏感种群的ALS、PPO基因(质体型PPX1及线粒体型PPX2),查找突变位点,将突变基因转入拟南芥验证其功能,明确抗性机理。结果显示:反枝苋抗性种群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抗性倍数分别为55.29倍和17.51倍,抗性植株ALS存在Ala205Val或Ser653Asn突变,PPX2存在Arg128Gly突变。将抗性种群的PPX2转入拟南芥,可导致拟南芥对氟磺胺草醚产生高水平抗性(10.3倍)。综上,东北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产生了高水平多抗性,ALS、PPO基因突变是导致此类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要本研究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在河北卢龙大豆叶片上检测到6株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lrus,SMV),命名为SMV-Gm1~SMV-Gm6。根据小RNA深度测序结果和参考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SMV河北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经拼接后获得了6个SMV基因组全长序列,大小分别为9588nt(SMV-Gm1、SMV-Gm3和SMV-Gm5)和9584nt(SMV-Gm2、SMV-Gm4和SMV-Gm6)。开放阅读框位于基因组第132位至第9332位核苷酸,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分子量约为350kD)。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SMV-Gml、SMV-Gm3和SMV-Gm5与江苏SMV分离物(登录号:MH919386)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8.06%~98.07%,且遗传距离较近,并与江苏、浙江和山西SMV分离物聚为一小簇;SMV-Gm2、SMV-Gm4和SMV-Gm6与韩国SMV分离物(登录号:FJ640954)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8. 48%~98.51%,且遗传距离较近。
摘要为探明云南烟草上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lrus,TMV)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特征,本研究使用T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采自云南各烟区的疑似烟草花叶病样品进行检测,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38个TMV CP基因序列,对其进行了一致性比对,及系统发育、错配分布、遗传变异、群体多样性等分析。变异分析显示,138条CP基因序列共有变异位点数122个,占总位点数的25.42%,变异类型只有核苷酸替换,核酸多样性为0.018,单倍型多样性为0.970一致性比对结果显示,138条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为96%~100%;重组分析未检测到重组信号;对来自云南烟草,NCBI上其他地区烟草及云南地区其他寄主的TMV分离物的CP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TMV分离物在进化上可分为4个组,本试验获得的分离物分布在1、2、3组,其中只有来源昭通地区的分离物倾向于聚成簇,表明云南烟草TMV分离物的适应性进化受地理适应性所驱动,与寄主适应性基本无关;错配分布分析显示,云南烟草TMV群体呈多峰分布,表明该群体近期未经历群体扩张事件;群体间遗传分化分析结果表明,除昭通和曲靖烟草TMV群体与其他TMV群体之间很容易发生遗传漂变促使群体发生遗传分化外,其余大部分TMV群体之间的基因流都可以抵制遗传漂变。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云南各烟区TMV分离物群体遗传变异情况,研究结果可为TMV的抗病育种和制定更为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摘要顶羽菊Rhaponticurn. repens (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项羽菊在我国农田和草地区域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影响顶羽菊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最干月份降水量、年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湿月份降水量、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最热月最高温度以及最干季度降水量。预测结果表明,顸羽菊在我国36°N-48°N,75°E-108°E范围高度适生,包括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及周边地区;新疆东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内蒙古中部、陕西和山西大部分地区、云南、西藏、四川、辽宁、黑龙江少许地区为中适生区。此外,顶羽菊对我国农田潜在危害面积达4.536万km2,占我国农田总面积的25.34%,对我国草地潜在危害面积达8.875万km2,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29.05%。综上所述,建议将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列为顶羽菊高风险重点监测区,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摘要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是桑树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具有暴食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造成桑叶严重减产,同时也有传播蚕病风险,对蚕桑产业危害大。本研究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选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的代表性浓度路径4.5(RCP4.5)情景,预测了桑螟在当前、2050年、2070年气候条件下适生分布区,分析了影响D. pyloalis分布的环境因子及质心迁移轨迹,为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刀切法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气温(biol)、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bio3)、最暖季度平均温度(bio10)、年平均降水量(bio12)、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等6个环境因子是影响桑螟适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AUC(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值评估结果显示,桑螟的AUC值为0.97,模拟预测结果为极好,满足精度要求。RCP4.5情景下,桑螟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地,未来气候因子将非常利于桑螟生存,自然条件下桑螟种群将呈增长趋势。桑螟质心变化不大,总体上北移,处于湖南长沙、常德和岳阳三地。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首要病害,研究其在山地立体气候条件下的发生流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重庆地区26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19年-2023年小时级温湿度数据,采用CARAH模型模拟分析了春马铃薯晚疫病侵染频度、严重程度、关键侵染周期等时空特征,并采用巫溪县2022年马铃薯田间小气候监测数据对模拟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采用小时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模拟的晚疫病侵染空报率、漏报率均在20%以内,整体精度较佳。5年气象数据模拟结果显示,重庆地区气候条件有利于春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发展,早、晚熟品种栽培期普遍发生4~8代(11~20次)、8~12代(21~40次)侵染;严重程度呈现“两极化”特点,轻度和极重度侵染次数具有明显优势。第3代第1次和第5代第1次2个关键侵染周期的开始期分别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3月下旬至5月中旬,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和4月中旬。春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东北部主产区侵染代数、次数、极重度侵染次数均少于其他产区,是晚疫病发生最轻的地区。关键侵染周期的开始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中西部丘陵低山地区早,东部武陵山与大巴山区晚。
摘要近年来,林木植原体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对我国林业经济和生态造成了很大损失。2021年-2022年,在山西沙棘主产区的沙棘上和北京冬奥园区的油松上分别出现了典型的植原体病害症状;沙棘叶片皱缩,呈小叶状;油松过度分枝生长且出现球状结构等。本研究通过荧光显微观察,16S rRNA和tuf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虚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证实了这两种病害均由植原体引起。基于16S rRNA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引起沙棘叶片皱缩的植原体与泡桐丛枝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OP107515.1)的相似性最高(99.92%),引起油松丛枝的植原体与狗尾草丛枝植原体株系的相似性最高(99.52%);基于tuf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二者同属于16SrI组D亚组(16SrI-D)。本研究首次明确了沙棘叶片皱缩病和油松丛枝病相关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这两种植原体病害的准确诊断、快速检测及其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摘要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化学药剂的过度使用使该虫产生了极高的抗药性,并且产生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光控技术是防治害虫绿色、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本研究探究了7种波长(360、420、460、580、610、650nm和730nm)的光对普通大蓟马成虫寿命、繁殖力及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明确其在不同光环境下的适应性机理。结果表明,与全光谱波长光照相比,420nm波长下雄成虫寿命最长,730nm波长下最短,其余供试波长光对雌雄虫寿命影响不显著(P>0.05);460~730nm波长的光对蓟马产卵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除730nm外,其余波长光均能显著降低蓟马的产卵量(P<0.05);不同波长光处理下普通大蓟马抗氧化酶活性存在差异,与全光谱光照相比,360、420nm和460nm波长光处理显著降低了PPO和SOD活性(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PO活性与波长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SOD活性与CAT、PPO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认为短波长光是控制普通大蓟马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水平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普通大蓟马种群发生动态规律及绿色光控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摘要近几年来,新疆南部红枣各种植区大面积发生疑似枣树花叶伴随病毒病症状的病害,造成枣树叶片出现花叶卷曲,枣果畸形失去商品价值,甚至大量落果,造成绝收绝产。对于引起此病害的病原现在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新疆南部红枣种植区采集病叶,通过高通量测序证实病叶中存在枣树花叶伴随病毒,将JuMaV的2个分离株AKS和YPH的全序列(登录号分别为MW892537和OL739568),与已发表的枣树枣花叶伴随病毒(JuMaV-26)的全序列(登录号:KX852476.1)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JuMaV-AKS和JuMaV-YPH与JuMaV-26的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99.54%和95.93%,氨基酸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8.48%。JuMaV-AKS和JuMaV-YPH与JuMaV-26在反转录酶(RT)和RNA酶H(RNase H)编码区有较大差异,表明枣树花叶伴随病毒在新疆的红枣上正在发生变异,但还未成为新的种,暂时统一称为枣树花叶伴随病毒XJ分离株(JuMa-VXJ)。上述结果为新疆红枣花叶病病原的确认并为该病害的精准防控奠定了基础。
摘要蠋蝽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化天敌昆虫,而卵巢发育动态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准确预测昆虫的产卵盛期和繁殖能力,对于规模化繁育蝎蝽的种群动态预测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蝎蝽卵巢的发育过程以及光周期对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蝎蝽雌成虫的内生殖系统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和端丝等组成。根据卵巢形态、卵黄沉积水平和卵子发生情况等典型特征,将其卵巢发育过程分为工级(乳白透明期)、Ⅱ级(卵黄沉积期)、Ⅲ级(成熟待产期)、Ⅳ级(产卵盛期)和V级(产卵末期)等5个级别。进一步研究发现,光周期对蝎蝽雌成虫的卵巢发育进程有显著影响,在长日照光周期L//D=18h//6h和16h//8h时卵巢发育较快,卵巢长度、宽度,卵巢指数和卵子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光周期;而在光周期L//D=14h//10h、12h//12h、10h//14h、8h//16h和6h//18h下,卵巢发育明显减缓,大多处于乳白透明期。研究结果可为蠋蝽的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规模化人工繁育和生防应用提供参考。
摘要啮齿动物是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主要有害动物类群,威胁当地农牧业生产与居民身体健康。为探讨农牧交错带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和2021年的6月-9月,调查了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利用增强回归树模型分析气候、生产力、生境异质性、土壤等因子与啮齿动物密度、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共捕获601只啮齿动物,分属于18个种,优势种为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占总捕获个体数的27.94%。草地生境中啮齿动物的捕获率(2.99%)最高,农草交错区生境中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生境类型的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且优势鼠种在不同生境类型的捕获率及空间分布格局亦存在差异。气候和生境异质性因子对啮齿动物密度、物种丰富度的综合作用最大,其中净初级生产力通过上行效应调控啮齿动物密度与物种丰富度。基于此,我们建议根据不同生境类型中啮齿动物密度及群落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鼠害防控对策,并加强优势鼠种在不同生境类型间的迁移及为害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景观管理,实现害鼠生态治理。
摘要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新型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棉蚜是一种全世界分布的害虫。广双瘤蚜茧蜂是棉蚜的优势寄生蜂。本文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CAP)田间推荐剂量66.7mg/L对广双瘤蚜茧蜂Fo、Fi代存活率、存活时间的影响和暴露后体内共生菌种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AP暴露对广双瘤蚜茧蜂亲代和子代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暴露1h显著缩短了FO代(CK:4.6 d,CAP:2.9 d)和Fi代(CK:4.6 d;CAP:3.4 d)广双瘤蚜茧蜂的存活时间。16S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CAP暴露1h或3d不影响广双瘤蚜茧蜂体内主要共生茵的组成,但CAP暴露3d后广双瘤蚜茧蜂体内优势共生茵物种的相对丰度发生了变化,其中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CK: 35.5%;CAP: 99.68%),属水平上,沙雷氏茵属Serratia丰度增加(CK:7.84%; CAP: 36.82%),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丰度降低(CK:64.43%,CAP:0)。综上所述,接触CAP田间推荐剂量影响了广双瘤蚜茧蜂Fo和F1代的生存,其体内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也发生了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应加强对氯虫苯甲酰胺的管理,防止其对天敌构成威胁。
摘要糖类是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为提高夜蛾黑卵蜂的扩繁效率及控害能力,本研究在室内分别测定了饲喂10%、15%、20%的葡萄糖和蔗糖对夜蛾黑卵蜂成蜂繁殖力、寿命及子代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斜纹夜蛾卵或草地贪夜蛾卵为寄主扩繁夜蛾黑卵蜂时,饲喂20%葡萄糖或蔗糖的夜蛾黑卵蜂雌蜂寿命最长,且葡萄糖对雌蜂寿命的延长效果显著高于蔗糖。饲喂10%葡萄糖或蔗糖的雌蜂产卵量最高;其中以斜纹夜蛾卵为寄主时,葡萄糖对雌蜂产卵量的增加作用显著高于蔗糖;但以草地贪夜蛾卵为寄主时,饲喂蔗糖的促产卵效果优于葡萄糖。寄主相同时,蔗糖对提高夜蛾黑卵蜂子代羽化率和雌性比的效果显著强于葡萄糖。本研究证明,补充20%葡萄糖能显著延长夜蛾黑卵蜂的寿命,补充蔗糖可有效提高其繁殖力,试验结果可为提高夜蛾黑卵蜂的大量扩繁能力和防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为明确南亚果实蝇Zeugodacus tau对不同品种西葫芦的产卵选择及生长适应性,以便为西葫芦上南亚果实蝇的防治提供参考,本研究选择4个西葫芦品种,‘新一代早青’‘新翡翠早生’‘圣峰’‘抗病早青一代’,在田间调查了南亚果实蝇的产卵情况,在室内观察了其生长发育,并对西葫芦果实硬度、糖度和含水量与南亚果实蝇产卵、生长发育参数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西葫芦品种受南亚果实蝇为害从轻到重依次为‘抗病早青一代’‘新一代早青’‘新翡翠早生’和‘圣峰’。幼虫历期和蛹历期为取食‘圣峰’时最短,取食‘抗病早青一代’时最长。蛹重、羽化率和存活率为取食‘圣峰’时最高,取食‘抗病早青一代’时最低。其中,取食‘圣峰’的幼虫历期和存活率分别为8.26d和64.95%,取食‘抗病早青一代’的幼虫历期和存活率分别为12.67d和41.69%果实糖度与产卵孔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蛹重和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硬度与单孔产卵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卵孔数和百克果肉虫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南亚果实蝇在不同品种西葫芦上的成虫产卵偏好性和幼虫生长适应性符合“偏好一表现”假说。南亚果实蝇偏好在果实硬度低、糖度高的西葫芦品种上产卵,‘抗病早青一代’对南亚果实蝇表现为抗,‘圣峰’对南亚果实蝇表现为感。
摘要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抵御外源致病微生物的侵染具有重要作用。明确苏云金芽胞杆菌(Bt)诱导下棉铃虫天蚕素抗菌肽基因(HacD)转录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昆虫体液免疫与棉铃虫抗Bt发展的关联性。本研究测定了HacD cDNA序列,对序列进行了蛋白质翻译,并通过RT-qPCR技术研究了棉铃虫HacD基因在Bt诱导下的转录规律。结果表明,棉铃虫HacD cDNA全长189bp,其中GC含量为48.15%,肽链由63个氨基酸组成。Bt诱导后棉铃虫幼虫HacD相对转录水平整体呈显著上调趋势,其中脂肪体中HacD的相对转录水平上调最高,其次为血淋巴。Bt对棉铃虫幼虫进行短期诱导后,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HacD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均呈持续上调趋势,分别在诱导24h和18h时达到最高,随后均持续下调。对幼虫进行持续诱导后,Fo代初孵幼虫、5龄幼虫、蛹和成虫的HacD基因均可以保持上调的转录特性;传代培养获得的F1代初孵幼虫、5龄幼虫、蛹和成虫的HacD基因转录较F0代下调,但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Bt能够诱导棉铃虫HacD基因转录水平上调。
摘要为明确唑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以及甜菜夜蛾对唑虫酰胺的生化抗性机制,本研究在测定10种药剂对甜菜夜蛾室内毒力的基础上,研究了唑虫酰胺浓度对甜菜夜蛾生长繁殖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及甜菜夜蛾的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高浓度处理组(LC50)的甜菜夜蛾成虫寿命、羽化率和卵孵化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浓度唑虫酰胺(LC10)诱导了甜菜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上升,显著抑制了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增效试验表明,增效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对唑虫酰胺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抗性种群的CarE、MFO和GST酶活都显著高于敏感种群。综上,低浓度的唑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MFO、CarE和GST在甜菜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全球性农业害虫之一,目前采用的防治手段多为化学防治。噻虫嗪作为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现被广泛应用于田间烟粉虱的防治,但烟粉虱已对其产生了抗性。本文通过RT-qPCR对烟粉虱噻虫嗪抗性与敏感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JM1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烟粉虱噻虫嗪抗性种群CYP6JM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CYP6JM1基因具备昆虫P450基因的典型特征。RT-q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烟粉虱1~2龄时期及腹部高水平表达。RNAi结果表明,降低烟粉虱体内CYP6JM1基因的表达量能够显著提高其对噻虫嗪的敏感性,表明CYP6JM1基因可能与烟粉虱对噻虫嗪的抗性有关。
摘要明确烟翅腮扁叶蜂Cephalcia infurriata Zhang&Wei的发生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林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间的关系,探索影响烟翅腮扁叶蜂虫口密度的关键因子,对监测青海云杉林烟翅腮扁叶蜂虫口密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2年-2023年在宁夏大罗山烟翅腮扁叶蜂主要分布区域的不同林型中设立16块20m×20m的样地,调查林分因子、立地因子,
摘要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团花绢野螟,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种类、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团花绢野螟幼虫头部呈椭圆形,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幼虫头部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板形感器;触角上分布1个毛形感器、1个刺形感器、5个锥形感器、1个栓锥形感器;上唇分布6对刺形感器;下唇须上分布1个栓锥形感器和1个刺形感器;吐丝器上分布l对刺形感器;上颚上分布2个毛形感器;下颚及下颚须上分布3个刺形感器、10个锥形感器、2个栓锥形感器、1个指形感器和1个板形感器。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探究幼虫取食机制提供依据。
摘要黏虫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兼具多食性和暴食性,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安全。本研究使用扫描电镜技术系统观察并描述了3~6龄黏虫和斜纹夜蛾的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受器。结果表明:黏虫幼虫头部近圆形,斜纹夜蛾幼虫头部呈椭圆形;2种幼虫头部触角上均分布有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Sb)和栓锥形感器(Sensilla stylocomca,Ss)4种类型感器;下颚和下唇上分布有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共3种类型感器,其中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均有2种亚型;随着龄期的增加,黏虫和斜纹夜蛾幼虫头部的感器种类及形态特征维持不变,但长度和基部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相同龄期的2种幼虫在感器大小上存在一定差异;在感器数量上,黏虫幼虫下颚的锥形感器I(SbI)随龄期增加显著增多,在暴食期达到最大值,但在斜纹夜蛾中并未观察到这种现象。该结果可为探究这2种暴食性害虫的寄主植物选择差异奠定形态学基础。
摘要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一种世界性检疫性害虫,于2017年入侵我国。为了更好地在实验室内饲养该害虫,获得大量供试虫源,本文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取食不同外源营养对其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成虫在取食5%蜂蜜水、5%葡萄糖水和5%蔗糖水后,平均单雌产卵量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分别为(263.4±13.17)粒、(175.6±8.78)粒和(147.4±7.37)粒。补充不同营养对番茄潜叶蛾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补充5%蜂蜜水和5%蔗糖水时,雌成虫寿命分别为(23±1.15)d和(22±1.1)d,高于5%葡萄糖水和清水对照处理。补充5%蜂蜜水时,雄成虫寿命最长,为(21±1.05)d,高于其他处理;而5%蔗糖水和5%葡萄糖水处理下雄成虫最长寿命均为(18±0.9)d;清水对照处理下的雄成虫寿命最短,仅为(14±0.7)d。且每个处理下的雄成虫寿命均低于雌成虫。综上所述,5%蜂蜜水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具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成虫补充营养的最佳选择。
摘要短颈剑线虫Xiphinerna bre-oicollurn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线虫,寄生于植物根部,影响寄主植物长势并降低产量。本文对青岛口岸进境的日本无花果Fzcus carzca苗中截获的一种剑线虫进行了形态学特征鉴定和分子序列分析,为口岸进境植物线虫检疫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形态特征观察、测计,以及18S rDNA、ITSI、28S-D2/D3区和线粒体COX工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截获的日本无花果线虫种群进行鉴定。截获的日本无花果线虫种群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短颈剑线虫相似,其主要形态特征为:虫体体型中等,热杀死后向腹面弯曲呈开螺旋“C”形,体长1713.4~1910.2um,最大体宽35.8~47.1um,两端渐细。唇区圆,缢缩明显,侧器囊漏斗状。齿尖针约为齿托长度的1.5倍,齿托基部呈凸缘状;导环为双环;阴门位于虫体中部,横裂,阴道长度占阴门处体宽的1/3左右。生殖管对生,均发育完全,生殖管较短,卵巢先端回折,子宫内无特殊分化。尾短圆锥形,背面弯曲,腹面直,尾尖钝圆,尾长24.0~29.5um.等于或略长于肛门处体宽。基于rDNA ITSI区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该截获种群与短颈剑线虫巴西种群、新西兰种群、比利时种群及南非种群聚类成一个独立分支,序列相似性达98.5%~98.7%;基于线粒体COXI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该截获种群与短颈剑线虫5个日本种群聚类成一个独立分支,序列相似性达91.6%~93.6%。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此次截获的日本无花果线虫种群为短颈剑线虫,并首次确认了无花果为该线虫的自然寄主,海关检疫此类苗木进境时应重点关注该线虫,降低传入几率。
摘要为探究马铃薯在应答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取食时相关抗虫指标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以‘青薯9号’‘合作88’‘米拉’3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进行室内盆栽试验,在马铃薯块茎蛾取食0、3、6、12、24、48、72、96 h时取样测定各品种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被马铃薯块茎蛾取食的叶片中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萜烯合成酶活性,单宁和类黄酮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升高,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且各指标在马铃薯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从各指标平均增降率来看,‘合作88’对马铃薯块茎蛾取食的响应程度要强于‘青薯9号’和‘米拉’‘米拉’的响应程度最小。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马铃薯抗虫生理防御机制和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玫瑰叶畸形病毒(rosa rugosa leaf distortion virus,RrI)DV)属于番茄丛矮病毒科天竺葵环斑病毒属能够引起月季叶片畸形、黄化以及提前衰老等症状,是危害月季的病毒之一。为建立玫瑰叶畸形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热硼酸盐法提取发病月季叶片总RNA,通过RT-PCR扩增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DB- His-MBP上,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Zi BL21以IPTG,诱导蛋白表达,获得浓度为8mg/mL的重组蛋白,制备了兔多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血清效价为1:2 048 000,当效价为1:1000时,灵敏度为1:1024。血清学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抗血清可用于RrLDV的检测,有利于检测该病毒的发生和分布。
摘要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属于植物杆状病毒科Virgaviridae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uirus成员,主要危害番茄和辣椒,多数茄科植物易感染,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根据ToMV编码的外壳蛋白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特异性引物和簇状规则间隔短链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相关蛋白12a(CRISPR-associated 12a,Cas12a)的crRNA并挑选报告基因。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ToMV的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当荧光报告基因FQ终浓度为400 nmol/L、Cas12a/crRNA比例为1:5、终浓度为200 nmol.L-1/1000nmol.L-1时检测信号最强,只需RPA和CRISPR/Cas12a分别反应15min,即可在便携式蓝光照射设备下直接观察到阳性信号。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ToMV,对携带ToMV样品的RNA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72ag/uL,是普通RT-PCR检测灵敏度的10000倍,可用于ToMV快速灵敏的可视化检测。
摘要梨火疫病菌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侵染梨、苹果、山楂、海棠等多种蔷薇科植物引起梨火疫病。该病自1780年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已经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对我国的果树生产也构成一定的威胁。严格植物检疫是全球防控梨火疫病菌扩散危害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我国植物检疫部门主要从实验室分离鉴定、分子检测和田间症状识别及快速检测方面开展工作。本研究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和E.amylovora 16S-23S ITS区间的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RPA和侧流层析试纸条RPA两种检测方法。经测试,在39C条件下,这两种检测方法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分别能在20min和10min内完成扩增。实时荧光RPA对Eamylovora菌株DNA的检测阈值为1.38×10-2 ng/uL;侧流层析试纸条RPA对菌悬液和DNA的检测阈值分别为104cfu/mL和1.38×10-3ng/uL。侧流层析试纸条RPA体系因反应快速、读取结果方便、不需要复杂仪器操作可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摘要广西兴安地处白背飞虱迁入廊道要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依赖白背飞虱携传。本研究采用探照灯诱集高空白背飞虱,同时采集田间白背飞虱和稻叶,采用dot-EI.ISA法检测白背飞虱及水稻的带毒状况,以明确SRBSDV的迁入与侵染动态。综合来看,2021年-2022年间兴安的带毒白背飞虱迁入始期为5月下旬,迁入白背飞虱的带毒率高峰为6月中下旬;田间白背飞虱7月上旬-7月下旬带毒率较高(10%~15%);水稻7月中旬-8月上旬带毒率较高(10%~14%)。水稻带毒率与田间白背飞虱带毒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结果有助于桂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白背飞虱携传SRBSDV的监测预警。
摘要为了监测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在广东的发生与扩散动态,2003年-2021年,本课题组对全省烟粉虱传双生病毒进行了长期调查与监测。结果表明,在广东省广州、湛江、惠州等14市均有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病的发生,危害的寄主植物有番茄、南瓜、甘薯等24种,其中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生和危害尤为严重,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从14市采集的病样中共鉴定出烟粉虱传双生病毒21种,其中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广东番茄曲叶病毒、黄蝉曲叶病毒、广东雾水葛花叶病毒、十萼茄黄花叶病毒5种病毒为新种;同时,发现危害不同寄主的病毒种类存在差异,危害同一作物的病毒种类也存在动态变化。本文明确了广东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分布广、种类多、危害重,为全省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要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乃至全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且绿色环保的措施。兼抗种质资源材料的匮乏是制约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品种选育和病害有效防控的主要因素。农家品种是小麦抗病种质资源重要的基因库,开展兼抗病害材料鉴定是准确评价供试材料抗病性的基础性工作。2021年和2022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对127份小麦农家品种进行了苗期、成株期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性鉴定,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苗期对条锈菌和白粉菌混合菌表现抗病的分别有36份和24份,占28.35%和18.90%;兼抗材料15份,占11.81%。成株期在接种及自然诱发条锈菌和白粉菌条件下,表现抗病的分别有39份和72份,占30.71%和56.69%;兼抗材料有27份,占21.26%。全生育期兼抗材料有11份,占8.66%。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检测结果发现,含有抗病基因Pm2、Pm4a、Pm8、Pm21的分别占30.71%,86.61%、25.20%、3.15%;含有2个及以上基因组合品种有60个,占47.24%。结合前期抗条锈病研究结果,将会为筛选出的优异材料利用和持续解决甘肃陇南兼抗品种匮乏难题提供材料支撑。
摘要随着北京市小麦种植面积的逐步恢复,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范围也逐渐扩大。为明确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及茎基腐病的病原群体组成,于2023年从北京市6个区14个采样点采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290株小麦赤霉病菌株及163株小麦茎基腐病菌株。采用翻译延伸因子TEF1-a基因进行分子鉴定,明确了北京地区不同区县小麦赤霉病菌和茎基腐病菌的群体组成。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病原主要是禾谷镰孢和假禾谷镰孢其中禾谷镰孢占群体总数的92.41%,是整个北京地区的优势致病菌,也是海淀、平谷、顺义、密云和延庆地区的优势致病菌,假禾谷镰孢是怀柔地区的优势致病菌。北京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主要是假禾谷镰孢(45.40%)和禾谷镰孢(37.42%),还分离出层出镰孢F.proliferaturn(1.23%)、中华镰孢F.sinense (7.36%)、锐顶镰孢F.acurninatum (4.29%),三线镰孢F.tricincturn(3.07%)和木贼镰孢F.equiseti (1.23%)。海淀和密云地区的小麦茎基腐病优势致病菌是假禾谷镰孢,平谷、顺义和延庆地区的优势致病菌是禾谷镰孢。该研究结果为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预测预报和精准防治提供依据。
摘要为规范植保无人飞机防治烟草病虫害的技术应用,评估了植保无人飞机在烟草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烟株的安全性,并筛选出适合烟株生长中后期飞防施药的植保无人飞机类型及飞行方式。本试验选用目前主流的9种不同类型的植保无人飞机,分析对比了9种植保无人飞机在烟草成熟期进行飞防作业时对烟草植株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植株成熟期采用四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以4m或3m的飞行高度垂直于烟草种植垄作业对烟草的损伤较低。
摘要为了探寻棉叶蝉种群数量田间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于不同年份调查了不用药棉田的棉叶蝉数量及其消长规律,对比了常规用药棉田与不用药棉田的棉叶蝉种群动态差异,初步探索了抗虫棉和邻作作物对棉叶蝉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昌和九江地区12月仍观测到棉株上有棉叶蝉的活动;2022年棉叶蝉虫口峰值明显高于2021年和2020年,且高峰期时间跨度较大,可能与当年7月-10月的旱情相关;不用药棉田年度间棉叶蝉种群变化趋势并无明显区别;常规用药棉田较不用药棉田棉叶蝉高峰期的时间推迟,但种群数量峰值无明显差异;抗虫棉与非抗虫棉上棉叶蝉个体数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但抗虫棉上棉叶蝉的虫口峰值明显大于非抗虫棉;与玉米邻种的棉田棉叶蝉虫口峰值与对照处理无明显差异,但其峰值出现时间较其他栽培模式推迟;与玲珑菊和贡菊邻种的棉田棉叶蝉虫口峰值数量明显大于其他处理;与甜瓜和番茄邻种的棉田棉叶蝉虫口峰值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棉叶蝉在赣北有越冬的可能;棉叶蝉的大发生可能与旱情相关;棉田用药可能仅推迟高峰期;抗虫棉有加重棉叶蝉发生的趋势;玲珑菊和贡菊与棉花邻作会加大棉叶蝉对棉田的为害;甜瓜和番茄与棉花邻作可能具有生态控虫的潜力。
摘要在江汉平原中稻一油菜/小麦轮作田、一季中稻田及再生稻田3种种植模式稻田采集土壤样品86个。调查了土壤样品中滴滴涕(DDTs,包括o,p'-DDT、p,p'-DDT、p,p'-DDE、p,p'-DDD)、六六六(HCHs,包括a-HCH、HCH、y-HCH、HCH)、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氧乐果、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吡虫啉、啶虫脒、三环唑、戊唑醇、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乙草胺及异丙甲草胺等25种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3种农药为当前常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87.21%),杀菌剂三环唑(91.86%)及戊唑醇(72.09%),其残留均值分别为0.0397、0.0734mg/kg及0.0276mg/kg;已经禁用的有机氯农药滴滴涕(o,p'-DDT、p,p'-DDT、p,p'-DDE、p,p'-DDD)仍能检出,检出率为36.05%~66.28%。3种模式田块中检出的滴滴涕主要来源于历史上滴滴涕的使用。杀虫剂吡蚜酮及杀菌剂三环唑在再生稻田的残留量均值显著高于中稻一油菜/小麦轮作田及一季中稻田;但其他农药在不同种植模式稻田中的残留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江汉平原农药残留的治理及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信息。
摘要为明确桃小食心虫在不同寄主上的发生及转移规律,2021年-2022年在新疆南部荒漠生态区桃小食心虫主要发生区域,利用性诱剂和粘虫板进行桃小食心虫成虫监测及越冬茧分布调查,并于2021年调查了各寄主果园中幼虫为害规律。结果显示,在新疆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8月中旬;桃小食心虫第一代幼虫在蟠桃园为害最严重,越冬代幼虫集中在红枣园为害;桃小食心虫发生与寄主植物的物候期密切相关,越冬幼虫集中在红枣园,越冬代成虫在红枣园羽化后,根据寄主物候期扩散至其他寄主果园内产卵为害。
摘要2022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西瓜上发生一种深褐色、不规则至近圆形斑的叶部病害。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害样本进行分离,分离物SHCCcoi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具有较强致病性。根据分离物的菌落特征、分生孢子形态、生物学特征以及基于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组蛋白基因(histone,His)、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la,TEFI-cc)和肌动蛋白(actin,Act)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等,将病原菌鉴定为瓜类尾孢Cercospora citrullina。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己唑醇、氟环唑、戊唑醇等4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较高,其ECso分别为0.3752、0.5754、1.4723、1.8902ug/mL。这些结果为西瓜尾孢叶斑病的防控和杀菌剂登记提供了重要依据。
摘要白蜡敛片叶蜂是近些年白蜡树上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调查发现该虫在北京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做茧在土中越冬,3月中旬开始化蛹,3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将卵产于叶片边缘,幼虫取食叶片,为害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色板诱集试验表明,8种颜色粘虫板均可以诱集到成虫,深绿色、蓝色、黄色诱集效果较好,与其他5种颜色粘虫板达到显著性差异。本文对各虫态进行了描述,提供了彩色图片,讨论了该虫发生趋势。
摘要高梁种植业是重庆地区重要产业,高梁炭疽病在部分地区发生流行,严重危害高梁的产量和品质。明确重庆高梁主要产区高粱炭疽病的致病菌,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可为重庆地区高粱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重庆市永川区、梁平区和江津区等8个高梁主产区炭疽病病样,分离纯化得到13个菌株。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多基因(ITS,GAPDH,ACT,CHS)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的13个高梁炭疽菌菌株属于同一分支,均为高梁刺盘孢,表明C.sublineola是重庆高梁主产区炭疽病的致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高梁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发现氟菌唑、肟菌·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和多菌灵等5种杀菌剂对高梁炭疽病菌的ECso在0.0180~0.1097ug/mL之间,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70%甲基硫菌灵WP和250g/L吡唑醚菌酯EC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61.86%、56.09%和54.80%,在高梁生产中应用潜力大。
摘要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对种薯发芽数也未见显著影响。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种薯带菌和育苗基质带菌处理未药剂浸种时产苗量分别减少43.97%和59.82%。使用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500mg/L浸种时,种薯和基质带菌试验中千克种薯产苗分别为74.12株和69.56株,苗床接菌试验中产苗分别为126.92株和85.31株,均显著高于未药剂浸种的处理。调查发现,种薯或苗床带菌会使萌发的嫩芽受黑斑病菌感染,引起死苗、生长停滞和薯苗带菌,是产苗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可减少薯苗发病,增加产苗量。
摘要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为筛选防控果斑病的有效药剂,本研究比较了13种药剂浸种带菌西瓜种子不同时间对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通过“先喷药后接种”和“先接种后喷药”,比较了13种药剂对西瓜苗期果斑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测定了助剂8.6%聚乙二醇对13种药剂的增效作用。药剂浸种试验结果表明,带菌种子在10%阿苯达唑750倍液、2%春雷霉素300倍液中浸种12h,对果斑病的防效均达到100%,发芽率比清水浸种分别高16.20百分点和16.34百分点;杀菌剂1号200倍液处理12h的防效较好,为85.58%,且促进种子萌发。苗期喷施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13种药剂对果斑病的预防效果均好于治疗效果,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都超过60%的药剂有7种,以10%阿苯达唑600倍液对果斑病的防效最好,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7.58%和75.70%,与8.6%聚乙二醇混配后分别提高至94.12%和81.31%,增效作用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田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摘要为筛选对橡胶树白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本研究从云南省主要植胶区橡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放线茵,以橡胶树主要病害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初步筛选出1株抑菌效果良好的放线菌菌株,命名为DL5C,其对橡胶树尖孢炭疽菌、胶孢炭疽菌、橡胶树白根病病菌Rigidoporus lignosus、橡胶树褐根病病菌Phellinus noxzus的抑菌率分别为58.35%、60.97%、60.03%、74.00%;DL5C菌株发酵滤液对橡胶树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72.4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7d后,DL5C菌株发酵液对橡胶树白粉病的相对防效为80.93%。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放线茵菌株DL5C被鉴定为不吸水链霉菌。
摘要为了筛选对石榴蓟马有效的防治药剂,同时评价添加喷雾助剂对药剂的减量增效作用,本研究开展了12种杀虫剂对石榴蓟马的田间防效试验,同时将450g/L吡虫啉微乳剂常规用量减量10%、20%后添加0.05%的有机硅Silwet408、矿物油、芦荟精油助剂,测定其对药液物理性能的影响及对石榴蓟马的田间防效,评价喷雾助剂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2种杀虫剂对石榴蓟马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按照667m2用量,450g/L吡虫啉微乳剂10mL、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mL、10%多杀霉素悬浮剂20mL、240g/L虫螨腈悬浮剂40mL、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mL对石榴蓟马防效较高,可作为防治石榴蓟马的临时推荐药剂。添加3种喷雾助剂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扩展直径并提高药液持留量,提高药剂对石榴蓟马的防效。相对常规用量,通过添加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助剂可使450g/L吡虫啉微乳剂用量减量20%,添加芦荟精油可使药剂减量10%。生产上可通过向450g/L吡虫啉微乳剂中添加3种喷雾助剂来达到对石榴蓟马减量增效的作用。
摘要种衣剂处理是防治由土壤、种子带菌引起的作物苗期枯萎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分别采用培养皿培养和盆栽试验评估6种种衣剂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培养皿培养法筛选芝麻种衣剂可行,与盆栽试验相比,培养皿方法简单快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6种种衣剂中防治效果最好的为15%多·福FSC,其次为30g/L苯醚甲环唑FSC和25%噻虫·咯·霜灵FSC。15%多·福FSC的防治效果在播种后15d达97%,播种后45d仍在50%以上。15%多·福FSC、30g/L苯醚甲环唑FSC和25%噻虫·咯·霜灵FSC包衣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1.11、7.50mL/kg和30mL/kg。本研究为芝麻种衣剂的初筛提供了简单快速的方法,并筛选出3种防效良好的种衣剂。
摘要近年来,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玉米产区发生频率高、危害重。为明确玉米南方锈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不同杀菌剂种类、施用剂量及防治次数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丙硫菌唑为供试杀菌剂,探讨了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防治及防治次数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硫菌唑4种杀菌剂不同使用剂量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初期、吐丝期和灌浆期防治,以抽雄初期的防效最好(58.47%),挽回产量损失率最高(108.05%)。施药两次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施药一次的防治效果。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硫菌唑4种杀菌剂对玉米南方锈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施药后14d的防效均在85%以上,施药后28d的防效呈明显下降趋势。4种杀菌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防效以氟环唑(1350mL/hm2)和丙硫菌唑(1350mL/hm2)最好,施药后14d的防效分别为95.68%和95.57%;施药后28d的防效分别为55.39%和60.27%。4种杀菌剂不同使用剂量的挽回产量损失率均在70%以上。从防治效果及挽回产量损失率等方面综合考虑,防治该病的最佳施药期为玉米抽雄初期,4种供试药剂均可在大田防治中推广应用。
摘要为明确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与茎叶处理对东北地区春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2年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2~76.5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用于大豆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药后60d,对东北地区常见阔叶杂草藜、本氏蓼、苍耳、苘麻、水棘针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0.0%以上,对龙葵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87.0%以上。对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为93.3%~99.0%,总鲜重防效为94.7%~99.4%。25.2~63.0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茎叶啧雾处理,施药后30d,对本氏蓼、苍耳、苘麻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3.0%以上,对水棘针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高于82.0%,对藜、龙葵的株防效为59.8%~85.5%,鲜重防效为62.5%~90.9%。对阔叶杂草总的株防效为80.1%~93.2%,总的鲜重防效为82.2%~95.9%,施药后初期,大豆叶片有受害症状,后期新生叶片正常。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施药方式都能有效控制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阔叶杂草,但依据大豆产量分析,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有效剂量25.2~76.5g/hm2 4个土壤封闭处理区大豆产量与人工除草相比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为大豆田苗后除草剂选择提供了新思路,茎叶喷雾施药方式适宜的剂量为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1.5~37.8g/hm2;土壤封闭施药方式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适宜的施药剂量为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5.2~50.4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