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易卜生是伟大的问号。”这是因为易卜生在剧作中把尖锐的社会问题鲜明地呈现出来,但他对所提出的问题不作具体的回答,也并不指明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提出切中时弊的社会问题,激励人们进行社会改革,从而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这是时代赋予剧作家的神圣任务。易卜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为完成这一任务开辟了社会问题剧的新道路,使得社会问题的揭露迈向了一个新高度。本期,我们将一同了解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及其突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往往被看作现代戏剧最初的代表人物。他反对“为了达到对比效果……剧中人物或者被写成天使,或者被写成魔鬼,极少被写成真人”这种脱离真实生活的空洞的情节技巧。他的戏剧着重描写真实的生活,大胆直面人生的问题和人性的卑污;他以平民化、生活化的散文语言取代了戏剧舞台上的诗歌语言;他的戏剧往往要求一个充满“真实”细节的布景提供人物活动的逼真环境,比如《玩偶之家》就发生在
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易卜生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是:《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在这些戏剧中,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那么,社会问题剧的特色是什么呢? 1
1.A(“这说明多种文明和谐共存、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主流”错误,“许多古文明在同一时间存在”只是历史事实,但是这些文明能否“和谐共存、交流互鉴”并不可知。) 2.C(“也指出其不足”错误,两则材料都没有论及中华文明的不足。) 3.B(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是“践行文明和谐理念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流”。B项所述正是汉朝时期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和谐交往的事例。A项体现的是中华文明崇
“砰”的一声,娜拉摔门而去,一向将她视为玩偶的丈夫这才感受到了她的力量。封建专制话语下,女性很少有机会能站在历史的正中央,但凤毛麟角的她们光芒万丈,鼓励暗处的女性也一直闪耀着自己的光。这些或耀眼或熹微的光线集聚在一起——恰似千万条涓流汇成波澜壮阔的大海——激发出了震天动地的磅礴力量。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将,是商代的妇好。她屡次率军东征西讨,用的武器是一柄8.5公斤重的龙纹青铜大钺,以及一柄9公斤重的虎纹青铜大钺。 商朝有位君主叫武丁,他实现了商朝的中兴,史称“武丁中兴”。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与金文中,有人发现了武丁之妻——一位名叫妇好的王后,一位几乎被历史遗忘了的女子。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是武丁三位法定王后之一,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关于她身份的记载。 她不是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九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闪亮登场。身着天子衮冕的武则天亲御则天门,接受百官万民跪拜。这一年,她六十七岁:临风而立,神圣威严;蛾眉一扫,天下归心。 司马道最上端是两块巨碑,西侧是高宗皇帝李治的述圣纪碑。碑文由武则天撰文,中宗李显书写。三个皇帝成就的这一通石碑,举世鲜有。 但游客洀桓最多的,是东侧的无字碑。 无字碑为什么无字?一千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许,没有被
[课内巩固] 阅读《玩偶之家(节选)》,完成1~3题。 1.下列对本剧第三幕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幕写娜拉在舞会结束后与丈夫海尔茂的一次谈话。随着矛盾的激化,海尔茂越来越被动尴尬,傲然的姿态也维持不下去了,娜拉则明确宣布要与海尔茂彻底决裂。 B.海尔茂将娜拉比作“受惊的小鸟儿”“从鹰爪子底下救出来的小鸽子”,这表明在八年婚姻中,他从未把娜拉看作一个和他一样
“人”字简单,一撇一捺,两笔写就。“人”字精深,字形如人形:昂首顶天,双脚踏地。将“人”写得端方严整,要苦心孤诣的长久磨炼,要博大玄妙的书法之技;将“人”做得堂堂正正,要借笔法思做人之“法”,悟处事之道。 人生起笔在“藏”,厚积方能薄发。 逆锋起笔,在于直面困境,迎难而上。这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知,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豪情。唯其艰难,更显恒心;唯其
林清玄有言:“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诚如斯言,我们应在闲暇时寻找快乐,在忙碌时体会人生,在失意时笑对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忙里偷闲,闲时赏月。 闲时赏月需要有一颗童心。 安·兰德说:“像个大人一样生存,像个小孩一样生活。”丰子恺践行着这句话,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一个个憨厚可爱的儿童才出现在他的笔下,一幕幕童心未泯的场面才在他家中上演,一片片随风凋零的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