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艺的方式抒写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人民群众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是新时代文学艺术创作追求的重要目标和文艺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摄影艺术由于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描摹,更容易显得可信可感,随着数码技术和手机摄影的普及,摄影能以更直观和快捷的方式传播形象,成为书写中国故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如何用摄影讲好中国故事,是这几年的热点话题,也涌现出了很多精品力作。这些优秀的作品有着共同的特质,都是具有完
[展讯] 生命之舞:对话罗伯特·弗兰克 展览时间:2024年9月15日至2025年1月11日 展览地点: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恰逢著名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100周年诞辰,MoMA举办弗兰克的首次个展。1958年弗兰克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摄影集《美国人》,展览探索了2019年弗兰克去世前60年充满活力的职业生涯,为他的大量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他在摄影、电影和书籍等媒介上
艺术创作源于表达的欲望,是从内心发出的声音。 阳丽君:你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后来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工作,你是如何走上摄影之路的? 李朝晖:爱好文艺是人的天性。我在大学期间参加了摄影兴趣小组,掌握了拍摄、冲洗以及放大等相关摄影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摄影在我心中的定位逐渐发生变化,从单纯的兴趣爱好演变为参与社会生活、表达个人观点的一种手段。当时我跟随一些记者朋友去拍摄,主要拍摄一些人文纪实类的
编者按: 本刊6月刊登了专题“AI与摄影”,本期推出接续专题“AI,多种可能性”。其中作者有资深摄影人,也有年轻的摄影专业人士,他们的作品不是仅仅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一些肤浅想象,而是赋予作品有温度、有深度的情感和思考:贺肖华《失踪者》(系列)探索的是牵扯着“天下父母心”的失踪儿童问题;金汀作品《亚洲象》关注环境与濒危物种保护问题;李明除了探索中国北方民族的身份认同的西北风作品外,也尝试过一系列不
时间影像被德勒兹分为回忆影像、梦幻影像和晶体影像。 回忆影像用闪回镜头对时间进行分岔,每一次闪回都是对线性时间的解构,也是一次可能性,特质是生成而不是构成,生成在当下,表现经历过去的现在。 德勒兹将梦幻影像称为一系列变形,享受时空的自由。在镜子里,现实中的影像都有一个镜中的对应物,如果这个对应影像能够独立活动,走出了镜子,走进了现实,那么真实的物体与镜像就变得无从识别,变成了现实影像与潜在
当第一行提示词录入imagine之中,我的想象先于Midjourney几分钟后的图像生成结果;当图像生成结果显现,与我们预先想象的图式进行比对,找到不足和缺陷,再次刷新,AI将呈现新一轮的图像生成。之后,图像再次显现,我们再次比对,再次刷新,甚至修改和补充提示词,以接近我们预先想象的图像样式,可以说,AI图像创作正是不断试错的生成技术。 “试错”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尤其在面对未知情况或
摄影是场相遇,当后三峡时代来临,我正好遇见,并身处其中。于是,我出没三峡,不断上路,寻找家园。三峡的巨变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更复杂的是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与情感的变化。这个荒诞迷离的后三峡,也是当下人类发展的缩影。我们都是“移民”,不断离开故土,又到处寻找家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被现代化放逐的自我,记录他们也就是记录我们自己! 拍了20多年的三峡,从胶片到数码到现在的AI,从传统的记录到
这是一件“AI作品”,素材来源于真实人物与事件。我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去关注那些令每个家庭对“可能丢失孩子”的深深恐惧、担忧和痛恨,这也是我个人铭心刻骨、挥之不去的噩梦:我们家族在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女孩被拐卖到福建山区为人妻,电影《盲山》里那种惨不忍睹的情景,就在现实里重现。几年前,在全国几个民间的寻亲网站,常常登记在册的人数都超过十万,找回来的不过千分之一!这冰冷残酷的数字背后,是许多亲人放
邢树宜(以下简称“邢”):请简单介绍一下你在摄影方面的学习经历。 刘派(以下简称“刘”):2017年我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开始了系统性的学习。本科阶段,我学习了大画幅、广告和视频等,同时自学了古典摄影技法,探索了诸如银版、湿版、碳转印等传统技法。研究生期间,我继续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摄影,师从冯建国教授。2022年我开始关注AI与影像的关系,展开了AI与虚构影像的研究与创作,这才
亚洲象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和帮手,也是吉祥、智慧、力量的象征。历史上它们为人类战争和劳动作贡献,也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但是,人类对象牙的贪婪导致亚洲象遭到残酷的猎杀。另外,人类活动和城市化的扩张也严重压缩和破坏了亚洲象的栖息地,迫使它们分散到更小的区域,与人类争夺有限的资源,引发了频繁的人象冲突。亚洲象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数量持续下降。1997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亚洲象列为濒危(EN)物种
编者按: 斯潘蒂塔·马利克(Spandita Malik)从小在印度长大,拥有时装和摄影的教育背景,她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手法—在影像上刺绣,为摄影领域注入了全新的表达方式。她的镜头对准遭受暴力的印度女性,她将照片输出在极具印度特色的面料上,让画中人亲手绣上花纹。 刺绣,这一流传千年的艺术形式,在此成为女性传承的无声语言,一针一线都记录着她们的个人历史,如同历史的织女,共同编织出一部属于女
作品“绿洲—A1I”(RED GROWING)系列聚焦于数字化生存时代人、自然、科技之间的关系,本次刊载的作品均为实景拍摄,没有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是红外摄影、时尚摄影与观念摄影三者结合的创新尝试。故事的背景设定在环境恶劣、太阳辐射异化的未来世界,虚拟科技占据了日常生活,现实与虚拟相互渗透,形成互为一体两面的镜像世界。作品讲述了从出生起就蜗居在地下堡垒中,从未见过现实自然界的两个年轻人,在挽救植物、
阳丽君(以下简称“阳”):陈老师好,您为什么选择柳树作为拍摄题材? 陈长芬(以下简称“陈”):我出生于湖南衡山,儿时所听的民间故事很多与柳树相关。我们当地传唱一首民间歌谣:“手摆杨柳喊情哥,挑担凉水上了坡……说也说得多,回家去,又怕爹娘打骂我。”这首歌谣唱的是青葱岁月的爱恋,柳树在这里既象征着男性的阳刚,又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传达人性的美好,给儿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懂得无论男女,人的一生就
想为家乡作传的摄影人很多,我一直也有这样的意愿。看到杨建川的作品,我深刻认识到,他是不同的。他的不同在于他寻根的急切之情和浓烈的拳拳赤子之心—他的父亲是地道的太行人,跟随共产党闹革命,被派遣到四川工作,而他自己这一辈,属于四川的移民二代,他回山西,回太行山,属于寻根之旅、自我发现之旅和精神回归之旅,在这二十几年的历程中,他胸中鼓荡激情、眼中满是故事、镜头里处处皆有情怀—在这个意义上,他就是太行
浙江省仙居县白塔镇,有一个名为高迁村的地方,这是我家族五代人的根。十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在这里拍摄,用镜头捕捉着这里的自然风光、人文故事,以及那些即将消逝的瞬间。这些影像作品,是我们村庄的历史见证,每当我观赏它们,便会勾起对过去生活的无限回忆。 生活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对其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这里的每一处角落、每一块砖瓦、每一棵树和每一片草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往事。我渴望成为这里的记录者和
编者按: 三门是中国小海鲜之乡,也是中国青蟹之乡。因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三门小海鲜鲜美、鲜甜。这里盛产200多种小海鲜,多次亮相《舌尖上的中国》,是长三角全季、全天候的小海鲜大厨房。 这里是全国首个气候康养县,山青水秀,海蓝岛绿。这里有蛇蟠岛的千洞石窟,栖心谷的百草百花,潘家小镇的青山绿水,木杓沙滩的沙滩海浪。这里还是“浙江红旗第一飘”,红色旅游是三门的金名片。 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