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从字面理解就是从小的地方可以看出大的问题或道理。这里的“小”指文章中具体典型的事例、细节、人物等,“大”则指文章的主题、思想、社会现象等。换句话说,就是从小的形象和故事中挖掘出深刻隽永的主题。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琐碎小事皆可成为写作素材。 赏读1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位置。时下中小学生“五谷不分”的情况仍然存在,认不清农作物、搞不清其生长规律,对孩子成长看似影响不大,从长远看却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依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泽厚在《走我自己的路》一文中指出: 据说有人曾说我“杂”,又是中国思想史,又是外国哲学,又是美学……我倒是觉得,今天固然科学分工愈来愈细,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天我们正处在边缘科学方兴未艾、各科知识日益沟通融合的新历史时期,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亦然。我以为,一方面确乎应该提倡狭而深的专题研究,但另一方面也不应排斥有更高更大的目标,特别是对搞理论的
课本素材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度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 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