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是春油菜田的恶性杂草,严重影响着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密花香薷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经济学特征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合文献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方面分析了密花香薷的防治途径和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密花香薷的防治与利用2个方面进行了展望。通过分析表明,研制、筛选新型除草剂及探索除草剂的施用方法,是解决密花香薷对油菜田
摘要:为了给农药生产企业登记风险评估和防控、评估农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等提供参考,在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水稻田登记有效期内的除草剂,并对其有效成分名称、单剂、混剂、毒性、剂型、登记有效期限、生产企业登记情况以及最大残留限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效期内登记的单剂有效成分共62个,合计1 633项登记。单剂前20位的产品登记数量占总登记数量的80%以上;
摘要: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与温带,是入侵植物中危害最严重的物种之一。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库集,对已发表的紫茎泽兰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旨在了解国内外对该植物防治、利用以及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紫茎泽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是国内外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重点研究的
摘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44个柑橘园为代表,系统地调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产区的杂草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广西柑橘产区柑橘园共有杂草68种,隶属于37个科、65个属。根据物种重要值,确定广西柑橘产区重要值大于1%的杂草为优势杂草,其种类包括马唐、鬼针草、牛筋草、鸭跖草、阔叶丰花草、稗、喜旱莲子草、龙葵、藿香蓟、凹头苋、铁苋菜、酢浆草、狗尾草、碎米莎草、小心叶薯、酸模叶蓼、墨苜蓿、
摘要:为制定毒性杂草管理策略并为我国粮食安全和风险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利用MaxEnt模型研究黄花刺茄、假高粱、毒麦目前在我国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影响因子,并预测其未来(2050、2070年)不同气候下在我国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历史气候下,黄花刺茄受最冷季节降水量、气温季节性变化、年平均气温影响,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适生区总面积为3.05×106 km2,2050、2
摘要:为深化生态控草技术研究,采用1次播种荞麦控草技术方案,共设置5个荞麦播种密度梯度(3.5、7.0、10.5、14.0、17.5 kg/667 m2)处理和1个对照(CK,不进行化学除草、不播种荞麦),于2022年在贵州魔芋主产区威宁县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探索荞麦不同密度套种对田间杂草控制及魔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套种对魔芋地杂草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随着荞麦密度增加,对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
摘要:为了探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有效化学除草技术,采用室内生测结合田间试验,通过土壤喷雾处理方法,调查除草剂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1%氟噻草胺悬浮剂对大豆、玉米的安全性以及在田间的杂草防除效果。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噻吩磺隆、嗪草酮与氟噻草胺、异丙甲草胺两两混用后,田间杂草药后30 d防效达87%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江苏丘陵地区小麦田高效封闭除草的药剂组合,设置3个单剂处理60%丙草·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 m2、60%丙草·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0 g/667 m2、30%吡氟酰草胺悬浮剂30 mL/667 m2,3个两两混用药剂组合处理60%丙草·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 m2+30%吡氟酰草胺悬浮剂20 mL/667 m2、60%丙草·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
摘要:为明确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的联合作用效果和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类型,并对筛选的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以1 ∶4复配对花生田一年生杂草狗尾草、马齿苋的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作用,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剂的推荐使用剂量
摘要:为了开发新型农药制剂并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草胺膦·高氟吡·乙羧氟的不同复配剂(21%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水乳剂、23%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微乳剂)对斑马鱼、大型溞、羊角月牙藻、蜜蜂、家蚕5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1%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水乳剂和23%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微乳剂对斑马鱼中毒;对大型溞、蜜蜂和家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