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是荆楚大地对“国之大者”的坚定回应,更是我省“建成支点”不可或缺的生态根基与绿色动能。 面对“碳达峰”目标刚性约束与策略弹性实施,生态保护整体性要求与治理碎片化现实,生态产品需求多样化与供给同质化等多重矛盾,零敲碎打难成气候,单兵突进难奏全功。 破局之道,在于发挥美丽湖北战略引领作用,以系统观念统领全局,以辩证思维统筹各方,做好“五个统筹”,加快推动美丽湖北建设从单点突破跃升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7月28日,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台展出的特斯拉机器人。(图源:视觉中国) 第三届链博会举办 7月17日,北京,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举办,超百项技术与创新产品首发首展。(图源:视觉中国)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 7月23日,观众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观看亿航的可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图源:视觉中国)
枢融万象,纽通天下。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湖北、水运上的湖北、航线上的湖北”,以建设三个丝绸之路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再次强调,要强化双循环枢纽功能,建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欧班列中部集结中心、花湖国际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完善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系统推进交通、物流、数据、能源“四网联动”,促进人、物、资、信“四流融合”。 枢纽提能,构建内陆
湖北交投集团勇当支点建设“排头兵”,投资金额连续两年领跑中部,进一步织密高速路网,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九州通衢”加速成势。 7月28日凌晨,燕矶长江大桥灯火通明,近百名工人正在作业。这座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跨江通道明年建成后,黄冈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车程仅需15分钟,对于打造临空经济区,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湖北万亿级“交通航母”,湖北交投勇当支点建设“排头兵”
8月6日,潜江服务区加氢站内,一辆白色氢能重卡仅用10分钟完成加注,续航里程达500公里,这是湖北交投在汉宜高速打造的全国首条规模化常态化运营氢能示范线场景。 目前,湖北交投已建成5座加氢站,累计消纳氢气7.5万余吨,减碳超75万吨,相当于4172万棵树一年减排量,吸引了东风、宇通等9家车企开展多工况测试。 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系统推进交通、物流、数据、能源“四网联动”。湖北交投集团抢抓综
湖北铁路集团勇当“轨道上的湖北”建设主力军,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高铁客运、普铁货运一张网。 8月9日,一列印有“紫气东来”涂装的新城快线列车呼啸而过,穿梭在武汉、鄂州、黄冈三地之间。同一天,一趟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中亚班列从吴家山车站缓缓驶出,发往乌兹别克斯坦。 两幅画面背后,是锚定“加快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地方铁路建设运营商”这一自标努力前行的—湖北铁路集团。 建设
8月8日,一片繁忙,首批试产的碳化硅晶圆正在加快生产。该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碳化硅半导体生产基地,年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需求。 满负荷生产的还有正在冲击科创板的新芯股份,其生产的12英寸晶圆代工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有望打破美韩等国际巨头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2021年9月,铁路发展基金成立,总规模1000亿元。除保障铁路建设资本金外,铁路基金还围绕省委
助力支点建设观察畅行九州,速达全球。一座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呼之欲出。 8月1日中午,一架大棕熊Kodiak100型飞机从十堰武当山机场腾空而起,2个小时后,平稳降落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以下简称“花湖机场”),这宣告湖北首条低空短途货运航线正式启航。 运营三年来,花湖机场的航线日益织密,累计保障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超200万吨。 90公里外,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天河机
在湖北机场集团办公楼4楼,超大电子屏正实时更新湖北低空经济各板块运行情况。该数据平台是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是湖北低空发展“大脑”。 湖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省委战略布局,该集团牵头组建了湖北省低空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低空公司”),统筹湖北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和飞行服务管理,组织实施低空空域、航路航线、监视通信网络规划建设。 “低空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空域安全问题。”省低
湖北港口集团助力支点建设观察湖北港口集团整合省内港口资源,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构建多式联运体系,高效畅连两条丝绸之路,吸引全球货物在鄂中转。 万里长江,流金淌银。站在武汉阳逻港远眺,东来西往的货船川流不息。 建设“水运上的湖北”,湖北港口集团勇当排头兵,整合港口资源,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畅通国内、连接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 今年上半年,湖北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1817
7月24日,新增作业项通过验收,自此,白洋港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资质正面清单正式扩展至47项。 该港口是长江鄂西渝东地区唯一具备危险货物集装箱装卸作业资质的水运口岸,今年前7个月,累计完成危险货物集装箱吞吐量1542标准箱,超过了去年全年总量。 依托白洋港区位优势,宜昌壮大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吸引企业入驻,形成港口一产业一物流的良性发展态势,将三峡制造推向了全球市场。 “港口
对标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武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汉味儿”越来越浓。 7月26日,全球高端时尚百货武汉SKP开业一周年,当红明星钟楚曦“空降”现场,毫不掩饰对武汉SKP的喜爱。 赞不绝口的还有国际知名品牌战略咨询顾问罗伯特·坎贝尔。他说:“武汉SKP是全球最热闹的商场之一。” 同一个月,由王府井集团和武商集团联合运营的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迎来了来自法国、奥
通过市场化运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在内部形成了“钱变纸一纸变钱一钱再变纸”的良性闭环,其自主研发的先进封装智能制造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从单芯片到堆叠芯片、多芯片,封装技术越来越先进。”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访华谈及未来10-20年的芯片技术时,这样说道。这一观点精准切中行业变局,当半导体制造的制程微缩竞争触及天花板,先进封装已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关键。 2021年,瞄准国家战略和产业
未来3年,武汉将依托光电子产业基础、量子网络及资本投入,产业规模有望从十亿跃升到百亿。 过去,量子科技的应用场景是科幻大片的卖点。如今,原子钟的精准计时,让手机导航的定位误差缩小到米级;量子成像技术,让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体内部结构,提高诊断准确率原本遥不可及的量子科技,正逐步飞入普通百姓家。 今年6月,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关于支持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简称“量子十二条”),推动量子
湖北创新药在获批品种数目和市场推广方面,落后于全国大盘。 创新药被誉为医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从早期研发到最终上市,往往需历经“九死一生”的考验,也正因此,创新药的价值更显珍贵。 2025年以来,创新药赛道在资本市场强势回暖,多只创新药主题基金涨幅突破 100% ,多只创新药个股实现股价翻倍,行业逐步释放价值潜力。 湖北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原研创
新洲龙口变“龙头”,近100家食品产业链生态企业在这里集聚,产业磁场效应显著。 7月31日,艳阳高照。一艘载重3000吨的巨轮,停泊在长江中游的武汉新洲龙口港。 第一斗玉米被港口码头的抓斗机抓起后,经过一条全长800米的全自动皮带机,以平均400吨/小时的作业速度,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的粮食筒仓。 “皮带廊道机的投用,改变了‘卡车 + 人工’的传统运粮模式。”金控
目前湖北虚拟电厂的接入及调节规模均居全国领先,还在打造虚拟电厂“资源一张图”,为规模化商用探路。 现如今,一种不烧煤、不烧气、无厂房的“看不见的电厂”——虚拟电厂,正在成为传统能源的“好帮手”。 7月,武汉用电迎来高峰。为了解决武汉某片区用电负荷压力,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开出华中地区首笔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奖励金,多家虚拟电厂积极响应,最终3家中标,化解了该片区用电卡口。 什么是虚拟电厂?它并非
湖北抢抓夜经济发展机遇,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业态模式,完善配套设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荆楚大地徐徐展开。 从江城武汉的璀璨江景到襄阳古城的唐风古韵,从宜昌峡江的晚风渔火到恩施宣恩的土家欢歌,夜经济,犹如燎原星火,点燃了湖北的消费活力。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60% 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在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方面,
江汉平原,沃野千里,水网纵横,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共湖北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江汉平原基础设施补短、联网、提能”,江汉平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仙桃、潜江、天门,跻身全国百强县多年,构成独特的“金三角”。2024年,三地GDP分别为1125.13亿元、951.97亿元、785.4亿元,三条昂扬的增长曲线,勾勒出县域经济的蓬勃气象—— 仙桃5次领跑全省
仙桃、天门、潜江竞合录江汉平原腹地,仙桃、潜江、天门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湖北县域版图上引人瞩目的“金三角”。 县域活则全省活,县域强则全省强。 2024年,湖北县域经济占全省比重为 58.7% ,较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 6.3% ,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 江汉平原腹地,仙桃、潜江、天门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湖北县域版图上引人瞩目的“金三角”。 2024年,三地经济均
作为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集聚区之一,三地发展各有侧重,天门服装电商产业聚链成势,“潜江裁缝”抢滩全球高端户外服市场,仙桃女裤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汉江奔涌,机杼声急。 天门服装电商日均出货60万件,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潜江集聚100多家户外服装企业,年产高端户外服装500万件以上;仙桃年产女裤1.1亿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天门、仙桃、潜江三地的纺织服装
从传统纺织到新能源新材料,仙桃的产业转型之路,正是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腹地,仙桃这座以“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闻名的县级市,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创产值184.34亿元。2025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 19.24% 。 从高镍正极材料到钠离子电池,从动力电池回收到零碳科技产业园,以“一块电池”串起全产业链。 站在高新
如今,仙桃市共聚集摩擦一号、六和天轮、富士和等汽车零部件企业87家,2024年实现产值103亿元,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 24.9% 。 在仙桃市瑞阳大道旁,摩擦一号制动科技(仙桃)有限公司 ( 下称“摩擦一号”)的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抓取刚下线的刹车片,这些产品即将发往欧美地区。 这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恰是仙桃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缩影从一家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的小厂,到如今年产值近20亿元、产
天门初步形成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铝制品回收再加工、废旧家电拆解分拣、废旧塑料再生利用,以及后端铝型材、新能源配套产品及零部件加工的全产业链,产值200亿元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一台家电“退休”后,拆解出的铜、铁、铝等金属可回收再加工,破碎后的废塑料可生产塑料中空模板,回收利用率超 80% 。 今年3月,国务院公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开展汽车、家电产品以旧
书记纪道清认为,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就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银,营造尊重生育、鼓励生育、保护生育的浓厚氛围。 7月10日晚7时许,产科病房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赵立凤迎来第三个孩子,一家人喜笑颜开。 一束鲜花、一张出生证、一本户口本、一个红包、一张购房认购券、一张生育补贴银行卡还未出院,赵立凤就收到了多重惊喜。 “从2023年9月开始,我们不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出台婚恋、孕育、生育、托育、教
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严形势下,天门鼓励生育创新实践备受关注。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7217人,同比增长 17% ,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其政策效果显著。短期来看,政府投入不小,但这笔实实在在的“耐心投资”,长期综合效益非常可观。 从成本收益角度看,家庭生育决策受成本影响巨大。天门通过真金白银补贴,降低家庭生育成本。以育儿补贴为例,二孩每月800元、三孩每月1000元,直至孩子满3周岁
潜江市将持续抢抓“虾十条”政策机遇,创新技术模式、创新精深加工、创新消费场景,推动小龙虾全产业链创新升级。 七月盛夏,暑气蒸腾。夜幕降临,潜江生态龙虾城内,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品尝潜江龙虾这一“夏日顶流”。 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这份底气,源于硬核数据的支撑:今年6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湖北在
8月6日,中共湖北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以产为基做强县域经济实力,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今年初,湖北省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5年将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加快壮大40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 今年6月,省发改委公布了2025年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及省重点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共有来自武汉市江夏区、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
在湖北支点建设中,“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战略如一根银线,串联起创新驱动与产业跃升的构想。当我们审视科技创新全过程,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关键隘口正吞噬着无数前沿技术——从实验室成果迈向产品原型的“概念验证”阶段。根据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超过 70% 的科创项目由于缺乏概念验证和天使投资,在实验室阶段便停滞不前。其中,约 75%的高校科研成果因缺乏商业验
近年来,全球经贸格局剧变,我国外贸正经历深层次结构调整。作为中部崛起的关键支点,湖北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缘经济环境,湖北外贸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并以创新驱动和平台赋能为引擎,走出了一条独具内陆特色的开放发展新路。2024年,湖北省进出口首次突破7000亿元,增长 9.6% 增速中部领先;实际使用外资19.2亿美元,继续保持区域领先。这充分体现了
背包、相机、目的地。遇见过山的混浊,眼里依然有海的清澈。 背刺、塌房、慌乱!“浓眉大眼”的零售巨头山姆犯了 大忌。 中国500万会员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忠实深爱着的山姆短短几日便亲手撕毁了进入中国近30年来的“严选”标签,背叛了最初的契约精神。 众所周知,山姆是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近年来在中国像打了鸡血般高速扩张,业绩走出性感曲线。其过人之处在于,一半靠选品,一半靠人设