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育和推动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作用。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一步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2002—2020年上市企业收入、就业和资产数据为研究数据,基于探究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和“溢出”孰占主导的问题,对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收入、劳动力和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引领
摘要:面对当前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发展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构筑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基础生态,但融合的状态、水平和层次都存在可以优化提升的空间。文章采用耦合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四链”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个子链已逐渐从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过渡,从极度不协调发展向高度协调状态过渡发展。“创新链—产业链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江南文化与岭南两地文化的交流和互鉴,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论坛于2023年底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围绕“交融·创新·发展: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题,深入探讨了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两地文化的资源
摘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剖析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空间、品牌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特征评价模型,并以广州文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在不同维度的发展特征不一,每个维度都有发展较好的典型园区,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本研究从以上四个维度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广州文化产业园区高质
摘要:特色产业园区以特定产业方向的选择与特强产业生态的构建为核心,是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业空间新形态,丰富了我国产业园区体系,并将成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为例,研究分析其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塑造产业特色、创新商业模式、强化数字化赋能、创新用地政策、建设特定需求载体等方面提出优化提升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国内特色产业园区的高质
摘要: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但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面临转型动力不足、数字化联结松散、供应链韧性不足的窘境。广东省拥有扎实的工业互联网基础,传统产业集群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但鲜有文献深入研究其转型的路径。本文基于种群生态理论和平台二重观,结合广东省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典型案例展开研究发现,组织生态系统要素、组织生态系统类型、平台二重性的不同会孕育出不同的数字化转型
摘要: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2018年腾讯出行大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城市间及对区外人口流动的热度和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的对外迁移热度呈现显著的层级分布特征;城市规模和交通影响力与对京联系强度的关联性较强,距离邻近性对第二层级城市对外联系的影响较大;汽车方式的对外人口流动网络受距离律影响显著,与周边城市联系热度较高;飞机、火车等对外联系方式则更符合经济律特
摘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是新时期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抓手,对助推实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研究选取广东省57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视角,揭示了广东省县域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特征,以及广东省县域城镇化、县域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并以底线优先、发展赋能、政策叠加的原则和思路,对衔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广东省县城进行了归类,对
摘要:老旧街区可划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地段内的街区、城市非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内的一般性老旧街区三种类型。可持续的老旧街区更新治理应实现资金来源可持续、空间利用可持续、运营管理可持续、社会治理可持续。基于对北京法源寺、北京大栅栏、广州永庆坊等历史文化街区,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区以及北京朝阳望京小街的案例分析,本文系统解析老旧街区可持续更新中的难点问题和经验做法,并从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资金
摘要:在建设创新、智慧、一流的雄安新区的背景下,高端人才是推进雄安新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高端人才的流动与共享能够成为形塑雄安新区经济社会竞争图谱的聚才良方。本文以“人才共享”的内涵和理论为基础,探究雄安新区高端人才共享的影响因素,在厘清高端人才跨区域共享的形成机制基础上,提出了包含构建高端人才共享保障体系、探索高端人才共享激励体系、搭建高端人才要素流动共享平台、形成具有“磁场效应”的创新环境以及
摘要:针对当前有关青年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监测评估尚不完善的问题,本文基于广州的探索实践,通过提炼归纳青年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的核心要素,按照需求导向、可比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科学原则,从过程、结果和对象三方面明确搭建逻辑框架,构建青年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的动态监测和问题反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青年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粤港澳大湾区;政策
摘要:随着农村老龄化程度加剧,探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创新性养老模式,成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任务。H省创新的“妇老乡亲”互助养老模式,利用外部专业力量为本土组织和人员提供管理和服务培训,同时吸引本土和外部的多方力量加入,为农村养老可持续发展培育“造血”能力和组织能力,实现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改善和服务主体的共同成长。这一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我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