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力学是推动物理学前进的核心,阐述其自亚里士多德以迄牛顿的几个发展阶段,以概括牛顿革命的渊源和背景,并彰显其作为现代科学典范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正是一部动力学著作。 关键词:动力学亚里士多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 中图分类号:N09∶O4-0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学的核心是物理学,而物理学的核心则是动力学,所以概括一下动力学自古至今的发展饶有意义,因为它本身就是科学整体能够不断前进
摘要:类比研究经历了“类比的认知转向”后,类比作为人类认知的核心成为侯世达、根特纳等类比认知研究者的共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类以外的动物能不能进行类比?对黑猩猩萨拉(Sarah)的研究给出了肯定答案,而对猴子的研究并不能提供辩护。这种思考路径本质上来自于传统认知的研究进路。米利肯基于生物学意向性自然化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虽然她本人并没有直接讨论类比,但是我们能够充分证明,其关于专有功能的动物
摘要:1957年,旅美青年才俊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荣幸地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1946年,李政道受民国政府研制原子弹“种子计划”的派遣赴美研习,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1956年取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绿卡),1963年入籍美国。李政道科艺双馨,长期致力于推动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他身在海外,心系祖国,呕心沥血,亲力亲为,竭尽全力地为中国的人才培养以及基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卓著。本文介绍
访谈整理者按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新能源、环保诸多领域。稀土科技是国之重器,包头稀土研究院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稀土科研机构,建院60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在稀土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依据该院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碚的口述资料,回顾他的稀土人生,通过他在电热合金、磁致伸缩材料、磁悬浮熔炼技术领域的工作,阐释“中国稀土
摘要:乐秀成(1946—1992,浙江人),“走向未来丛书”编委和编译者之一。追忆20世纪80年代通过“走向未来丛书”与乐秀成的交往,叙述他赴美攻读,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科学史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学者,纪念那一充满激情与希望的难忘年代。 关键词乐秀成 走向未来丛书 科学史博士 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底,我有一段空闲的日子,于是便去温暖的三亚享受阳光,在那里迎接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推动钱学森精神生成的三种文化,它们既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彼此融合产生合力,最终经由钱学森98年人生道路上的伟大实践而内化为钱学森精神的重要内核。基于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旨在从历史性、逻辑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之角度,为如何进一步传承和传播钱学森精神提供现实启示。 关键词:钱学森钱学森精神文化视角生成动因 中图分类号:N092
摘要:首先简述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阐述宗教极端化的表现形式,探究科学文化建设在消除宗教极端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文化与宗教极端化经过长期的动态博弈可以达到演化均衡,且收敛于稳定结点;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消除宗教极端化现象的发生。根据上述,提出继续加强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科学文化宗教文化去宗教极端化演化博弈分析 一引言 科学文化(science cul
中图分类号N09∶O1 文献标识码A 李国伟是中国台湾地区著名的数学家与科普作家,1971年从台湾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赴美深造,师从荀菲德(Joseph RShoenfield)教授专攻数理逻辑,1976获得杜克大学博士学位。20世纪80—90年代,曾先后担任台湾“中研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与总办事处处长。除了自己的专业数理逻辑与组合数学之外,李国伟的研究兴趣也旁及数学哲学、数学史以及科学传播,著有《
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清代初期,文人世界出现追求类似制砚的物质性活动,让“士人”与“工匠”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且复杂。如何理解在“重道轻器”的中国社会传统中产生这一新变化?美国学者高彦颐(Dorothy Ko)《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简称高彦颐《砚史》,图1)[1]讨论了这个问题。 高彦颐,1957年生于中国香港,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明清史、妇女
本期封面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默比乌斯(August Ferdinand Mbius,1790—1868)的画像。默比乌斯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的普福尔塔(Pforta),据说其家族与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有关,他就读的普福尔塔中学出了许多名人,包括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与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