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从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体中华儿女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捐躯赴国难,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谱写了一首血与火交织、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东北抗日联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寇周旋,杨靖宇将军牺牲时胃中仅存草根、树皮、棉絮,战士
烽火岁月里,部队流动到哪里,她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她用激昂的话语,把抗战必胜的信念播撒在每片经过的土地。 21岁,这个年龄的女孩,今天还在读书,而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一个叫胡曾钰的女孩,为了抗日救亡,牺牲在高邮三阳河畔,当地人以她的名字命名她的殉难之地——曾钰村,深切缅怀这位巾帼英雄。 ? ? 从无锡堰桥到高邮汉留 1921年4月5日,胡曾钰出生于无锡县堰桥镇胡家渡村。父亲胡希贤经营小本生
“现在斗争日趋尖锐,可能有这么一天,我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望你们不要难过……” 投身革命 1919年10月,林心平(原名林秋逸)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山门镇西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她自幼聪颖伶俐,1935年考入温州师范学校,积极参与和领导学生运动,宣传抗日救国,入学不到一年就被校方开除。不久,她又因为刻印散发《浙南反帝大同盟告浙南青年书》传单,张贴标语,被国民党当局被捕入狱。一个多月后,她在中
“我这一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跟着党走,把该打的仗打了,把该立的功立了。” 前段时间,在扬州大学“永不褪色的记忆”抗战史主题展中,98岁的老兵陆锦华看着学子们收集的一个个老兵掌印,心生感慨,他一边用手轻轻触碰每一个掌印,一边回忆那段峥嵘岁月:“我们可能不认识,但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泪光中,他抬起头,看着校园里的学生,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 攻入日军司令部 八十年前的春天,苏中平原的油
栖霞地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栖霞人民与国际友人共同铸就的抗战奇迹,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生动体现。 暮色中的栖霞山层林尽染,滔滔长江在此拐出一道温柔的弧线。这片扼守南京东北门户的战略要地,在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里,曾见证过中华民族最惨痛的创伤,也孕育出最顽强的生命之花。当新四军的战旗插上这片血染的土地,一段关于勇气、智慧与大爱的传奇就此展开。 烽火东进:铁蹄下的不屈之地 1937年深秋,
历史不应被遗忘,那些事迹和人物也绝不能被遗忘。 他自幼聆听抗日故事,将记忆中所见、口口相传所闻的英雄事迹编辑成册。退休之后,他化身为红色故事义务宣讲员,手持小喇叭,反复向村民、孩童以及往来的参观学习者讲述这些故事……他就是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山村退休教师刘维保。在他的家族中,这种抗日情怀已延续了四代人。 把家让作指挥部 据记载,新四军抵达南京后建立的首个革命根据地位于横山上庄村。“上庄村,
每位抗战老兵都是历史的一页,他们走了,这页就合上了。 前不久,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正式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这些老物件跟随父亲辗转多地,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朝鲜战场到南京,是他革命生涯的鲜活见证。”王云之子王晓思动情地说。而将这份历史的记忆捐赠给民间人士建立的博物馆,更多是出于对吴先斌的信任。作为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几十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普及那段历史。“这些不是
他不仅定格了老人的面容,更用镜头和文字为八路军老战士们留下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董老,我兑现了当年的承诺,虽然书出得有些晚,您没能亲眼看到,但终究还是出版了。”戚辉一边轻轻拂去墓碑上的灰尘,一边轻声诉说着,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6月21日,河北省滦州市东安各庄镇松树营村冀东抗战老兵董宝林的墓前来了一群特殊的祭奠者,他们是唐山市“永不褪色的记忆——寻访冀东抗战老兵”公益摄影活动发起人戚辉和他
李俊阁是古建修复界的一个传奇,三十年前那场对北京隆福寺藻井的修复,让干了一辈子木工活的他声名鹊起。不久前,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走红,成为最难买的博物馆文创之一,李俊阁因此走进大众视线。 从“一张白纸”到“八级木工” 年幼时,李俊阁跟随父辈从河北搬到长春生活。由于家贫,13岁的李俊阁离开学校。父亲让他学木工,将来凭手艺吃饭。恰巧李俊阁的姨父在建筑行当,他便跟着姨父去当学徒,学习
翱翔天际的飞机看似轻盈,实则面临从自然到机械的重重挑战。“强度”是关乎航空安全与飞行器性能的核心指标,王彬文的航空梦,便是聚焦于神秘又硬核的飞机强度研究领域。 接过“强度”接力棒 出生于陕西扶风的王彬文,对广袤的关中平原持有深情。少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与小伙伴奔跑打闹,而后一起躺在麦地里仰望天穹。小小的他盯着穿越云层的飞机,渴望去看更高更远的天。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王
“微距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世界不为人熟知的一面。”从2021年接触超微摄影拍虫子到在国际摄影大赛上崭露头角,上海少年薛翰阳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希望用镜头科普昆虫微宇宙,让更多的人发现昆虫的光彩。 探索昆虫世界 薛翰阳的母亲出生在一个音乐之家,在她的培养下,薛翰阳从小就显露出音乐才能。每次弹完钢琴,他就和父亲在小区里抓树上的蝉,观察其脱壳的过程,在河边柳树上抓金龟子,看铁线虫在人行道上
近年来,将潮鞋盲盒视作股票等理财工具的现象屡见不鲜。不禁令人联想到2019年的炒鞋热潮,诸如《我25岁‘炒鞋’月入百万》《95后两天赚150万,靠‘炒鞋’在杭州买房》等网络热帖,还有关于积木熊的《一只玩具熊能换一套房》,关于labubu的《三个月回本5万,年轻人如何靠Labubu赚钱》等。这些现象是否属于投资?它们能否产生现金流,还是仅仅依赖于下一位买家以更高价格接手?人们购买的究竟是资产,还是仅
美国兰丽公司初入中国台湾市场时,让代理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画面是用细线条画成的一只手和几只羊,配文是:“很久以前,一双手展开了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广告上还注明该故事已被编成一本彩色英语画册,另附一本中文说明,等待消费者去函索阅。 当消费者收到画册,会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喜欢美食的国王。在御厨房中,有一位烹饪技艺高超的厨师,他所做的大餐小点都极受国王
2025年3月15日,胡凡尧早早从浙江余姚赶到宁波栎社机场,迎接从4000公里外的新疆回来的儿子。为了这一天,91岁的他已整整期盼了61年。 “送子”助战友 胡凡尧出生于余姚龙坑村,13岁当兵,15岁便随部队去往新疆,在塔里木盆地奉献着人生最美的年华。在那里,他遇见美丽温婉的丁明。两人都从事医护工作,有着共同的追求,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结婚、成家,相继生下三个儿子。 1964年,丁明入住当
在命运的洪流中,爱情的模样究竟是什么?在爱里当超人的林军和在病里做小孩的沈忱,用他们的故事,给了爱情一个令人动容的答案。 跨越千里的爱 林军,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小伙,热情乐观,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沈忱是河北邢台的一名美术老师,她的世界里充满了色彩与诗意。在2018年的一次聚会上,她拿着画笔,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一下子击中了林军的心。 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从成都的美食到邢台的风土人情,从绘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女子考古队平均年龄约30岁,她们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偏远的田野考古现场,进行墓葬发掘、洞穴探秘、岩画调查等工作,用考古成果实证西藏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被誉为“开在高原的玫瑰”。 把今天的事,活成一生 近年来高校考古专业男女生比例出现严重的男少女多现象,女性正在逐渐成为考古大军的主力。西藏考古起步晚,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考古人
据统计,全球约有4000万人以数字游民的身份工作。他们大多为远程工作者,劳动时间和空间更加灵活自由,却无法形成深层次人际连接。四百盒子社区创始人杜晓峰说:“如果孤独有反义词,那就是连接。志同道合者终会相遇,我们想做的就是减少他们相遇的阻力。” 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曾提出共享生活社区——盒子社区理念,由一个个移动空间组成,每个盒子是人的居住空间,盒子与盒子形成了群居式共享生活社区。而杜晓峰和团队则将
2025年6月8日,一场特别的“毕业典礼”在浙江诸暨姚江镇的一个福利院举行。参加典礼的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而颁发“毕业证”的是他们的“老师”——95后姑娘傅金萍。2019年以来,在幼儿园里当老师的傅金萍,一直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老人们上课,教老人们绘画、剪纸、插花,用青春力量点亮一千五百多位老人的暮年之光,这份执着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把课堂建在养老院 1997年,傅金萍出生于诸
英国女作家萨曼莎·哈维以小说《轨道》斩获2024年布克奖,该小说中文版于2025年重磅推出。随着越来越多的版本相继上市,哈维的美丽和野心持续引发共鸣。 从某个地方开始 哈维1975 年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父亲是建筑工,母亲是文字爱好者,多年来从事“作家代笔”的工作。在哈维的记忆里,父亲每日外出劳作,母亲则常在电脑前连坐数个小时。年幼的哈维由此认定,“写作是一件充满神秘的事情”。哈维10岁左右,父
不知不觉,《莫愁》已经40岁了,同样不惑之年的我,不由生出“书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在漫漫人生路上,这本创刊于1985年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一路默默相伴我的左右,是师长,是知音,亦是良友。 初识《莫愁》是在母亲的工作单位。母亲退休前在苏北小镇一家医院检验科做检验师,工作之余很爱阅读书籍报刊。我们家有父母的书籍报刊,单位化验室也有母亲常看的读物,潜移默化间,我也养成了爱阅
博尔赫斯认为,假如人间真有天堂,那就是图书馆。那么,金陵人的天堂,就是金陵图书馆。得此个人认知,要感谢金陵图书馆之行。甫进金陵图书馆,“滴水穿石”的硕大图鉴夺人眼球!“滴水穿石”首先是一种尽人皆知的自然现象,眼见为实。当下,山西五台山滴水檐大殿、安徽广德太极洞等地,均有因水滴长期滴沥而穿破的石坑。荀子早在《劝学》中就言之凿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与滴水穿石异曲同工;还有,见诸北宋名臣断案的朱笔判
野芝麻初夏开花,白色的唇形花朵轮生在叶腋下,像被叶子托举着的林中仙子,在浓阴蔽日的林下真是沁人心肺。 野芝麻是非常突出的唇形科植物,花瓣像张开的嘴唇,上下各一片唇瓣,上唇很像一个兜帽。我们熟悉的薄荷、罗勒、鼠尾草、迷迭香、薰衣草等也是唇形科植物。唇形科植物普遍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如薄荷醇、薰衣草醇等芳香物质,是著名的香料植物,自古以来被人们采摘、种植。 野芝麻菜有薄荷的香和苦味、麻辣味,欧洲人喜
1978年暑假,我从南京乘火车去上海。到达父亲宿舍时,他仔细打量我的穿着,十分惊讶:“你怎么穿新四军军服?”其实,我穿的只是一件劳动服。那年月,高校都有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发放劳动服很正常。 我猜想, 这新四军军服肯定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果然,父亲给我讲述的过往,让我茅塞顿开。 为生活所迫,父亲13岁就去上海工厂当学徒工。1942年秋,24岁的他因身体原因回乡休养。这期间,新四军粟裕部队就驻
独坐书斋翻到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突然撞进心里,像一粒火星落进干燥的柴草堆,瞬间燃起燎原之势。年少时读这句诗,只当是文人的狂傲,觉得“蓬蒿”二字太轻,不过是田间野草,怎配与“我辈”相提并论?直到后来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才懂那不是狂,是穿过岁月迷雾的清醒,是认清生活的琐碎后,依然不肯向平庸低头的倔强。 去年在江南古镇遇见一位老木匠,八十多岁仍在老街的作坊里
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词:零糖社交。这种社交方式意味着在社交过程中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不依赖他人提供情绪价值,不对他人抱有过多期望,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像糖那般甜得发腻。毕竟,过于甜腻的关系难以长久维系,而“零糖”关系反倒能够细水长流。 由此,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类关系,不仅仅是朋友之间,与同事、领导,甚至与爱人、父母、孩子相处时,都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我认为,“零糖关系”略显极端,双方很可能会逐渐变得疏
墙是竖立的,门是横开的。墙推倒了,便成了门。 生活中有许多人,心中筑起高墙,将自己围困其中。那墙并非砖石所砌,乃是由疑心、偏见、固执等堆叠而成。墙愈筑愈高,竟遮蔽了自己的视线,以致他们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久而久之,竟不知墙外的广阔天地。 人心中的墙,往往比砖墙牢固。我认识一位学者,满腹经纶,却容不得半点异见。但凡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他便竖起眉毛,将人拒之门外。渐渐地,便无人与他讨论和交流,他亦乐
岁月留痕 金坛刻纸,这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宛如江南水乡中的一朵娇艳之花,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绽放着独特的魅力。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仿佛一部用剪刀和刻刀书写的地方文化史。 据考证,金坛刻纸的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那时,金坛的百姓便以灵巧的双手,在纸上刻画出鞋花、灯花、纸钱等图案,这些作品虽简单质朴,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明清时期,金坛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刻纸文化。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
得名厨,得知己 袁枚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然而,由于满文考试不合格,他未能留在翰林院,被分发到江南任知县。三年后,袁枚被任命为江宁(今南京)知县。在任江宁知县期间,他因不满官场的种种束缚,没几年就宣称要照顾病重的母亲而辞官。此后,他移居南京小仓山的随园。 当时,南京城的文人雅士们常常聚集在随园,这里不仅是文学的殿堂,更是美食的天堂。袁枚不仅以诗文闻名于世,更以其对
在历史的长卷里,刘长卿的“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如同一幅淡墨晕染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在岁月的深处,散发着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气息,引领着我们踏入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 竹林寺,在如今的镇江南,那是一座隐藏于苍苍竹林之中的古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竹林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竹枝交错,竹叶沙沙作响,仿若低语着岁月的秘密。竹子在中国文化里向来是高洁、坚韧的象征,它们节节向上,
《为什么是足球?》 【英】 德斯蒙德·莫里斯 著 易晨光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即“苏超”)的火爆出圈,源于“草根参与+地域梗文化+官方玩梗+文旅转化”的完美结合,将足球赛打造为“全省吐槽大会+文旅大促销”,既让普通人乐在其中,又为城市赢得流量,其走红显得自然又意外。回归“苏超”的载体——足球,世界运动项目如此繁多,为何偏偏足球令人如此痴迷? 英国作家德斯蒙
“七一”之际,湘籍作家罗宏推出的红色主题读物《湖南为什么这样红》,以宏阔史观和文学笔力系统阐释了湖南成为“伟人故里、将帅之乡、英雄之地”的必然性,通过回溯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百年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集中展现了湖南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湖南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贡献。 翻开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近代以来,湖南相继涌现出了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向警予等一大批救国安邦式的人物。
《长安的荔枝》以一颗小小的荔枝为切入点,揭开了盛唐繁华表象下的复杂人性与官僚体系的残酷真相,揭示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 主人公李善德本是上林署中默默无闻的底层官吏,每日盘算着如何凑钱买下一座宅子,与家人安稳度日。然而,一道突如其来的“荔枝诏”彻底打破了他的生活——他成了负责运送荔枝的人。贵妃杨玉环想吃岭南鲜荔枝,而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岭南距离长安1600多公里,在那个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是孙立天的作品,获得2024年第三届“行读图书奖”新知中文原创奖。书名中的“红票”是指1716年8月由康熙内务府印刷,发往欧洲的一封公开信,也可以说是康熙发往欧洲的一份寻人启事,有汉文、满文、拉丁文三种版本。由于印刷的墨色为朱砂色,历史上称之为“红票”。信的内容是康熙向欧洲表明,他派了传教士作为钦差去欧洲,十年了人都没回来。全书以红票为线索,串联起康熙与传教士们的传奇
《向着父亲走去》 【韩】申京淑 著 薛舟 译 新星出版社 在现实与回忆的不断交叉中,重新书写父亲的形象,传达了一个家庭和一个时代的声音。描摹动人的家庭群像和静水流深的日常生活,在字里行间戳中内心。 《地位与文化》 【美】W.大卫·马克斯 著 杨凌峰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从小黑裙到嘻哈裤,从品种狗到狗狗比特币,从巴黎水到纸杯蛋糕……潮流的变化,构成了文化的变化。本书破除“文化即自我表
“长江山水美如画,三峡人家景更佳。巴风楚韵归帆远,吊脚楼前笑语哗。”长江穿越千山万水,滋养了中华大地,在其波澜壮阔的旅程中,长江三峡以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为人熟知,而三峡门户西陵峡,景色尤为壮观。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隐藏着一片世外桃源——三峡人家。 龙溪桥下春波绿 从西陵口进入三峡,船行江中,不一会就来到了三峡人家。三峡人家是一处大型民俗景区,位于夷陵三斗坪镇石牌村,地处西陵峡
横行 一、一种受书画家所喜爱的纸张,产自安徽宣城。 二、北宋林逋的代表诗作,有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三、指一年里最热的一段时间,与“三九天”相对。 四、火药爆炸的气味,比喻强烈的敌意或激烈的冲突气氛。 五、成语,“事不关己”的下一句。 六、成语,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爱与他(她)有关的人或物。 七、陆游的诗《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的下一句。 八、荷兰
一项由美国西奈山医院主导的新研究发现,接触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俗称“永久化学品”),可能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团队利用“BioMe”这一大型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开展了嵌套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筛选出180名近期确诊Ⅱ型糖尿病的人群,并与180名无糖尿病史,在年龄、性别和祖源上匹配的个体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血液样本中PFAS的浓度发现,PFAS暴露水平越高,未来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别无他事,唯有开始。 ——保拉·麦克莱恩 我们不会因为年老而停止玩耍,我们会因为停止玩耍而变老。 ——萧伯纳 不必看很多东西,而要仔细看你看到的东西。一个人可以环游世界,却也可能什么都看不到。——乔治·莫兰迪 任何被你完全接受的事情将会把你带进宁静状态,这就是臣服的奇迹。 ——埃克哈特·托利 生命对人毕竟只有一次,在它旺盛的时候,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