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丹青留真 古物蓄存——中国文物保护先行者胡继高先生追思座谈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集安市博物馆、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13家单位协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出席
胡继高先生是我国文物科技保护的开拓者。他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壁画、彩塑和竹木漆器文物保护修复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其主持的敦煌莫高窟起甲壁画保护修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漆木器脱水保护、吉林集安长川一号高句丽墓壁画保护、山东长清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像维修、湖南长沙走马楼孙吴纪年简牍脱水研究等,均为文物科技保护领域的典范。本文汇集了来自地方文物保护机构、科研院所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学者、青年科研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缅怀胡继高先生在文物科技保护的学术贡献,敢于探索、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以及对文物科技保护人才的培养。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中国方案,经过近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一大批考古遗址实现了从“遗址”向“遗址公园”的转变,大遗址的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有了显著进展,但在保护性开发过程、展示阐释策略、旅游发展路径、游客游览体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遗址公园化的合理发展路径与方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引入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理论框架,通过聚焦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良渚古城遗址旅游发展现状与空间生产路径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基于空间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内在关联,探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产旅游的空间生产路径,为推动遗产空间、游憩空间、感知空间的多元融合提供思路借鉴。
构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化场景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大遗址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众感知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调查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场景服务现状,探讨数智赋能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化场景服务诉求,构建涵盖基础支持层、数据处理层、技术分析层、场景服务层、虚实共生层五个层次的智慧化场景服务体系架构,并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策略,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场景服务智慧化发展提供参考。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具有功能上的综合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丰富的数字化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探索考古学研究成果可呈现的更多可能性。对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字化传播手段应用情况的梳理显示,目前已建成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有70%以上采用了数字化传播方式进行展示互动,但其中仅有极少数可不依托室内空间进行遗址实地虚拟展示。总体上数字化建设水平差距较大;且由于技术水平不足而受限于承载空间环境,灵活性较差;另外还存在数字化展示传播项目缺乏公众共建共享、阐释能力和水平不足、真实性与完整性无法完全保证等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需在实践中提升数字化传播理论指导体系的科学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跨界融合借鉴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技术进步打破时空限制,挖掘文化内涵突破创新瓶颈,尊重人文关怀服务细分市场,重视环境保护保证真实完整,带动公众参与实现共建共享,建设人才队伍保障智力支持,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多语言体系实现国际化站位等建议,借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大遗址保护与规划体系建设反映了我国时代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本文梳理了大遗址保护规划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从大遗址的特性角度指出其保护规划应更加注重遗址本体和历史环境保护、价值研究、展示利用、遗址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等方面。现行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与规范存在衔接机制缺失、价值挖掘不足、利用规划单一等问题。应对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求,调整规划思路与策略,从加强管理、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深挖价值、建立价值体系,创新利用模式、让大遗址活起来等方面响应时代需求,并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大遗址保护规划规范》中的相应条款进行修改与完善。
西汉高祖至宣帝时于京畿生发出环拱都城的11座陵邑,不仅为是时陵寝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畿辅区内的关键城镇。陵邑营建以奉陵为首要职能,并满足人居需要,因此据立地条件而灵活调适。而对王朝时政变化与维稳目标的因应,使其于畿辅区体系化呈现。运用二重证据与图示分析方法,回溯陵邑营建的人文、自然情境,从京畿整体、园邑一体、城邑本体视角解析其营建组织与表现。陵邑群的有序建设回应京畿发展意图,旨在组织以都城为核心的畿辅城镇体系。而诸陵邑于陵区中的安置与规格深受陵园影响,但又积极协调以实现“奉陵”“邑居”功能平衡与皇家威严。诸陵邑在遵循丧葬礼仪基础上在地营建,据地宜构建其城壕形态与功能布局。西汉陵邑多尺度的组织表现不仅展现早期城邑营建的整体意识与适地观念,启示着西汉长安大遗址区空间整体保护的迫切性,还生动注脚西汉帝陵的历史意义与遗产价值。
如何处理好保护、利用与传承的关系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核心命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将文物保护与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相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本文立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重要时期,总结梳理了我国文物工作方针及保护原则走向成熟的三个历史阶段,即“保护配合生产”的抢救性保护;“边保护,边利用”的保用结合性保护;“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系统性保护。研究表明,我国文物工作方针及保护原则是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遗产力量”。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属于文化遗产范畴,区别在于载体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是因为人们关注角度不同,使事物在不同发展时段呈现的侧面和特征不同。文化遗产保护从物质遗产始,进而延伸至非物质领域,这一进程符合人类认知规律。国内当下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二者有共同的范畴、原则、方法,近年来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向。从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角度建立遗产学及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的时机渐趋成熟,在统一的遗产学框架下理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也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秉持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建立统一的文化遗产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并将文化遗产整体纳入国家文化建设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制度保障和管理依据,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有序、协同的良好局面。
生态博物馆是文化生态观的具体呈现,即将遗产保护与社会生活连接,也是遗产保护理论的实践。面对部分生态博物馆生存难以为继的困顿局面,思考设计新的路径赋能其传承与发展,是生态博物馆活态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贵阳市花溪区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为例,借鉴文化生态学方法论与景观基因理论,构建其文化空间生态网络,并提出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文化—景观”协同演进的整体性保护思路与“生态博物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活态路径,结合设计学方法提出文化生态博物空间活化的设计策略,为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赋能乡村振兴。
为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基因,探索从生态学研究领域引入“生态重构”概念,将“平衡和稳定”的核心理念有效应用于非遗文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当前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修复和系统重构,以期实现恢复非遗文化生态自然平衡、激发非遗文化内在生命力的目标。非遗文化生态的重构有助于采用全新视角审视非遗文化,理清非遗传承人以及技艺、场所和文化载体之间的联动关系;有助于全面、深入认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提高非遗文化的内生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非遗文化更好地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相互协调和互动,实现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乡村建设面貌的同质化使传统村落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因之一是缺乏村民主体的保护与发展意识,传统村落发展路径存在着“倒叙城市化”的同质化问题。为了深入理解乡村社会体系,本文采用了社会学视角,运用“自我介入”的方法,聚焦于晋江梧林村嬗变过程中各主体角色的分析,通过考察村民、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等主体的作用和意见,在“倒叙城市化”路径中总结分析各主体期望的差异。研究发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要超越经济和物质层面的考量,强调村民主体的参与和乡村自组织能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需要综合考虑其各方主体期冀、乡土资源利用、人文关怀和传统村落构成要素等多重因素,避免浪漫化和刻板化的认知,认识到传统村落的自组织发展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自下而上的村民自治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增强民族认同的内源力量。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文化遗产在外交中的潜在价值和深远影响,进而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实证的研究,分析了“文化遗产外交”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分类研究、提炼总结了在这一概念指导下以文化遗产双边援助、多边国际遗产治理、联合申遗实践、灾后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为典型代表的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实践模式;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前提,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外交意涵特征。
纵观晚清民国时期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之路的发展过程,从具有一定合作意识的中瑞合作仰韶村遗址、中美合作西阴村遗址调查发掘到初具规范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中美合作周口店遗址考古等早期国际合作实践,始终伴随着中国文物保护意识的深入建立和主权意识的强烈上升,以及国际合作意识的萌生发展。中外考古合作的早期实践中有过反复、磨合,经历从不合作到合作、由不平等合作向平等合作的转变,最终走向了平等相待、对等管理的国际合作考古之路。20世纪初制定颁布的《外国学术团体或私人参加采掘古物规则》等法律法规结束了外国学者在中国境内肆意妄为地掠夺文物的历史,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国际合作在中国正式起步。
灯光的背后:加拿大灯塔的再利用与复建 灯塔被视为是海洋遗产永恒的象征,它象征着滨海社区的历史和身份。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导航技术的发展、灯塔维护成本的上升,大量灯塔开始被废弃、拆除。文章将灯塔的基础设施数据与媒体分析、定性访谈相结合,探讨加拿大历史灯塔身份的转变以及再利用和复制灯塔所涉及的文化政治。 2010年夏天,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退出灯塔业务。15年里,加拿大的灯塔景观经历了巨大的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实践。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印发后,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普查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安排,快速推进实施。为汇聚文物行业智慧,深化普查制度机制研究,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文化遗产》拟开设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栏,现诚挚向社会征集学术论文,具体主题和内容如下。 一、专栏
《中国文化遗产》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期刊,以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领域,聚焦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探讨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理论与应用实践,研究阐释文化遗产价值为办刊宗旨。现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等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征稿。2025年拟征集以下主题论文: ·文物考古工作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案例研究 ·国内外主题游径研究 ·研究性文物修
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