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科学判断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指明前进方向。其中,如何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抓住机遇,方能勇立潮头。历史反复证明,能否判断准、利用好战略机遇,对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和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中心城市,徐州肩负着“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拓展江苏发展纵深”的重大任务,承担着“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带动能力”的光荣使命,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干字当头建强中心城市,抢抓机遇促进区域协同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深度、覆盖广度、服务效能和区域交通承载能力,促进资源区域间有效集聚和合理分布,更好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夯实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轨道上的江苏”加快建设。沪宁沿江高铁、沪苏湖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全省高铁里程达2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江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14年考察江苏时总书记强调“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提高区域均衡发展水平”,2025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江苏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重塑省域经济地理布局的同时,大力推动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
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是江苏落实好挑大梁责任的必然要求。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省级南北共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聚焦智能制造产业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破题,以科创资源协同赋能,探索出一条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科技赋能,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园区依托南京创新资源富集与淮安产业承载空间广阔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也是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南通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持续深化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与上海、苏州等毗邻地区共同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真正把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优势转化为南通发展胜势,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 强化产业项目服务,描绘绿色发展“同心圆”。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
扬子江城市群作为江苏“1+3”重点功能区中的“1”,是江苏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过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当前扬子江城市群具备“科创资源富集”与“产业集群发达”的双重优势,群内各城市在创新资源方面各有特色,但也存在明显的“两张皮”问题,削弱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亟须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助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
今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深刻揭示海洋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重要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激活这片蓝色疆域的巨大潜能,不仅是沿海地区自身的“蓝色突围”,更是带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展海洋经济的价值 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破解这一难题,仅靠传统的“输血式”扶持和“梯度转移”模式已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党的文化领导权作出深刻阐述,强调“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同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系统概括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1个方面的重大创新观点,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面对
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2025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5月20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第一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强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
太浦河上的方厅水院,把沪苏浙三地“缝合”了起来。这座四合院布局的方形院落,四个角分列一馆:上海馆建在上海青浦,江苏馆位于江苏吴江,而浙江馆和安徽馆则在浙江嘉善。在这里,“一刻钟走完沪苏浙、一天逛遍沪苏浙皖”成为现实。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这里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建筑业是江苏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2024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4.4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3.7%,连续19年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国,带动省内就业552万人。作为重要传统产业,江苏建筑业坚持以智能建造为主抓手,加快转型升级,为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称赞“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并强调“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苏州市姑苏区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高度富集,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具魅力会奖强区荣誉”等荣誉,并入选首批“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2025年跻身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位。2024年,全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苏要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推进江苏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不仅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破除区域壁垒,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引导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而且有利于两个地区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这对于江苏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联动
面子、样子、扣子、尺子、镜子、钉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关于作风建设的几个精辟比喻。这些比喻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立身正己、干事创业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要深入理解把握,大力落实践行,正确看待“面子”、树好守正“样子”、系牢系紧“扣子”、精准把握“尺子”、主动常照“镜子”、钉紧钉好“钉子”,全方位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形象。 “面子”连着作风,关乎形象,要正确看待。习近平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县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发展水平和治理效能,关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担当者,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具备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属性,使其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当前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口述史是用笔录、录音或录像的方式来记录个人生平阅历、历史经验和感情世界的口头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写作和教学的方法。将口述史引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培育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并强调要“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徐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强化高质量意识,对标高质量要求,研究谋划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在市级机关创新开展“百支助千企”先锋行动,引导市级机关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度参与助企纾困,探索出“小支点撬动大格局、小切口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产业链党建是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路径,对于推动产业发展意义深远、作用重大。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紧抓“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契机,以党建链为引领、产业链为支撑、创新链为驱动,坚持企业主体、龙头带动、多方参与、抱团整合等工作模式,实现党建聚链成势推动企业攀高向新。 建强组织体系,以组织优势撬动发展胜势 严密的组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强调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江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苏“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当前,要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解决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的堵点难点问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扬州紧扣产业发展需求,以“扬家匠”品牌打造为支点,将历史经典技艺传承与现代产业工匠队伍培养紧密结合,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之路。截至2024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1.25万人,占就业人口比重36%;前不久全国设区市首部技能人才专项法规《扬州市高技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发布,彰显了扬州在推进“工匠名城”建设上的雄心和魄力。 用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组织同国际对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鼓励在华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江苏科技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国际化程度较高、两院院士数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具备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的良好基础。支持在苏顶尖科学家发起设立或引入国际科技组织,促进全球高端科技
我国当前正快速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约5亿,人口老龄化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过程。长期以来,国家主要推行“居家为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必然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和育幼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针对幼儿园资源闲置与托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探索托幼一体化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构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托幼一体化”是指将
“扬子江心水,黄龙岘上茶。”黄龙岘,地处南京市江宁区西南部,区位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享有“金陵茶文化休闲旅游第一村”美誉。早年,黄龙岘生态本底虽好,却因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陷入发展困境。近年来,江宁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运用国企平台市场化运作机制,由南京江宁旅游康养产业集团(以下称“江宁旅康集团”)创新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精心打造“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考察,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建设的宏伟蓝图,将“环境美”作为其鲜明标识之一。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一体开展“美丽系列”建设工作,重点推进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江苏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他创造性地提出“两个不可替代”,即“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社科普及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建设是社科普及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苏州双面绣“正反两面皆精妙”的工艺,暗含了“传统与现代并存”“文化与经济共生”的深层哲学。苏州市将这一传统意象升华为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双面绣思维”擦亮地域文化标识,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探索一条文化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它既强调文化资源本身要“优质”,重点解决公共文化产品“好不好”的问题,又强调供给方式要“直达”,着力
在盐阜大地中西部,有这样一座城——它享有“千河之城”“水乡明珠”“中国天然氧吧”等美誉,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绿色发展百强县,还是获评江苏省唯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的城市,它就是建湖。近年来,建湖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锚定“建设江淮绿心,打造千亿之城”目标任务,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把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湖新实践的
涉企政务服务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更是小微企业感知政策温度的“第一触点”。为深入了解江苏涉企政务服务优化情况,笔者先后走访南京、苏州、徐州等地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跟踪式调研。从整体情况看,江苏始终聚焦企业办事需求持续攻坚,“能办”“好办”“快办”的服务生态逐步形成,但小微企业对政务服务的“体感温度”与一流营商环境标准仍有差距,尤其在窗口效能、自助服务、线上线下协同等领域仍存在堵点痛点,亟待通过
“表态不如表率,身教胜于言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任职时常说的一句话。现实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在推进工作时,把胸脯拍得响响的,目标吹得大大的,措施说得多多的,看似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全,但一段时间过后,发现困难和问题不少,就开始打“退堂鼓”,把说过的话丢在一边,放任不管,长此以往,势必会带坏社会风气、耽误工作、贻误发展。表态是起点,表率是路径,办好事是目标,党员干部要在敢于表态的同时,更要当好
近年来,各地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一定成效,基层负担有所减轻。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减负不是减担当,而是减去形式主义、文山会海和责任下压,让减负成效真正落到基层,让实干担当引领基层发展。 “松绑”不“松懈”。形式主义是基层的枷锁,锁住了基层干部实干的脚步,不仅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更让本应实干的工作变得虚浮空转。有的地方为推进基层减负,却让基层查找为基层减负中存在的问题,给基层增加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