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拉在生物多样性治理领域的合作对未来双方战略合作的“提质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发现,拉美地区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经验和特色主要在于:生态保护融资体制创新较早、生态保护区管理体系较为健全、重视REDD+机制等。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也面临生物多样性退化的困境,其治理压力主要来自经济增长、农业增长、基础设施开发等多方面发展需求以及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拉美;生物多样性;治理;中拉合作;
【摘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各个国家选择现代化的路径不尽相同,中国选择了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重大尝试,不仅改变了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而且深刻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线建设集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
【摘要】无论诗歌创作还是诗歌翻译,修辞认知都渗透于其过程中。修辞认知影响着译者对修辞性话语翻译策略的选择,体现于译诗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层面。本文从修辞认知发散思维,阐述汉语古诗英译的审美性与语境性修辞认知特征及其修辞认知维度,即艺术化修辞认知与陌生化修辞认知,说明汉语古诗英译修辞认知研究能有效指导译者翻译诗歌诗性话语的认知过程,使原诗在诗意审美上获得新生,从而实现原诗与译诗在诗学效果上的最佳关联。
【摘要】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区的文学重镇,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然而,由于其地理的遥远和语言的障碍,古巴文学在我国的翻译和研究尚处于筚路蓝缕的起步阶段。本文以古巴20世纪知名作家卡彭铁尔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他的《学生》《昏暗的祭典》以及《圣雅各之路》为研究样本,分析其中体现的戏剧性、仪式性与历史性。卡彭铁尔的小说创作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美学特征。他用天马行空的想
【摘要】阿里斯托芬在《会饮》中为爱若斯所作的颂词,于柏拉图精心构造的整场戏剧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柏拉图单独为阿里斯托芬颂词设置了不同于罗格斯形式的神话式颂词,用意颇深;其次,阿里斯托芬的颂词被有意安排在《会饮》全篇的中心位置,并承担了顺承前人颂词,清除误导障碍,开启苏格拉底之爱欲真理序幕的功用;最后,阿里斯托芬颂词中包含了柏拉图对旧喜剧诗人及其作品的认识,以及对
【摘要】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对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传承与创造性发展。不同于孔孟从人性善进路来探讨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蕴含,荀子另辟蹊径从人性恶的角度探讨了他对儒家传统友善价值观的理解。他的性恶论思想让我们看到了非友善行为的人性根源所在,即人的“生而好利”;他对“人生不能无群”的强调,深刻揭示了友善型人际关系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他对“礼者,人道之极也”的探讨,也为我们描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