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进行重新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包括4 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20个三级指标的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形成数字能力指数测算模型。并以沪深两市2012-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指数测算,从总体、区域、行业和所有制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的演变特征。研究结论如下:(1)企业数字能力指数包含数字支撑能力、数字应用能力、数字赋能能力和数字创新能力四个维度。从指标赋权来看,四个维度中数字支撑能力权重占比最大,数字创新能力权重占比最小。(2)数字能力指数强调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被用于指导和测算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评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程度和水平,了解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潜力,提升生产效率,帮助制造业企业识别能力短板,更好地培育与提升数字能力。(3)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指数呈现整体偏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降低、高科技制造业行业数字能力指数较高、民营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指数较高等异质性。
房地产政策变迁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缩影。然而,现有文献侧重于从经济学视角探析房地产政策的调控与效果等,房地产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解释不足。对此,本文提出“政策演进韧性”的概念,构建一个政策学习和政策变迁的整合式分析框架,力图刻画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政策演进韧性并揭示其生成逻辑。研究发现:(1)我国房地产政策经历了改革起步、住房市场化调控、住房市场与民生并重、租购并举四个阶段的变迁,其演进韧性依次呈现为转型态、适应态、优化态和强化态,不同阶段的政策转型力与适应力虽有所差异,但总体不断增强。(2)环境刺激、经验汲取、政治势能以及自我建构推动了政策主体的学习行为,进而形塑了房地产政策演进韧性。(3)中国房地产政策变迁总体上表现为“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政策理念引导政策调整、多方向与混合式的政策学习促进政策创新、渐进式政策变迁保持政策稳定等特征。
跨组织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组织间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基于跨组织信息系统情境,深入分析组织间冲突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探讨IOS 集成和社交媒体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冲突会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其中,功能性冲突对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破坏性冲突对财务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IOS集成强化功能性冲突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弱化破坏性冲突对财务绩效有负向影响;社交媒体强化功能性冲突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其弱化破坏性冲突对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不显著。
提升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2017-2021 年A 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职级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职级越高,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少。进一步地,职级高的审计师披露较少关键审计事项时,审计质量并未受损;职级低的审计师披露较少关键审计事项时,客户解约概率显著降低。说明高职级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法律责任风险,而低职级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客户关系。本文从法律责任风险、客户解约风险两个维度补充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因素,对监管部门持续提升审计报告决策价值具有启示意义。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2000-2023 年从技术追随者到领导者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践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案例企业经历了技术跟跑、技术并跑和技术领跑3 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由不同的动因需求驱动资源编排行动,进而构建价值共创模式,最后支撑案例企业实现角色身份的演变。具体而言:(1)技术跟跑阶段,案例企业在为实现国产制造的动因需求下,进行资源建构化,建立起调配式价值共创模式,成为技术追随者;(2)技术并跑阶段,案例企业在为实现国产替代的动因需求下,进行资源能力化,建立起整合式价值共创模式,成为技术参与者;(3)技术领跑阶段,案例企业在为实现国产领导的动因需求下,进行资源杠杆化,建立起共享式价值共创模式,成为技术领导者。由此构建资源赋能国有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理论框架,不仅推进了资源编排与关键核心技术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还为国有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实践启示。
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够为理解金融发展规划以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作为样本,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指数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其中,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呈现出“倒U”型特征。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并且低等、中等、高等层次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逐渐减弱。因此,政府应当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区域发展,重视金融数字化的技术创新。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分析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的理论基础上,运用Probit 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数字金融能力的发展,提升了家庭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有效缓解了家庭金融脆弱性,且对不同地区的缓解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对中部地区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提升和降低信贷约束两个途径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研究结论为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注重发展居民数字金融能力是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旅游经济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其网络结构特征是反映旅游产业结构的重要媒介。从旅游经济网络结构视角出发,运用引力模型构建广西旅游经济关联网络,以分析广西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广西旅游经济关联强度不断增强;旅游经济网络核心区不变,边缘区呈扩大态势,网络结构松散;整体网络中形成4 个凝聚子群,子群内部及子群之间的密度差距较大;个体节点城市中心度差异较大,两极化特征明显。基于分析结果,研究认为应统筹旅游发展布局,发挥点轴带动作用;强化组团经济联系,促进合作协同发展;推动边缘城市建设,优化全域旅游体系。
数字经济创造出了传统税制难以捕捉到的价值,引发新一轮的国际税制变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我国数字税立法应承载争取税收话语权,提升互联网企业国际竞争力,矫正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公平竞争的功能。在数据要素化和经济平台化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通过平台集聚数字资本,并通过支配数字资本占据用户价值,由此形成的超额利润,是“经济租”的新形态。在满足可税性、合法性、公平性的基础上,对互联网企业的超额收益以“经济租”为税基课税。以“经济租”为税基构建数字税法,应以专门立法的方式创设一个具备直接税属性的新税种,根据“经济租”的来源位置配置征税权,将积累到一定量的“经济租”作为纳税起征点,划定数字接口服务和在线广告业务为具体征税范围,分期调整税率,并依照纳税人特征设置征管程序,确保数字税制能有效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挑战。
在实践中,公务员及参公管理人员因工伤残(亡)和因公伤残(牺牲)存在两种不同的保障渠道。两者择一而为还是兼顾,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由保障渠道的选择和保障待遇的差异极易诱发争议。为此,需进一步明确不同保障渠道的优先顺序以及符合补差原则要求的待遇支付顺序。同时,为确保政策实施的公正公平,还应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将有特别法规定保障工(公)伤(亡)情形的公务员群体,明确按专门规定处理,不宜强行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此外,为推进公务员及参公管理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尚需进一步明确工伤保险业务开展的管辖层级,规范工伤认定权限,坚持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等。
“大数据”时代正改变和重塑高等教育管理现状。面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在数据应用方面应加速数字化改革,推动经验驱动、数据助力的教育决策转变为数据驱动的新型决策,使单向教育管理让位于协同治理,服务能力由被动响应服务向主动服务提升。本文在“整体性治理理论”视域下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高校应用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在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上提出整体性治理对策,认为高等教育管理要顺应“数字化2.0”浪潮,利用大数据技术,在顶层设计和统筹机制、主体素质和人才资源配置、服务转变和管理优化、信息技术升级和平台互联四个方面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No.1 Jan.15,2024 Partial Abstract Translation Constructing and Measuring the Digital Capability Index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Listed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China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创刊于2003年,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RCCSE 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并入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荣获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全国高校质量进步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等称号。本刊以发表经济学和管理学论文为主,兼发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各学科的论文。2024年度本刊将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选题,欢迎投稿!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