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食药用菌为研究对象,概述了食药用菌的基因组测序现状及基于基因组测序的基因挖掘和改造等方面的应用。据NCBI数据,担子菌基因组测序数据有980条记录;子囊菌基因组测序数据有3850条记录,目前有130余种食药用菌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工作。比较基因组学在灵芝、香菇、樟芝等部分真菌中的应用,为研究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进化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
摘 要:为丰富甜瓜分子标记类型,并为后续甜瓜种质、品种及种子纯度鉴定提供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分别在甜瓜每条染色体上挑选6个核心SNP位点,共72个标记,通过KASP技术对11份甜瓜种质进行基因分型,确定了45对具有较好分型效果的标记,标记设计成功率为62.5%。从45对分型较好的标记中挑选25个基因型分簇集中的最优标记,对31份甜瓜种质进行基因分型,明确了各种质在25个SNP位点的多态性,
浙江余姚 315499; 5.宁波康益佳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100) 摘 要:为了探讨不同药剂对甜瓜新镰刀菌果腐病病原菌Fusarium asiaticum的抑菌效果,明确不同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协同施用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F. asiaticum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并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不同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
摘 要:异胡豆苷合成酶(strictosidine synthetase,STR)作为单萜吲哚类生物碱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对吲哚类生物碱的合成起决定性作用。目前茶树、拟南芥等植物中已有相关研究证明STR基因在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功能,但在番茄中仍未有研究。为研究番茄中STR基因的功能,笔者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14个异胡豆苷合成酶基因(SlSTR1~14),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及表达
摘 要:以117份高抗晚疫病马铃薯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17份试验材料的26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1.61,6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主茎数>块茎产量>株高>干物质含量>茎粗>淀粉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9~1.50。通过聚类分析,117份
摘 要:为明确贵州辣椒研究所收集的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探究不同地区的种质资源多样性水平,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275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8个表型性状,开展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75份材料整体变异系数在17.06%~84.02%;相关性分析表明,有40对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共同承载了76.41%的变异度;
摘 要:明确当阳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种类,为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采集鱼腥草花叶叶片提取当阳鱼腥草典型病样的总RNA,利用sRNA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病原菌,利用该病毒外壳蛋白(CP)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所得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以进一步确定病原菌种类。利用sRNA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初步确定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为黄瓜花叶病毒(CMV)
摘 要:筛选出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设施甜瓜栽培基质配方,为优化设施甜瓜基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将牛粪、羊粪、菇渣、菜籽油渣、珍珠岩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设置6个处理,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甜瓜生育期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果实的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V牛粪∶V菇渣∶V油渣∶V珍珠岩=4∶3∶0.5∶2)的甜瓜全生育期植株长势和叶片SPAD优于其他各处理,苗期增
摘 要: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马铃薯褐化群体中60份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选育抗褐变马铃薯新品种及生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个描述性指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85~1.157,茎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8个数值型指标变异系数在9.46%~69.22%,褐化指数、褐化强度变化值变异系数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生育期、单株块茎数呈极显
摘 要:氮肥过量施用是导致土壤退化及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选育低氮耐受性较强的品种对中国南瓜的减肥增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8个中国南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并设置适氮(7.0 mmol·L-1)和低氮(0.7 mmol·L-1)2个处理,测定苗期18个性状的低氮耐受系数,采用主成分、隶属函数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中国南瓜低氮耐受性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各指标的低氮耐受系数存在显
摘 要: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对南瓜果实硒含量、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明确南瓜最适喷施时期和施硒浓度,以期为富硒南瓜生产提供最佳富硒方案和理论依据。以南瓜品种橄榄贝贝2号为试材,亚硒酸钠为硒源,设置3个喷施时期(伸蔓期+雌花期、伸蔓期+膨果期、雌花期+膨果期)和4个浓度水平(0、207、321和723 μmol·L-1)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硒肥后,果实硒含量显著提
摘 要:为了探究不同秸秆基质对平菇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大豆、辣椒、秋葵秸秆为主料来栽培平菇,用传统玉米芯培养料作为对照,检测菌丝生长速率、满袋时间、产量以及子实体不同农艺性状等指标,以期为平菇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种秸秆培养料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菌丝生长速率、缩短满袋时间、提高平菇产量、改善农艺性状。其中T6配方(19%玉米秸秆、19%大豆秸秆、19%辣椒秸秆、19%
摘 要:为探究外源NO对香菇热胁迫的缓解机制,以香菇L135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添加NO对香菇菌丝高温胁迫下氧化损伤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明显抑制了香菇菌丝的生长,导致菌丝蜷曲甚至断裂,添加适宜浓度(800 μmol·L-1)的NO供体(SNP)处理可以有效缓解热胁迫条件下的形态伤害;外源添加SNP处理组与未添加处理组相比,菌丝细胞内过氧化氢及丙二醛的含量均显著下降,热激48和72 h
摘 要:为深入了解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栽培料木质纤维素的变化,对不同生长阶段香菇栽培料中木质纤维素含量及其相关降解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和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木质纤维素微观结构分子基团、纤维素相对结晶度(CrI)和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栽培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著下降,木质纤维素含量(w,后同)由8
摘 要:为解决槟榔芋组培脱毒苗育苗成活率低、周期长、成本高、栽培后植株生长缓慢、子芋数量过多等问题,以炭步槟榔芋组培继代增殖8代的试管苗为材料,开展试管芋诱导、育苗基质和育苗时间,以及在高糖无激素培养基中进行不同周期培养对内源激素含量及生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炭步槟榔芋单株试管苗在无激素培养基中,诱导试管芋的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60 g·L-1;育苗基质以红壤土、泥炭土、珍珠岩/椰糠/
摘 要:采用田间试验方式,研究黄瓜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不加菌剂(秸秆)及使用不同菌剂(菌剂1:枯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黑曲霉和东方木霉复合颗粒菌剂;菌剂2:胶冻芽孢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菌和寡雄菌复合水剂)对薄膜连栋温室黄瓜土壤理化性质及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黄瓜秸秆不还田且不加菌剂)相比,各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黄瓜产量均有所提高,
摘 要:为了研究固体亚磷酸钾对黄金1号小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择固体亚磷酸钾作生长助剂,设置常规施肥(CF),自制肥料添加0%亚磷酸钾(Y0)、0.2%亚磷酸钾(Y1)、0.6%亚磷酸钾(Y2)、1%亚磷酸钾(Y3)等5个处理于温室大棚开展肥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CF相比,添加固体亚磷酸钾处理Y1、Y2、Y3的小番茄株高(定植后33 d)分别增加了15.61%、21.9
摘 要:为提高辣椒种子及幼苗的耐旱性,设置0(CK)、50 μmol·L-1(T1)、100 μmol·L-1(T2)、200 μmol·L-1(T3)褪黑素浸种和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以贵农长线王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褪黑素(melatonin)对辣椒种子萌发特性和干旱胁迫下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较CK处理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9.06~9.96个百
摘 要:为探究菊芋耐涝机制,以不淹水为对照,设0、3、9 d等3个淹水时间,共6个处理,研究了淹水胁迫对本地白皮菊芋的生长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3、9 d,菊芋的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鲜干质量都显著低于对照;淹水3 d时,菊芋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4.15%、449.02%、333.33%;淹
摘 要:以芹菜品种文图拉为试材,研究引洮水及其引洮水和浅层地下水交替灌溉、浅层地下水3种不同灌溉水源对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及夏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质对耕层内(0~30 cm)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用浅层地下水灌溉后土壤容重增幅最大;在夏芹菜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变化受灌溉水质和气温影响较大,其中引洮水灌溉后生育期土壤平均温度21.4 ℃,较地下水灌溉高0.7 ℃;在全生育期灌溉制度
摘 要:为促进海南省豇豆产业的发展,筛选出适宜在本地区夏季露地栽培的豇豆品种,以13个豇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性状及抗病性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绿丰3000、热豇1号和鸿运708产量较高,其中绿丰3000产量最高,为 1 380.48 kg·667 m-2;绿丰3000维生素C含量(w,后同)最高,为23.61 mg·100
摘 要:为明确豫南地区菱斑食植瓢虫(Epilachna insignis)的抗寒能力与低温驯化反应,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并分析其频次分布。结果表明,菱斑食植瓢虫卵的过冷却点(-23.69 ℃)和结冰点(-21.31 ℃)最低;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6.77 ℃)和结冰点(-3.93 ℃)最高;菱斑食植瓢虫雌雄成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差异显著,雄成虫过冷却点(-19.61 ℃
摘 要: 园粉2号是以M07-11-306为母本、F08-11-53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番茄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属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较强,节间较短;果实圆形,幼果有绿色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质量230.75 g,果实硬度较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7.02%,风味好,商品性好; 667 m2产量10 000 kg左右;抗烟草花叶病毒病(TMV,Tobacco mosaic
摘 要: 闽农科1号是以自交系SH5-3-1-1-1-1-1为母本、SH2-1-1-1-1-1-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高抗设施型番茄新品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植株长势强,单式花序为主,始花节位7~11节,坐果能力强。单果质量170~210 g,果实近圆形,完熟果大红色,无绿肩,有鲜艳色泽,畸裂果率低,硬度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4.4%、番茄红素含量3.70 mg·100 g-
摘 要: 康美7号是以自交系LZY1051为母本、自交系LZY178-4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辣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南省塑料大棚春提前栽培全生育期165 d左右,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70 cm,平均株幅65 cm。始花节位7节左右,极早熟。果实为长灯笼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纵径13.0~17.0 cm、横径4.10 cm左右,平均果肉厚度0.28 cm,单果质量50~90 g。
摘 要: 早红茄2号是以129D为母本、463D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紫红色果皮卵圆形茄子新品种。该品种长沙地区春秋播生育期160~180 d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直立,株高约86 cm,株幅约80 cm;始花节位9~12节,隔2~3节1花;果实卵圆形,紫红色,光泽度好,果萼少刺;果长12 cm,果粗9 cm,单果质量350 g左右;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味甜,667 m2产量3500 k
摘 要: 棚选18号韭菜是以不育系p6c3为母本、自交系38-5-9-18为父本经杂交培育而成的不休眠型韭菜新品种。该品种叶色深绿,植株直立性强,生长速度快,品质优,产量高。株高在41.2~51.8 cm,叶长在41.6~48.4 cm,平均叶宽1.15 cm,最大叶宽1.40 cm,单株叶片数6~8片。露地干籽直播当年可收割2~3茬,667 m2产量3000 kg以上,翌年667 m2产量
摘 要: 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是提升河北省农业主导产业水平、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迫切要求。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河北省设施蔬菜在产业增产、优良品种选育、技术体系推广应用、产品质量提升以及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整合潜力,有效促进了河北省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的提高。但目前仍存在新型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化设施装备水平低、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不足、农业科技劳动力人才短缺等问题。河北省设施蔬菜产业
摘 要: 环京合作圈是北京蔬菜生产供应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业领域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基于调研,梳理了三地协同推进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相关机制,并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分析了三地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进环京基地建设、健全京津冀三地农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南科技学院于2024年9月9-11日在河南新乡举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2024年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设施主要果菜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来自沈阳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众多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河南省政务大数据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王彦生,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姚刚,副校长丁轲,校科技处负责人,园艺园林学院师生代表,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