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应该让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这里的“素养”指完成一定活动所需的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体。素养的形成不能由教师教授,也不可能简单地照搬书本知识,而是要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形成、发展和完善。语文学习素养就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经验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问题,并能在不同的情境、问题
语文教材是每一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素材,然而现行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越来越长,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教学课时却相对较少,特别是略读课文,一般只安排了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如果遇到篇幅较长的文章,很多老师就不知道该怎样取舍了:要么把握不好教学时长,上成了精读课文,耗时又耗力,导致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要么把课文泛读化,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交流,却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长此以往,将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1+X”群文阅读教学是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个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等方法,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结构特征、意义构建以及写作方法,从而使阅读由读懂“一篇”迈向读懂“一类”的阅读教学方式。这种深度阅读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单篇线性教学的传统做法。下面,我将浅谈自己在“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中的一点体会。 一、确定:议题多样“有方向” 议题是指课文或单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这是责无旁贷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穿插一些古诗文,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更能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古诗文,发挥它的能动性,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
选择了好的材料,确立了好的主题,那是不是就可以写出一篇好的作文了呢?——那可不一定。正如有个人为了将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买了名牌的衣帽鞋袜,可是,他把衬衣穿到毛衣的外面,鞋穿反了,帽子也戴歪了……这显然是东施效颦,越效越丑。为什么呢?因为他把穿着的顺序搞乱了。写作文也是一样,我们一定不要忘了给文章安排一个合理的结构,使文章更加摇曳多姿。 那么,该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呢?我认为,落实以下几点非常
何为劳动教育?顾名思义,它包括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劳动实践同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劳动教育这门课程,涵盖很多方面,包括烹调烹饪、整理收纳、种植培育、手工制作、家电修理、志愿服务等等。但是,很多内容由于受场地和资源的限制,操作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我们劳动学科的教师便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开发了一些符合本校实际、易于操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需要耐心等待。静心教育,静待花开。”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用心培育,尽心培养。 我们班的学生小熙,是一个喜欢沉浸于自己世界的孩子。校园里到处都能看见他悠来晃去的身影,他基本上不进教室听课,也不与人说话交流。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和他说话,就会慢慢变成他熟悉甚至亲近的人。这颗小种子,终会有开花的时候。 这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打响了,我照例在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