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娘(之一)》是歌德创作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一首诗,它从民歌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堪称歌德抒情诗中的杰作和精品。《致大海》则是普希金的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诗中的大海是热烈不屈的自由精神的象征,普希金将大海拟人化,热情地歌颂了其雄壮奔放的崇高之美。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普希金的诗歌,并了解歌德的抒情诗创作。
俄国伟大的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普希金的创作时断定:“只有从普希金的时代起,俄国文学才开始产生了,因为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俄国生活的脉搏在搏跳着。这已经不是介绍俄国认识欧洲,而是介绍欧洲认识俄国了。”普希金开拓了俄国文学的新世纪,为俄国文学开辟了一条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他是开拓者,是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之父。 除了民间口头文学,文字文学作品在俄国的出现是比较晚的。在普希金之前也有过一些诗人
歌德一切诗歌的源泉,就是他那鲜艳活泼、如火如荼的生命本体。而他诗歌的效用与目的,却是他那流动追求的生命中所产生的矛盾苦痛之解脱。他的诗,是他生命的表白、自然的流露、灵魂的呼喊、苦闷的象征——他像鸟儿在叫,泉水在流。歌德说:“不是我做诗,是诗在我心中歌唱。”他诗句的节律里,跳动着他自己的脉搏,活跃如波澜。 歌德的抒情诗的特点,就是根本打破心与境的对待,取消歌咏者与被歌咏者中间的隔离。他不去描绘一个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你看,唐朝的
1.D(“但娜拉仍顾念旧情,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做出下一步的人生选择”错误,娜拉醒悟之后彻底与海尔茂决裂,并毅然出走。) 2.C(“都展现出她激动、慌乱的内心世界”错误,这些动作表现出娜拉的冷静,以此体现她离家出走的决心的坚定。) 3.①“明天见”“我本来该送你回去”与“好容易才把她打发走”“这个女人真啰嗦”,人前人后两种态度,表现出海尔茂的虚伪。②海尔茂平时对娜拉表现得热情且深爱,他“亲她
大海广袤无垠、浩瀚辽阔,又气势磅礴,具有雷霆万钧之力,给人以崇高的美、豪放的美和狂涛巨澜的壮美;大海位卑而谦,涨落有序,遵循着自然运行的变化规律,同时又孕育万物永不懈怠,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唐太宗李世民曾“披襟眺沧海”,写下“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的诗句;在普希金笔下,大海则是“全心渴望的国度”,让他久久不能忘怀。大海的魅力,震古烁今、驰名中外。
潮州儒生张羽寓居石佛寺,清夜抚琴,招来东海龙王三女琼莲,两人生爱慕之情,约定中秋之夜相会。至期,因龙王阻挠,琼莲无法赴约。张羽按时到达海边,偶遇已得道成仙的秦时宫人毛女。她面对碧波万顷、浩浩荡荡的大海,不由得吟唱起来…… 【南吕·一枝花】 黑弥漫水容沧海宽,高崪峍山势昆仑大;明滴溜冰轮出海角,光灿烂红日转山崖。这日月往来,只山海依然在,弥八方遍九垓①。问甚么河汉江淮,是水呵都归大海。 【梁州
[课内巩固] 阅读《迷娘(之一)》,完成1~3题。 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选取了柠檬花、蓝天、和风、静立的桃金娘、高昂的月桂等意象,具有画面感和诗意。 B.诗歌的抒情主人公迷娘是一位意大利的少女,她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深情。 C.第二节描写的是具有巴黎式风格的建筑,其中的大理石雕塑仿佛也被迷娘的身世所打动。 D.“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字“路”从足从各,用脚步丈量天地就是中国人对路的认识。它各色各形,它四通八达,它千里之间一日还,它遇水架桥通天险,它九天之上能揽月。路贯穿人生。沿着路,我们一往无前,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 路带你闯荡天涯,路带你沟通世界……太行山的挂壁公路,在神工鬼斧的岩石间凿刻下愚公精神;青藏铁路,在雄奇险峻的雪域天地创造世界之最;无数先贤舍生忘死,筚路蓝
走过昨天,新中国沧桑巨变、换了人间;走在今天,新时代日新月异、生机勃发;走向明天,新征程任重道远、前途光明。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改变命运。 75年来,新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