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人民爱好和平,人民需要和平,人民维护和平,中国人民在构筑、传承、鼎新中国和平基因的过程中,始终是最终的决定力量。8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事实充分证明,追求和平永远是战胜强敌、取得最后胜利的不竭动力。 岂能忘记,为了捍卫和平,在家国危亡的关键时刻,亿万中华儿女那种宁死不屈、共赴国难的民族气节。面对来势汹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誓死捍卫和
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年,中华儿女共赴国难为和平,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军民伤亡达3500余万人的巨大牺牲,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同样,抗美援朝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在江苏高邮革命斗争史纪念馆里,一套早已褪色的军装,6封满是家国情怀的家书,部队写给烈士亲属的悼念信,一件件蕴含烈士气息的展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位名叫吴奇的新四军干部,是如何成为新中国空军第一代战机飞行员的,又是如何以“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铁血斗志,与美军进行生死搏杀血洒长空的。 吴奇17岁参加新四军,20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2月,他随部队进驻丹东浪头机场
在闽北南平,特别是光泽,傅光明之名如雷贯耳。这位从军营中走出的企业家,以军人的坚毅果敢与非凡商业智慧,铸就了圣农集团这一商业传奇。功成名就后,傅光明并未沉醉于个人财富的积累,也未迁居大城市,更未将资产转移海外。他怀着对家乡红土地的拳拳眷恋,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一心为家乡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引领全县百姓奔赴共同富裕之路。 “一人富不算什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才真的值!”傅光明将此语铭记于心,毅
车桥战役于1944年3月5日凌晨打响,次日便宣告结束,但其筹备绝非一时冲动。早在1943年6月,粟裕便开始谋划。当时,粟裕奉命前往军部驻地参加整风会议并汇报工作,他借机带领少数参谋、测绘人员与一个连,乔装潜行于苏中至淮南的500余公里路途上。往返途中,他精心选择路线,对沿途地形、敌情展开实地考察,与群众深入交流,与下属指挥员研讨战略,由此萌生在淮宝地区(车桥时属宝应县)发起以夺取车桥、泾口为目标的
叶飞,是闽东红军游击队的主要创建人,又是我国唯一的有着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他的青年时代充满传奇。 1919年,叶飞刚满5岁,父亲叶孙卫带着他和哥哥叶启存,离开菲律宾奎松省吕宋岛山区的地亚望镇,远渡重洋,回到了家乡福建南安的占石村。读小学的叶飞兄弟俩,深得国民党左派老师叶骥才的喜爱,不时向他们进行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1927年4月5日,厦门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强行封闭了国民党左派力量比较集中
闽北光泽寨里镇,蜿蜒山道仿若沉睡巨龙横卧。汽车沿着澄澈小溪缓缓盘旋而上,晨雾从翠绿竹林袅袅升腾,恰似轻纱曼舞,几只白鹭于溪上优雅翱翔。眼前的大洲村,宛如隐匿在武夷山脉时光隧道中的隐者,静谧且安宁。然而,谁能想到,1937年那个细雨绵绵的秋天,这里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炽热焦点,命运的齿轮在此嘎吱作响,风云际会间,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此拉开帷幕。 路旁山腰,一幢满是岁月痕迹的房子静静伫立。门口3棵高
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大庄村,矗立着一座意义非凡的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它虽有着明确的姓氏指向,却在岁月长河中,始终未能铭刻下烈士完整的姓名。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一位为解救李家岺百姓而英勇献身的新四军烈士所建,碑上“新四军林翁公烈士永垂不朽”12个金色大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诉说着一段壮烈的往昔。 这段历史,在大庄村70岁以上老人的讲述中代代相传。73岁的李静安老人,便是这段历史的讲述者之一。
仲春时节,高铁满载着明媚春光,也载着我们采访组一行4人,抵达闽北山城光泽。这座小城于我们而言,有着独特意义,恰似一颗遗落在时光角落里的温润珍珠,散发着独有的迷人光晕。 光泽县,青山如翠玉般耸立,碧水似明镜般澄澈,又被称作“杉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财演镇升为县,取光泽乡之“光泽”为县名,寓意那闪烁的粼粼波光、氤氲着的丰沛水汽,宛如一幅灵动的水乡图景,令人心生向往。 光泽毗邻江西,从地
陈毅 1939年12月,《中央关于新四军在华中及江南工作的指示》明确要求:“陈毅方面抽有力部队过江发展扬州以东。”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在苏南创建茅山根据地后,率领新四军部队渡江北上,迅速而有效地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6月,陈毅将管文蔚领导的丹阳抗日自卫总团扩充为丹阳游击纵队,派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炎带领20多名军政干部,充实丹阳游击纵队(对外称江南抗
印永鑫,1926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原蒋华区三桥村;1942年5月参加新四军,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他先后参加了反“清乡”、反“扫荡”和苏中七战七捷、涟水、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战斗,其间7次负伤,仍坚持战斗。 1948年7月1日,豫东战役接近尾声,粟裕指挥华野等主力部队,在河南睢杞顽强阻击敌东援的同时,向龙王店发起总攻。时任排长的印永鑫,带领
吴培宝百岁寿辰留影 2025年1月26日,适逢新四军抗战老兵吴培宝夫妇百岁寿诞。江苏省响水新四军研究会领导,驱车前往吴老的家乡黄圩镇云彩村,庆贺吴老夫妇的百岁寿辰。 吴培宝,1925年1月26日出生在响水县黄圩镇云彩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早逝,留下3个儿子,家中穷得揭不开锅。吴培宝排行老二,12岁就替人家放牛,17岁那年,黄克诚率部南下,越过盐河来到吴培宝的家乡黄圩。响水地区第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苏北泗阳乡间有个无人不知的会唱琴书的“丁瞎子”。那时,每当县广播站传来“丁瞎子”那韵味独特的琴书旋律,刹那间,村头大喇叭下便如磁石吸引铁屑般聚起众多男女,他们或站或坐,沉浸在那跌宕起伏的故事里。 丁士云,原名丁茂华,1916年出生于泗阳县来安乡来安集一个贫困的雇农家庭。父亲是一名剃头匠,母亲则常年为地主家做佣人,生活极其艰难。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因此放
4月1日,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铁军魂盐城红”红色宣讲队走进江苏省滨海县育才高级中学,开展“红动馆校”系列主题思政课。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路奇,新四军老战士和新四军烈士亲属代表,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刘小清,盐城工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奚新国,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朱卓等出席活动。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朱万喜的欢迎词充满感情。他说,“新四军的历史是开展爱国主
庄杰刚走下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年会的讲台,我便瞅准机会对他进行了一场现场采访。作为郭村保卫战纪念馆的一把手,说起家乡,他一脸自豪:“郭村,因郭村保卫战的辉煌战绩而蜚声省内外。我生于郭村、长于郭村,为这片红色的土地而骄傲,自工作以来,我在以郭村红色资源推动老区振兴发展中感受着别样的快乐。” 庄杰说:“2000年,在纪念郭村保卫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与策划郭村保卫战烈士陵园迁建工
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小时候,由于我家离姥姥家比较近,常到姥姥家去玩,特别爱听老人们给我们讲他们亲身经历的抗战时期的故事。 住在姥姥家东头的堂舅张继开,他给我们讲他的弟弟张继真(乳名小等子)在淮河南岸双峰山打游击的故事,我越听越入迷。 那是197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当时我刚满10岁,舅舅张继开左手拿着一个芭蕉蒲扇,右手端着一个茶缸,坐在姥姥家的大门左侧一棵老槐树下,给我们讲起了他的弟弟在山里
在江苏省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以下简称“省三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高光时刻,南通市海门区老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促进会(以下简称“海门区老促会”)以斐然成绩成为瞩目焦点,一举揽获4块极具分量的奖牌。其中,海门区老促会凭借卓越表现,蝉联“2024年度社会慈善募捐活动业绩特等奖”,彰显其在慈善募捐领域的持续引领地位;海门区临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海门区人民政府海门街道办事处以及
“青山耸翠,碧波潴秀”。清版《光泽县志》用这8个字精准地描绘了福建西北部、闽江上游的这枚宝石。光泽山水神奇而秀美,县域内有450座千米以上的高山,县城四面环山,溪水环绕奔流,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迷人的风采;光泽县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如果你漫步在各个乡镇的街头村尾,犹如穿越时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扑面而来。近几年,光泽县利用其独有的特色,在红色与绿色上下足功夫,形成了乡村振兴与共
新四军以其铁心为民的初心使命创造了无数辉煌。老区人民不仅见证了这段辉煌历史,也是创造这段历史的直接参与者。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壮大队伍、发展巩固抗日根据地。华中人民为这支自己的抗日队伍甘愿付出,使新四军的队伍在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大发展,成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四军前身的南方红军游击队得到人民群众倾力支持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苏区开始万里长征
又是一年梨花开。作为土生土长的爱园人,一大早,我就骑着自行车往爱园镇的百年梨园冲。后座上的同桌小胖边啃烧饼边嘟囔:“看梨树有啥意思?不如去奶茶店打游戏!”可当我们拐进梨园大门时,先撞入眼帘的不是梨花,而是青石台上威风凛凛的骑马雕像——李一氓爷爷手握缰绳,连马尾巴都扬得像在冲锋。“这雕像帅得掉渣!”小胖把烧饼渣抹在校服上,掏出手机狂拍。 跟着讲解员阿姨走到梨园深处,我差点被盘虬卧龙的老树根绊个跟头
又是一年三月天,我经过百年梨园,想起学校开展的“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教育。 清明节前,我们来到南京路旁的广场上。看到在绿草如茵的高坡上,有一尊跃马前进的革命领袖塑像,再看高坡下草地里有一块椭圆形大石头,上面刻着一首诗,题为:《爱园》。我们走近石刻,一起念起上面的诗句:“柳围浓绿一春过,爱字题名意若何?漫草壮词留石壁,还从淮水逐胡戈。万花种就江山阔,志士生成肝胆多。风雨六塘堤上下,八年常与国销
一、组建灌云游击大队 1939年3月1日,侵华日军从灌河口登陆,响水地区及其周边成为敌伪统治区。为此,中共灌云县委在领导广大群众积极抗日的同时,着手发展地方武装。1940年夏,灌云县大部分区委掌握着数量不等的武装:三区武小园、三里沟、五里槐一带;四区封港嘴、孙大堰、何庄一带;一区鱼牢、倪场一带;五区三垈、毕圩、和尚庄、条房庄一带;六区双港、团荡一带,群众抗日武装力量较强。我党还掌握着几十人的武装
染红共和国五星旗帜的烈士鲜血中,有多少是金融战士抛洒的?我在20多年前拍摄红色金融纪录片时做了多方查寻,要弄清这个具体数字,就像要统计出战场上到底牺牲了多少将士一样困难。随着采访的深入,越来越为这样一个事实所感动,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点钞票的人与拿刀枪的人,他们身体里流出的血是一样的炽热。中国红色金融家们在国旗上的地位,是西方金融家们不能奢望的殊荣。共产党人的金融创造力或许
2025年的春晚上出现了一个接近3分钟的镜头,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外国人参与了报幕,在他前面的桌上摆着一个明黄色的瓷器。他就是3年前向中国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人——埃文·凯尔。 埃文·凯尔出生于1989年,是一位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经营典当行的古董商人。2022年8月的一天,埃文·凯尔收到了一本二战时期的私人相册。起初,他漫不经心地翻阅,但随着一页页细看,他越来越激动。里面是一组从未
赤石者,位武夷山麓,崇阳溪畔,乃福地仙乡,名村古驿也。此处多红岩之山,有红旗之诗,产红袍之茶,记红军之战,堪称红色热土。幸留伟人不朽之作:“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早享岩茶首镇之誉,兴百年茶行,商贾接踵,启万里茶道,车船络绎。曾属中央苏区之域,方志敏亲率红十军精锐,两度入闽,激战赤石,痛歼守敌。点燃革命火种之乡,归属中央苏区之域,中共闽赣省委成立、闽北红
战舰犁涛破雾,战鹰掣电穿云。华夏雄师威愈振,宝岛回归念愈殷。岂容裂土痕。 昔日望亲梦绕,今时底线横陈。建军百载宏图展,一统金瓯洗旧尘。千秋伟业新。
卢沟晓月照沧桑, 日寇侵华逞恶狂。 血染山河天地动, 尸横沃野鬼神伤。 军民奋起驱倭寇, 南北同仇斩虎狼。 抗战烽烟终散尽, 中华崛起屹东方。
宣纸发展受阻 安徽泾县是红色故地、宣纸之乡。2006年,宣纸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宣纸在技艺传承和生产过程中,曾几度陷入困境,宣纸的生机重燃与新四军的帮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其中,也蕴含着浓浓的军民情。 宣纸本在泾县西乡小岭生产,倚赖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劳动人民结合高山泉水、青檀树皮与猕猴桃藤汁,创造出质量卓越的宣纸,宣纸的销量在抗日
3月29日上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高级中学高一年级18个班的千余名师生,从校园内的鹏举广场出发,往返徒步15公里,前往通州区烈士陵园,缅怀英烈。 此次活动是该区推进学校红色教育实践创新的一个生动写照。近年来,通州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在深入开展红色资源普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编纂出版了《新四军抗战在通州》等地方党史学习读本1万多册,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党史提供了生动可读的系列辅助教材。该会还将
■86岁张绍龙花10年时间编著《泗水流芳》 (鲁青)“桃源一卷英雄谱,泗水流芳万古传。”仲春时节,张绍龙新书《泗水流芳》文友分享会在江苏泗阳县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漫画家毕传国,全国优秀教师、江苏好人、宿迁市阅读推广人房元品,全国书香家庭、家藏5万册图书的胡春等24名文友到会。分享会由中国乡村作家孔凡耀主持。张绍龙今年86岁,历任生产队队长、县广播站通讯员、村长等职;61岁离任后,从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