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教学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通过元素替代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突出产品亮点的创意图形。通过元素替代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喜爱的产品的深度认知和创造力。本课以产品为主题展开,旨在使学生了解元素替代的涵义,发散思维进行元素替代的创意练习,学习如何巧妙应用元素替代法,设计出突出产品亮点的商业海报。 学情分析 元素替代是图形创意的基本方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掌
刘洪洋 现为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导师,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印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京东印社社长;多次担任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篆刻展及其它单项展评委;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等奖项二十余次。 艺术之要
作品描述:张伯英行书“苍官青士左右树,神君仙人高下花”七言联轴,纸本,尺寸129.5×30.5×2,每幅约3.6平尺,1938年作。 作者简介:张伯英(1871—1949),江苏铜山人,祖籍浙江绍兴。谱名启让,字勺圃、少圃、少溥,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近代书法大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书画大师齐白石和启功的老师。出身望族,幼承庭训,弱冠诗文、
教师作品选登
沥粉,又称挤粉和捏粉,它源于我国古代建筑漆艺,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传统装饰工艺。沥粉工艺的特点是线条有立体感,经贴金箔、银箔,刷色、上漆后显得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具有富贵华丽的视觉效果。近来,沥粉工艺已从古建筑中挖掘出来,成为了一种工艺装饰的新兴画种。我国对沥粉工艺的研究相对较少,这项工艺也慢慢被人淡忘,但这是一项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的工艺技术。 “沥粉彩绘”是笔者为拓展性课程开设、方便学生理解而命名
一、教材分析 本篇选自全国艺术等级考试,国画山水二级课程,临摹丰子恺的作品《品茶观山》。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颇有儿童趣味,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丰子恺,以及其画风特点、作品等。 2.了解、学习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并尝试临摹或创作。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其绘画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丰子恺的生平事迹及其绘画风格。 难点:山
关键词:德智体美劳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有学识、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的时代新人,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直接针对育人质量和学生成长需求,为更高质量的教育提供系统保障。国家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做了精细的课程安排,学校要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计划,让德智体美劳相互影响、相互融
牛年伊始,春风拂暖。3月初,“翰墨皖浙”龙杯第25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温州赛区正式启动报名。本届赛事由中国儿童中心主办,《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承办,北京龙杯公益基金会组织,《中国篆刻·书画教育》杂志与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温州赛区由温州市越秀学校组织并承办。欢迎温州市中小学生积极报名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15日。第 25 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入选教育部20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周靓 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初中一年级 天空一定是蓝色吗? 上面有海鸥吗? 方形的太阳存在吗? 沙漠住着小精灵吗? …… 这些在大人看来理所当然的答案, 在我的眼里却并非如此。 我是来自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的周靓, 我是有着双重性格的“小鬼”, 学习中我会静下心来认认真真, 但只要拿起画笔, 就会沉醉在画中无法自拔。 每当我拿起画笔就很快乐, 它倾诉着我的喜怒哀乐, 让我
习作展示
摘 要: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可以仿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杰的方法来编写、表述,其核心包涵行为、条件、标准三元素;在书法课程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又呈现出四要素模式: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学习水平)。书法课堂教学目标编写中,表述须到位、精确,目标要具体细致,达到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程度,这些问题的落实解决,体现教师能否对书法课程准确理解、把握与剖析以及是否具有科学性、深刻性。 关
摘 要:本文主要从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项目化设计分析出发,并结合当下小学美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进行阐述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在STEAM教育理念下,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美术教学的不断创新,促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 STEAM教育理念 小学美术 项目教学 实践研究 当前社
摘 要:中学美术课是进行学生美育的主要途径。当前审美教育已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理念,而立美教育理念的贯彻依然任重道远。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主题不够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欠缺、立美教育理念不够普及、立美教学载体较为有限的问题,要以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思想性为路径,以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审立兼具”的效果。 关键词:审美教育 立美教育 课堂教学 实践性 思想
摘 要:“3+3”式幼儿园创意印染坊活动在中国传统印染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延拓出扎染、湿拓、印刷等印染坊活动形式。本文则结合延拓的创意印染坊的活动形式,运用“三精”环境、“三趣”材料、“三创”策略等“3+3”式途径与方法来促进幼儿创意印染坊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发展幼儿的审美、创作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创意印染坊活动 “三精”环境 “三趣”材料 “三创”策略 印染的发明为丰富和创
摘 要:针对近几年小学美术拓展课程的开发热潮,我校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后将传统文化——刺绣作为小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途径,本文以生为本,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通过对基本的技法探索、文化认知和生活应用等方面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刺绣文化,达到美学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手绣 应用 拓展课程 刺绣即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各种装饰纹样,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刺绣品
一、案例背景: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传世名作》,属“欣赏·评述”教学领域。《步辇图》是唐代著名宫廷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笔者针对教材中出现的《步辇图》单独设计一课,《步辇图》不只是一张画作,它是一本史书,记
摘 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不断的改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互为发展,并提高美术教育品质,逐渐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现以浙美版第七册第18课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多元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欣赏青铜器。 关键词:多元化 教学方式 探索 研究 美术课堂有两个点不可忽视。其一: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即追求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其二:要用经典作品
摘 要:以手机为工具,利用井字构图这一构图工具尝试应用美术教学,可通过三分法和趣味交点法,配合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构建出一套能突出照片主题的应用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在取景构图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有相应的了解和提高。 关键词:井字构图 取景教学 突出主体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摄影成为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能够了解摄影语言,掌握摄影技术,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摄影给学生提供另外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记录生
摘 要:美术鉴赏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一幅作品、一位艺术家,还要在美术鉴赏课中引导学生对视觉形象的读图和识图,再通过将以往的知识经验与情感相结合,构建出自己的美术认知,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力。 关键词:美术鉴赏 价值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意象艺术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育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认识文明成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