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秋 人总想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这一点不如村子边的江水,流来流去的,从没想着什么改变。我要在村里说出这种话,一定会被人笑话。 我们村没有拆迁前,年轻人的各种奋斗,都是为了离开村子,到江对岸的城市里安家。村里拆迁后,有了实现愿望的机会,大部分人拿着钱到江对岸买房定居,根本不理睬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一天一个样子,比江对岸很多破落陈旧的地方更像城市。 他们,唉,还有我,永远认为江对岸才是城
1 马天楠的一天,是从早上五点半开始的。今天周六,他一如既往,醒了。这是他十多年来形成的生物钟。昨晚他睡客厅沙发了。客厅窗帘没拉上,他一睁眼就看见了外面的好天气。六月,天亮得早,天空蓝得纯净,一只早起的鸽子在窗口驻留了会儿,飞了。他站在窗口远望,窗外能望见远处的江滨公园和蜿蜒蛇行的曹娥江。当初买房的时候,老婆非要买所谓的江景房,多花了二十几万,就为了能从窗口看看曹娥江。等住进来了,才发现这江景一
“你看,我说误不了吧。”阳关县二环路上到处都是车,张小军避开大路,熟练地穿过几条横七竖八的巷子,将车停在“真味道”门口。 刚才,张小军陪梁晓去看袜厂。 张小军说阳关县这些年办起些企业,效果最好的是袜厂。梁晓有些难以置信,阳关县是农业大县,他离开阳关之后,铁矿兴起,围绕铁矿生发出各种产业,但袜厂还是第一次听说。张小军见梁晓不大相信,便带他去看。 袜厂在滹沱河南岸的聂营镇,以往这个镇主要种植水稻
老孙头摔倒的那一瞬间,脑子还是清醒的,接下来清醒不清醒就弄不清了,因为他似乎看到了他娘。 他娘对着他叹气:“叫你不要找那疯婆子,你还是找了。现在跌倒也无人扶了吧。”他娘早早守寡,就他一根独苗,放心尖尖上疼着,当私有物品护着。当年老孙头曾处过两个对象,他娘横竖都不满意。碰到隔壁厂子里的巧妹时,老孙头也谈不上对她多喜欢,只是干柴烈火的,冲动下将生米煮成了熟饭。最后老娘反对无效,只能奉子成婚了。 婚
一上车,方紫就向我暗示了见面地点。 这儿是火车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乘客们约定俗成的吸烟闲聊处。现在,我和她把这儿当成了阔别 28 年后的见面地点。抽到第三口,方紫朝这儿走来。我弹了下烟盒,向她递过去。她不说话,抽出一支,点燃深吸一口。车厢剧烈颤抖,“呜”一声长鸣,火车猛地钻入隧道。乱风从黑暗中蹿起,裹挟着烟雾扑面而来。我不由得倒退一步,脚下虚空,仿佛掉进时间隧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连续不断的
杨归善住进那间凶宅后,就没有打算搬出去。 那天上午,他乘坐了一个多小时的摩托车,一个多小时的高铁,还有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到达深圳那个城中村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多了。那一路,漫长得像多活了一辈子。当他找到这间出租屋时,它因久无人居住,成了废屋。房东没想到它还能租出去,只收了他一半的租金。他向这位租客隐瞒了三年前那起女子死亡事故。当年她在浴室洗澡,因直排式热水器产生的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房东并不知道这
1 我年轻时曾为庄女士的死而困扰。为此,我躲到这座几乎与世隔绝的书屋里。六十年后的这一天,书屋收到一批捐赠的书,其中有一本名为《忏悔》的小说,引起我的注意——寄件地址是我那遥远的故乡。小说用第二人称手法,描述杀害一个中年女人时的种种细节,详细到用的什么凶器,作案时间和地点,以及将尸体大卸八块,抛至七处不同地点的过程。 我合上书,明白这一天还是来了。 书里那些拷问般的句子,似乎在指控我是凶手。
我遥远的丹桂房 威风凛凛的丹桂房村坐落在枫桥镇南边三华里的地方。路边有一座黑不溜秋的松林庵,就在镇与村之间的中间地带。我一直没有听到过钟声或木鱼的声音从庵堂里传出来,也没有见过庵堂里有尼姑出没,仿佛这只是一座空宅。后来松林庵改造成了茶叶加工厂,从此庵堂里装满了茶叶的清香。但我仍然觉得,松林庵三个字属于唐诗或者宋词,反正她毫不含糊地充满了江南的意象。当然丹桂房也足够江南,丹桂房的雨天来临时,人们穿
傍晚时分,淅沥了一天的雨停了下来。天空明亮了些,西山顶上缓缓游来一朵彩云,犹如一尾鱼浮现于大海。站在窗前,我看到一只鸟从海棠树上扑棱棱飞出来,抖落一地雨水。蓦地想起宋人林逋那句“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不由怅然。不久前做了髋骨修复手术,只能躺在床上,偶尔挣扎着站起来,透过窗口看看外面的世界,竟成了奢侈的事。好在庭院里有树,有鱼池,有菜地,鸟和蛙、蝈蝈儿和蛐蛐儿都已在此安家落户,我便时常看
一壶六月霜茶 在故乡新昌,民间流行一种凉茶,名叫“六月霜”,溽热的暑日灌下一碗,仿佛全身洗了个遍。就算案牍劳形、躬耕陇亩的劳作者,也能顿时万虑俱消,神清气爽。 六月霜是菊科草本植物,常绿多年生,我是后来才知晓它的另一个名字——刘寄奴的。寄奴是宋武帝刘裕的字,坊传刘裕幼年上山砍柴路遇巨蛇,于是张弓搭箭将其射杀。那巨蛇命硬,中箭而未绝。翌日上山,刘裕又路过此地,却听得隐隐传来捣杵声。原来是几个青衣
作者简介:李以亮,1966 年出生于湖北农村,1987 年大学毕业,现供职于电信公司,居武汉。业余从事诗歌写作和欧美文学翻译。作品散见国内相关专业期刊,出版有个人诗集一部,随笔集一部,翻译出版扎加耶夫斯基、希克梅特、米沃什等人诗集、散文集多部。曾获宇龙诗歌奖、花城翻译贡献奖、西部文学奖翻译奖、“诗探索奖”翻译奖等。 夜宿萝卜酒店 公路防护带右侧:真正的农村 农田农舍、鸡鸭牛羊 公路这边
一个诗人的思路决定诗路。而有着决定性功能的题材对于诗歌非常重要,它当然不是指命题作文或主题先行,对于有为的诗人,它是指相对“真实”的内容。对于有深度的诗歌,真实又往往会带来“不确定性”,某种精神徘徊感。思虑、怀疑和诘问,也就在内心自发地产生。看这首《徘徊曲》:“这是一条普通的步行街,太过平常 / 雷同于任何其他城市的街道 / 陌生的面孔,熟悉的建筑 / 如今我常常路过这里,随意穿行 / 如果我还愿
作者简介:阿航,热爱写作。旅欧十数载,现居浙江青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 在法国巴黎打过几份工,有两份工记忆犹新。一份是在华人衣工场干烫工;一份是在华人皮工场干杂工。两家工场,均为非法经营黑工场,除老板及个别员工持有法国合法居留证和工作许可证,包括我在内全是没身份的黑户黑工。 先说衣工场。衣工场位于巴黎市区里头,步行到地铁站十几分钟,不到二十分钟光景,地段不偏的,交通也便捷。但是,从大
译者简介:董 继 平,1962 年 生 于 重 庆,早年获“国际加拿大研究奖”,参加过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作家班并获“艾奥瓦大学荣誉作家”称号,后担任美国《国际季刊》编委。译著有外国诗集《奥克塔维奥·帕斯诗选》《勃莱诗选》《W·S·默温诗选》《特兰斯特罗默诗选》等二十余部,美国自然随笔集《自然札记》《秋色》《野生动物家园》《荒野漫游记》《动物奇谭录》等二十余部,以及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另著有
作者简介:傅小平,祖籍浙江磐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兼职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著有《四分之三的沉默》《时代的低语》《普鲁斯特的凝视》《角度与风景》《一米寂静》《夜莺复调》《去托尔斯泰的避难所》等。现供职于上海报业集团文汇报社。 余泽民,旅匈作家,文学翻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洲学院特聘教授。1964 年出生于北京,1989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