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关于自动驾驶导致交通意外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各种社交平台,包括特斯拉在高速公路上因为无法判别翻覆的货车而没有刹车直接撞上,更常见的是,愈来愈多驾驶者受到车商诸多关于”自动驾驶”功能的行销手法影响,而在高速行驶时松开双手、视线离开路面,甚至分心做与驾驶车辆无关的事情,因而酿成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意外。 我们真的需要自动驾驶吗?其实我更倾向换一个题目:”我们真的需要智能辅助驾驶吗?”如果
不知道读者们有没留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大小公共工程层出不穷,除了很久之前就已经被一些车友抱怨,一整天没雨没风沙,但洒水车每隔几小时就出来把路弄湿,害得车子走过之后一天到晚都脏的话题依然继续之外,还有不算太差的路面打掉重铺,行道树移掉重种……?别的地方我不知道,至少在广州是常常遇到这些公共工程就是…… 有些人认为ZF作这些事既扰民又浪费钱,但其实说真的,如果你把ZF 当成一家公司,你会发
1.新车搭载1.5T发动机,配备全球首创第四代CVVD连续可变气门技术,带来新技术思路,这会成为未来小排量涡轮发动机的普遍玩法吗? 涂就技术上来说,个人非常敬佩起亚在传统内燃机配气科技上的这一创举,它甚至比本田的VTEC、宝马的Valvetronic 这类可以改变汽门正时与扬程的技术来得更不容易──它可以透过改变凸轮轴转速调控出1400 级不同汽门开闭的时长,而不是只靠不同凸轮轴偏心
玩电动,四步走 虽说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宣传力度火热,可当与身边朋友聊天时发现许多人仍没考虑买电动车。然而,不少国家已纷纷设定汽车零排放的时间表,电池成本快速下降亦导致电动车价格步步进逼燃油车,所以个人猜测,我们换开电动车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只是目前燃油车还是占市场大宗,电动车就像抖音横空出世一样需要时间让消费者接受,目前还处于新旧之间的碰撞期。推广电动车其实有点像百年大计教育──如果说这一代消费
美式豪华、中国智造 再次见到全新飞行家,取材自飞行器概念的线条仍旧让我感到无比惊艳!要知道,超过5米的车长与3米的轴距,尺寸上属于标准的大型SUV(Full-SizeLuxurySUV),然而全新飞行家Aviator不论静止或是疾驰,设计师笔下的飞翼流光概念都在车身每个角度、每道线条上得到完美注解──车侧底部、车窗上缘与车顶行李架的金属质感饰条,搭配悬浮黑车顶设计,勾勒出犹如机翼在气流中破风
重心有道理 若说重心高度会随车身的离地间隙不同而变化,那还好理解,毕竟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比如,高个物体的重心位置必定高于同类低矮物体的重心位置——这是物理常识。问题在于,为何重心低就会带来驾驶乐趣? 这是因为,作用于重心的力其实是物体各部位所受引力的合力,而当物体运动时,其各部位的受力状况也随之改变,以至于重力因此被分解,并随运动的方向进行转移。此时,结合力分解的原理可知…
要贴,那就远离街道 如前所说,要把车辆的重心压低,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底盘离地距离,让车辆底盘尽可能贴地,那为何车厂不这样设计车子呢?答案很简单,车厂没法预估它们家将要卖到全世界的车,即将面对何等的地形路况,好比我国一些省道、乡道,甚至大城市里一天到晚都有的施工路面,基本就对底盘太低的车很不友好,是故只好把一般市售车的底盘离地距设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点我们在之后章节还会为大
纯粹为驾驶而生 一般我们讲的汽车,广义上是指传统三厢(发动机、车舱、后备厢)架构下的流水线产品,在考虑安全、充分空间与成本的因素下,在轻与低两个关系操控的重点上可以发挥的空间相对有限。以常见的前置发动机跑车来说,发动机本体加上周边(进排气、散热与润滑等)本身高度至少达到80公分,即便是将汽缸横躺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加上进气机构与油底壳厚度,本身高度仍有极限。而悬挂结构与减震筒的安装设计同样限制
低是一种信仰 “路特斯没空调”跟“劳斯莱斯的雨伞10万一把”一样是被夸大的说辞,但即使是最舒服的路特斯,EvoraGT410Sport依然非常纯粹和好玩。打开它的车门,钻进包裹性很好的座椅,我知道开这些跑车一定要像躺在浴缸里一样屁股贴着地,我几乎能看到后视镜的视野很小,尤其是堵车的时候没什么安全感,所以我反而想把座椅调高一些。但抱歉,这张座椅是调不了高低的! 踩着刹车,把那条又长又
低一点,再低一点 离地间隙对于家用车和性能车来说有着截然相反的意义,家用车日常行驶需要通过性,所以底盘要高一些,这样在城市中行驶才能顺利通过减速带、井盖这类坑坎,甚至偶尔去走烂路也能胜任。但对于赛车、性能街车来说,对底盘高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类车在保证通过性的前提下往往会尽可能把底盘高度降低,以换取更低的车辆重心,这对于提升操控以及优化空气动力学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比较极端的例子像是F
奥迪AI主动悬挂 与普通悬挂不同的是,它在每个车轮处都配备有独立的2千瓦电机,整套系统由48V车载电力系统供电,车辆的前置摄像头每15毫秒就会探测前方5到20米路况的各种变化,并指示底盘控制器从而可以主动对每个车轮的避震器进行实时调节,提升车辆在行驶时的稳定性。车辆在通过颠簸的时候,车身极大限度的保持平衡稳定。当然,这套系统也能针对不同驾驶模式,灵活调整底盘离地距。 更厉害的是,当侦测
1.避震器 决定一辆车底盘离地高度的最主要部件就是避震器,但这样说其实比较笼统,需要把避震器拆分成阻尼器与减震弹簧来解释。 降低重心 就阻尼器来说,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像挖掘机液压机构的部件,只不过其中活塞设定有一定大小或可变的孔径让阻尼油流通,进而控制阻尼器桶芯伸缩活塞运动的速度。说到这里重点来了……在绝大多数车上,都是由阻尼器的伸张顶点决定悬挂最高行程,说白话点也就是当你
作为一个未曾被本田信仰加持的媒体人,当我在开过第四代代号GR9的全新飞度之后,我也被它种草了,因为它真的能够做到2挡7000转破百(速度),以如此压榨发动机极限的方式去驾驶一辆车,实在是如发现珍稀动物般惊喜。 难得的高转 本田的经典车型我开过不少,像是当年有最强升功率之称的本田S2000,还有全铝车身的东瀛法拉利NSX,还有代号EK9的Type-R……它们各自都是本田在一个
别克英朗是大家熟悉不过的国民小车,以2020年4月的销售数据为例,为上汽通用别克贡献了超过30%的销量。但由于一些你知我知的问题,之前英朗的销量曾一度有所回落,还好别克很快作出补救措施,尤其是今年以来动作频繁,先是让1.5L四缸自吸发动机重出江湖,随后又为1.3T三缸发动机加入48V轻混系统,进一步降低油耗。 通用的1.5L和1.3T机器我已经很熟悉了,但1.3T加48V,我倒是
一点转变,表情丕变 还记得2000年前后那时,还是小菜鸟的笔者跟一位老编出去拍车,他跟我讲了一席话:“车是有表情的,要把它拍漂亮,就要像拍模特一样,先找出他脸庞、身材、光影最漂亮的一面。”如今我虽然少拍了,生疏了,但这个原则依然铭记在心! 当我看到新款CR-V的第一眼时,我就知道拍它不能用之前拍旧款车型那样的套路,因为之前的CR-V有着大面积亮闪闪的镀铬水箱罩饰条,前包围突出但样式相对比较
从“配齐”说起 香格里拉,是欧美人眼中消失的地平线,是国人心中的日月,这样的一个神奇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我们意想之外的惊喜。夏湖冬草的纳帕海、总在云层之中隐现的梅里雪山、原始自然生态的阿央谷,南线毗邻丽江,沿G214北上就是藏区,在香格里拉的地界内,有众多雪山,有怒浪的大江。总而言之,这里依然没被人类足迹驯服,想在这儿撒野,少不得要有一个得力的工具。 非承载式车身、前后不锈钢保险杠、70
奔驰GLE逐渐放下前代较为硬朗的身段,新一代的外形变得时尚和精致。 与恐龙的关系 小时候,电视台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我也和很多小朋友一样看了一遍又一遍,除了暴虐的霸王龙,就记得里面有辆挂着三叉星标志的奔驰车。长大后,我才了解那是第一代M级,而且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成功的为奔驰“带货”:M级首次出现的《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保持了首周末票房记录4年半,也带动了M级的销量暴
未久之前,广汽传祺低调上市了一款叫GS8S的新车型,可能你和我一样,没留意多了个“S”代表什么意思。按照车厂们的套路,无非是所谓运动版或者改款时在名字上搞点新鲜感。而当我拿到这款试驾车的时候,我发现它虽然外观设计和GS8大同小异,但总觉得有哪里不太一样?拿出手机查查数据,终于恍然大悟…… 还记得之前传祺家族中在GS8之下还有个GS7吗?这俩兄弟外观几乎一模一样,后者就是缩小版的前者,价格
一样的LSY+9AT,截然不同的脾性 2020年已经过去一半了,前半段车市受新冠疫情影响表现如何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上汽通用却好像打了鸡血拼命推新车,反正我是接连试到了雪佛兰迈锐宝XLRedline、别克君威GS、别克GL8陆上公务舱、凯迪拉克CT4……等车,而我同事试到的上汽通用的车更多,总之每个月推新节奏都不断的,以至于我听到要试驾XT6时都已经感到有点麻木……喔!好啊!试!有啥新的?……
先聊聊续航这事 P7在2020年可以说是台网红车了,它被印上许许多多的标签──706km续航里程、电动轿跑、中国版特斯拉……。简单来说,这台车承载了许多我们对于国产电动车的期待。 小鹏官方宣称P7最长续航能达到706km,虽然这是以NEDC标准来计算的,但放眼目前的电动车市场,这依然是能达到的最长续航水准了,甚至与大部分燃油车相比,706km的续航能力也算强大不少。可能不少读者会提出异
经典中的尤物 30年前,DTM场上正上演着宿敌生死斗的经典戏码,当时宝马E30M3与奔驰190E2.3-16从场上斗到场下,如今双双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为懂车行家慕名追求却也一车难求。不过,今天的主角190E2.3-16不仅全车维持在完美状态,在车主力求完美的性格下,更比照赛车升级了四喉独立进气、Motec电脑与全套底盘强化套装,绝对算是经典中的尤物,比稀有更稀有了! 90年代的AMG尚只算
帮我圆了多年前的梦想 印象中大约是2016年,笔者造访某家轮胎厂的技术研发中心,除了看到许多稀奇古怪的未来概念轮胎之外,还有最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就是一款看起来普通,但在轮胎内壁贴了一圈黑色像海绵一样的市售轮胎,当时我就抓着轮胎公司的工程师追问这其中卖的是啥药,他告诉我那是针对电动车推出的静音轮胎──由于电动车不像传统燃油动力车那样行车时会有发动机、变速箱……机械运转声+排气声,所以胎噪问题
豪华中度过100km的高速 这次去的地方是位于惠州罗浮山脚下的一个越野基地,从广州出发,一路经过广澳高速、济广高速约100km左右行程即可达,这里既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有自然的自由的氛围,与广州距离也适中,合理的行程既不会让驾驶者疲惫,也能有更多时间体验旅程与车。 2小时的路程并不算长,全程柏油路也非常轻松,即使普通车辆也能有舒服的驾驶感受,但坦白讲,林肯冒险家在这方面的表现给我更加强烈的
快充的重要性 谈及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便是充电。的确,对于目前旧小区供电设施而言,想大规模安装私人充电桩还非易事,而公共充电桩则存在僧多粥少,收费贵、兼容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充电几乎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心结! 留意近两年手机新品推出时,纷纷会把快充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确,当锂电池容量与成本还未有创新突破,减少充电时间是为另一角度的解题思路,并且效果显着。对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