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修订公开出版,除了增补原文稿内部版未曾编入的文稿外,对内部版出版后发现的问题逐一核校改正,对编入的文稿从疑必考,寻绎辨正。在文稿编辑中,对文稿中有疑之处,坚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订,以确保文稿的准确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的订正对于深化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思想;考订 【中图分类号】A41;
【摘 要】苏联《真理报》是最早报道中国共产党的外国报刊。从1922年到1935年,《真理报》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希冀、忽视到指责再到支持的演进过程,态度演进背后折射出苏(俄)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评价。对落后国家共产党的轻视、基于实力原则急欲寻找反帝同盟者的现实考量、对孙中山的好感和对国民党革命性的过高估计等,是《真理报》忽视、冷落甚至公开指责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原因。苏联《真理报
【摘 要】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在确立合作、推进革命的进程中,不约而同地引用、借鉴由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这是因为土耳其在苏俄帮助下,民族革命运动取得巨大成功,而中土两国相似的国情和革命目标,自然令地处远东的中国革命者聚焦近东的土耳其。作为国共合作语境中的热门话题,苏俄、中共要借土耳其的榜样效应,努力建构革命联合战线全力推进国民革命,国民党也希望效仿土耳其,一举完成建国大业。但是,由于土耳其
【摘 要】1952年发生的“大东烟厂事件”看似是一起劳资纠纷事件,实际是新政权在行业改造的同时,还要稳定工商业以及避免工人失业等问题的综合反映。新政权成立后基于治理通货膨胀的设想,认为上海卷烟业生产过剩且不稳定,进而对该业进行限制和精简等改造措施。在卷烟业改造的过程中因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出现部分工厂停工和工人失业的情况。“大东烟厂事件”即此类典型。在了解类似情况后,新政权一方面缓和改造措施,稳定
【摘 要】1960年11月,上海举办了延安时代革命生活展览会。展览的内容、逻辑及其相关活动,调动了延安的历史记忆资源,激发了参观者的情感,与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互为呼应。革命与生活合二为一的主题既是对20世纪40年代“延安时代”主题的重新阐释,更反映了中共试图弥合计划经济中物质生产、消费与革命话语之间的裂缝。举办展览既是中共克服经济困境的尝试,也是采用视觉形式梳理革命传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解决革命
【摘 要】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中国探索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各级党政部门开始尝试对国营企业扩权让利,而四川以利润留成为主要切入点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四川相关探索的进行与效益的展现,其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经验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认可并推向全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探索,推动了思想解放,调动了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活力与效益,并推动企业从生产单
【摘 要】中国机构养老在改革开放后的变迁通常为学界概括成“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说法遮蔽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诸多面向。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民政部先后在北京的机构养老领域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营机制改革,前者主要针对国有养老机构的内部结构弊端,试图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职工效率和机构创收能力来消化日增的社会养老需求;后者则从国有养老机构的体制外部寻求新的增长点,进而在根本上推动了
【摘 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追赶世界的脚步加快,体育界急切希望获得成绩并得到世界认可,在此过程中喊出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逐渐被淡化。中国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精彩表现震撼了世界,使得中国人的自信心空前提振,相关报道多会联系“东亚病夫”一词加以评说。中国人通过体育首次尝到赶上世界的胜利滋味,但“东亚病夫”的心理影响并未完全消除,折射出中国人追赶世界的紧
【摘 要】中共成立前后的《广东群报》与广州地方社会互动,呈现出地方党报在复杂政治生态下的多重面相。创刊初期,《广东群报》与陈独秀、陈炯明、广州无政府主义者等形成了复杂的人际网络关系。陈独秀赴粤后,《广东群报》与广东工人运动、广州无政府主义、《广州晨报》的互动关系,对于形塑广州地方政治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陈炯明兵变后,《广东群报》被迫卷入中共中央、陈炯明派和孙中山派三方政治力量博弈中,因其在陈炯明问
【摘 要】革命斗争策略对土地革命时期西北地区中共武装斗争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两当起义的准备过程中,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习仲勋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克服教条主义的干扰,制定并运用有效的革命斗争策略组织领导了两当起义,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扎实的组织动员工作才能。习仲勋在两当起义中所运用革命斗争策略积累的宝贵经验促进了此后西北地区革命斗争和游击战的发展。两当起义中习仲勋对革命斗争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